世事政情

政是有心
18/09/2018

叫停工法理何在?鬧林鄭民智未開!

#山竹 #林鄭月娥 #颱風 #停工

  昨天下午一時開車,出屋苑大閘時,保安已說外面的大路給倒塌了的大樹堵住,轉不到去高速公路。心想,怎樣也要出去看看……果然有幾棵大樹連根拔起的,攔腰躺在大路上,而遠處的高速公路也塞得死死的。

 

  每逢颱風過後,上班都是一番折騰。結果我等到下午4時,路開通了才上班,平常45分鐘的車程,卒之用了兩個半小時,6時多才返到公司。我們做傳媒的,星期日10風球時也一樣上班,保證昨天早上有報紙出版。究竟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之後的上班日,全港是否應該停工呢?

 

罵林鄭沒成本又吸like

 

  看網上留言、或從打工仔排幾小時上班,罵林鄭走群眾路線吐一口冤屈氣,一定受歡迎,而且肯定吸睛吸like。職工盟的李卓人,竟然走出來「抽水」,好一句罔顧打工仔的苦況,「贏得」掌聲,但潑婦駡街式的,令人討厭。

 

  當然啦,閙林鄭月娥完全是沒成本吸like之作,而且山竹過後的上班日一片混亂,矛頭直指林鄭,為何不停工一天,而要打工仔花上幾小時「塞上班」?問題是:特首有甚麼權力可以要全港停工?

 

  每次颱風襲港、或八號風球、或黑雨之後,上班都是一個困難時刻,甚麼人可以做一個決定叫停工?看似特首可援引第241章 《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於香港緊急情況或危害公安的情況時修訂任何成文法則,可將昨天定為假期,停工一天,以保障市民安全。

 

  但問題是若她作這個決定,她的法理基礎薄弱。香港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昨天天氣正常,雨也沒有,而且陽光普照,若不是東鐵線出事,問題沒那麼嚴重,加上巴士因道路被封而停駛,情況才變得更糟。

 

如果昨天停工……

 

  如果昨天真的是停了工,甚麼人會去清理上千條道路因塌樹而封路的情況呢?我們總不能天真的以為停工便解決了清理塌樹的問題。你們停工,誰人開工清理?

 

  如果昨天真的是停了工,那些應該成交的合約、出入口交收延了期,是否有法律依據?若受挑戰,誰來負責?

 

  如果昨天真的是停了工,林鄭一樣被罵,只是罵的人不同吧了。

 

  如果昨天宣布了停工,人人拍掌,那麼下一次8號風球10號風球,是否第二天上班日又停工?

 

  我住的地方,每次風暴過後,道路不是水浸就是塌樹,基本上是不可能離開居住的屋苑,總要花上幾小時甚至半天。若從我的角度看應該每一次打風之後,都應該停工;但在香港島的住在太古城的同事,又怎樣呢?他有地鐵,是否又要停工?

 

叫停工法理何在?

 

  叫停工太容易了,問題是做這個決定不只是一個政治決定,而是有實際需要的,更重要是有何法理?

 

  除8號風球以上或黑雨,政府有何權力決定不用上班;教育署署長有權宣布停課,亦只限於幼稚園中小學和庇護工場。當我們口口聲聲說法治時,為何隨便叫林鄭宣布全港停工一天?

 

  有位我頗尊敬的行家,竟然在fb留言說「山竹」過後,車站人潮不斷,可見香港人幾勤奮。5:20am改掛三號,香港天文台真係好配合僱主!

 

  這是甚麼話?你侮辱了所有在天文台工作的人了。他們有甚麼理由去幫全港僱主呢?

 

  「山竹」風災後全城滿目瘡痍,警察、消防等各部門忙於善後,有警察在缺乏工具之下,仍用手鋸辛勞鋸樹,盡力為市民開路,卻遭網民拍照放上網嘲笑「無腦」,形容「鋸到收工都未鋸完」,幸好其言論隨即惹來反感,其實警察用手鋸開路只是緩急之法,希望盡快清除障礙物,讓緊急車輛可以通過,以免延誤救援,同時為有需要的市民開路。

 

  其實今次山竹襲港,肆虐10小時,如果不是之前大家做足準備,傷亡和破壞肯定比現在嚴重,這是不幸中之大幸。其實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like,就是我們香港人的專業精神,一落風球便上班去,絕不拖泥帶水,可惜民智未開,出口謾罵,丟人現眼。

 

21/10/2019

身處風眼中 感受會被倍大

#香港 #危機 #迷茫 #歷史 #颱風 #山竹

  未知大家有否聽過這句「自己的牙痛,要比別國的統治者殺死百萬人民來得重要」,此話有點涼薄,但好現實,因為自身感覺永遠是最強烈的。

 

  情況就好似打風,大家都有身處其中的經驗。若問,香港有記錄以來最強颱風是哪一個?找找資料,可能是1962年颱風「溫黛」,因為它釀成183人死、388人傷、108人失蹤。今時今日,颱風不常死人,1962年,好多人都未出世,對颱風「溫黛」未必有太多「代入感」。

 

  所以你問我,最強颱風是哪個?我覺得一定是「山竹」,因為我身處其中,親歷其境,颱風翌日那滿目瘡痍的情境,一眾打工仔攀山涉水去上班的畫面仍歷歷在目。

 

  尤其,身處颱風中的那天,感受更加強烈。「山竹」來襲時,若你在低窪地區,怕水浸。若你在當風位,會怕爆玻璃窗。每時每刻聽著狂風暴雨的聲音,看著各區的破壞情況,等「落波」的時間特別難過。

 

  事件過去了之後,再難過的處境,最後也只會變成一些數字。「山竹」在香港零死亡,翌日一眾打工仔於全城交通癱瘓之下如常上班,這記錄在歷史之中。別國統治者殺死百萬人民,也是一個歷史上的數字。牙痛,記錄了脫下多少顆牙,付了多少牙醫費用。多年後,看見這些數字,與當時身處其中是兩碼子事。

 

 

  香港近期社會事件持續四個多月,好多人問我如何處理投資事宜,骨子裏都擔心香港前途問題。實不相瞞,小弟也只是一名小小市民,也害怕,也迷茫,不知前路如何,不知香港能否過到此關。

 

  近月大家有如身處颱風中央,時間特別難捱,前景亦迷糊,唯有看看歷史,看看香港以前有何危機、背景如何、結果如何?

 

  看資料,原來香港自60年代至今,經歷不少大大小小的危機,政治、經濟的有,群眾運動的也有,英國統治、中國統治時都有出現,而且程度亦不下於今次。

 

  當然,有些事件小弟還未出世,或者還未入世,感受不會太深。這些歷史事件都變成了一堆數字,只能從數字與新聞形容去評估當時情況,但單是這樣,也感到當時應該頗大件事。

 

  之後我得出一些頗心安的想法,即使再亂,都有完的一天,即使改朝換代、主權移交,香港依舊愈來愈好,希望今次也不例外。早前看完資料,錄製了一條youtube影片(見連結),有興趣不妨看看。

 

  總結,當太過迷茫時,不妨多看歷史作比較,尤其作個人投資部署之時,身處風暴之中,好容易把感受倍大了而作錯決定。最後想到兩句話「旁觀者清 當局者迷」、「年關難過年年過」,天佑香港。

 

相關連結: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