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是有心
04/02/2022

徐英偉下台、居者有其屋,哪個才是市民所急?

#林鄭月娥 #居者有其屋 #徐英偉 #心理

  當特首林鄭月娥第一次講述「洪門宴」徐英偉時,已意識到她「去徐而後快之心」。

 

  不是說徐英偉沒有錯,他肯定有錯;但問題是他犯了這個錯也可以「罪無可恕」的話,那麼陳帆呢?不斷在入境豁免上犯錯,由前年海員免檢到今次兩名國泰機組人員免檢,他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沒有錯嗎?

 

(晴報資料圖片)

 

  盧偉聰呢?在黑暴期間,縱容罪犯大肆破壞放火傷人,他是警務處處長,沒錯嗎?。甚至邱騰華呢?他管理的港台和其他電子平台,在黑暴期間完成不守法不守規,他是工商局局長,沒有錯嗎?楊潤雄呢?黑暴期間竟縱容教師罷課、上堂散播謠言,由得年幼學生上街,他是教育局局長,沒錯嗎?

 

  還有陳肇始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抗疫兩年,連一個政策也解說得累累贅贅,而且沒有一整套抗疫防疫計劃……要數的話,真的有排錯。

 

  還有特首自己呢?唉,太多了,不能盡錄。

 

  兩年疫情,毫無寸進。這一次林鄭月娥再一次在面對第五波疫情的無能,唯有借「洪門宴」建立自己的威望。講不出甚麼「動態清零」,說甚麼「始作俑者」,又講甚麼「人哋咁做」,在在顯示她心理狀態好不平衡,性格上的缺點表露無遺。

 

  她搶在過年前宣布接納徐英偉辭職,已報中央,但至今中央仍未公布免去徐英偉職務。不急於批准,既因為新年期間,又冬奧開幕在即,始終喜慶事,緩一下亦可顯示與她急不及待有所區別。

 

  迫徐英偉走,肯定是特首意思,而且她借此事要手下愛將聶德權和邱騰華兼管受強檢影響問責局官員職位,明顯是抬舉他們,背後還有甚麼意圖?要問她本人吧。至於中央為何同意讓徐英偉下台,相信是疫情嚴峻,官員做錯,有平息民怨之想;加上那些愛國愛港人士,一朝得志,毫無政治智慧,竟然為一個人生日會蜂湧而至,借免徐之職而告誡相關人等,未嘗不是好事。

 

  過年前,梁振英受邀到北京出席黨外人士拜年會,林鄭沒份。她在記者會說因疫情關係拒絕中央邀請出席冬奧開幕式。好一句「拒絕」,口氣既不禮貌,亦非常不敬。始終中央是上級領導單位,因疫情不能赴京出席冬奧開幕式,是顧及大體表現,但說拒絕,卻再一次反映她自視過高,志大才疏一面。

 

  竟然還有人說她率性而為?她心理上仍是西方的,看不起大陸一套,所以才有「人哋一套」、所以才有「始作俑者」的講法。看看上星期六《大公報》頭版全版以「動態清零唯一出路」回應她;即使特區政府立即補鑊,星期日發聲明說「動態清零是抗疫最有效方法」,也一樣在第二天得到《大公報》全版報導,但不在頭版,只在第二版。

 

  頭版是甚麼重要新聞?一對輪候公屋3年仍未上樓母女,新年前夕由60呎劏房搬到150呎中轉房,以「有位貼揮春了」作標題,充滿喜樂的全版報道。從《大公報》新聞取捨和編版安排,已經別有啟示。

 

  甚麼是市民所急?居者有其屋,還是徐英偉下台,這在政治上是要付代價的。

 

14/04/2023

一個月90萬的排場

#公帑 #盧世雄 #林鄭月娥 #前行政長官辦公室

  上星期,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會議追問一筆巨帳,這筆帳,跟所有香港市民都息息相關。

 

  話說前特首林鄭月娥自去年7月卸任後,就以「前行政長官」身份,搬進全新的「前行政長官辦公室」。新寫字樓位於金鐘太古廣場8樓,不單擁有無敵大海景,更是整幢商廈中最優質的單位,當然開支也是驚人的。

 

  資料顯示,由去年7月至今,短短9個月,林鄭月娥的新辦公室租金加上恒常開支,就耗去庫房1350萬元,當中裝修費更高達655萬。

 

  小數怕長計,扣除裝修費,原來這個前特首辦公室平均一個月就要花77萬,如果加上林鄭作為退休公務員領取的每月長俸,納稅人一個月大概要用90萬去養這位前特首,而最大問題是,這筆錢,不是一次半次,不是一年兩年,而是無了期地花下去。

 

  小市民覺得驚人的數字,但在行政署長盧世雄卻認為是適當的、可接受的,金融中心甲級寫字樓租金本來就是這種水平。

 

  問題是,為何一個不在位的前特首需要租用最黃金地段的甲級寫字樓?反正你有車有司機,找個遠離市區一點的地方不可以嗎?

 

(資料圖片)

 

  林鄭辦公室公布了兩個數字,就是林鄭卸任後的184日內,共出席了183個禮節性活動,有實體的,有線上的,平均一天一個。

 

  奇怪是,林鄭一離任特首就把所有社交平台帳戶刪掉,資料「鏟」光,只剩下競選時一個舊帳戶,今時今日作為「前特首」的活動軌跡,一律欠奉,她出席過哪些禮節性活動?市民無從知曉,更枉論監察,但錢,納稅人卻要月月付、年年付。

 

  為此,我特別詢問了內地官場的狀況:一個退休市長,會有專用辦公室、司機、秘書、保鏢嗎?答案是:別說市長,連國家領導人都沒有,每個領導人退休後只獲分配一名警衛,僅此而已。

 

  有人會說,一國兩制嘛,我們不應跟內地比。好,那就跟自己的過去比吧!

 

  回歸前,香港出過28位港督,每個港督卸任後回到家鄉,你認為英國政府會花公帑給他們配車、配警衛、配秘書、配辦公室,然後把那28個「前任港督」禮遇至終老嗎?

 

  今天,香港已有4位「前特首」,未來日子,這個身份的人將愈來愈多。如果,每個「前特首」卸任後都要像林鄭那樣,活出一個月90萬的排場,香港庫房的財政壓力將愈來愈大。

 

  為「前特首」配專車、專用辦公室、秘書、保鏢等終身福利及禮遇,是源於2005年「行政長官報酬及離職後安排獨立委員會」提交的報告書,即使如曾蔭權那樣坐完牢的前特首,一樣可享此福利至終老。

 

  然而,「前特首」不是一份工,不需要天天上班,沒必要每人各自配備高尚辦公地,大家共用一個「前行政長官辦公室」不就可以嗎?今天你要租太古廣場,難保下一個要租IFC。沒完沒了的巨大開支,將是一筆越滾越大的帳,是時候好好檢討。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