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是有心
31/03/2022

可以改變疫情死了7千人數字嗎?

#第5波疫情 #專家 #估算 #死亡率 #搬龍門 #精英主義

  第5波疫情的累計感染人數11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超過7000人,病死率超過0.6%,死亡率之高,「冠絕」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

 

  現在竟然有專家話,香港真正感染了Omicron人數肯定超過110萬人,若以港大醫學院估算,本地感染人數或者已超過400萬人;因此計算死亡率的話,應該用400萬感染人數計算,而不是政府登記的110萬計。於是,死亡率將大幅下降至0.17%左右。

 

  大家都知道數學模型只是參考,不會作準。何況同是港大醫學院估算,香港第5波疫情到5月1日時,會有5000人死,現在4月未到已有超過7000人死亡,正反映數學模型並不作準。

 

(iStock)

 

  我想問的是為甚麼有這個修改死亡率計算的想法,背後是甚麼理由?

 

  這是典型的搬龍門,數字對自己不利,改變一些變量因子,出來的結果便不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皆大歡喜。其實背後是一套精英主義心態作祟。

 

  正如有政府防疫顧問專家說「連花清瘟膠囊」沒有科學根據,意思就是中醫藥不行。其實背後也是這套精英主義心態作祟。

 

  修改感染人數以減低死亡率的講法,正正反映這些香港精英,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發現錯了,這不是我錯,應該有些地方出錯。他們總找到一個理由出來,證明你是錯的。

 

  過去幾十年,這些專業人士政府高層,心中祟尚的就是精英主義,精英主義的體現在中環價值。中環就是一切,超級富豪都在這裹找落腳點起總部,政府總部一定要在中環,總之就是我比你叻,可以在中環返工;所以,中環沒有中醫,而最叻、收費最貴的西醫都在中環。

 

  中環價值就是在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追求個人的財富,所有人講競爭,以經濟發展、財富密碼、工作效率、擁抱全球化作為社會進步指標?

 

  香港所謂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只是中環而已,過去灣仔看看,已經不是!走在中環,可以想像到每5個香港人就有一個生活在貧窮線下嗎?噢!對不起,你不夠勤力、不夠我聰明,所以我住半山,你住慈雲山。

 

  修改感染人數,確實可以改變死亡率,卻永遠無法改變死了超過7000人的事實。

 

23/02/2022

虎年樓市的三大憂慮

#樓市 #買樓 #地產商 #第5波疫情 #加息

  在2022年初的時候,地產界差不多一致認為今年樓市會上升,但一個月之後的大年初一,如果再問同一班人,相信會有一半改口,就算唔話跌,都只會話樓市保持平穩,半個月之後,到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話今年樓市不樂觀,大跌就唔會,5至10%就在所難免。

 

  點解在個半月時間,咁多專家改變他們對樓市睇法,我覺得他們發覺樓市有三大憂慮,結果會令樓價下跌。

 

(iStock)

 

  首先是利息,美財長耶倫由去年中話美債會出現負利率,到今日美聯儲局竟然話在今年餘下七次議息,每一次都有機會加息,再有委員強調,加息可能延續至明年上半年,如果每次議息都加息,即使每次都是加0.25%,到明年中就會加2.5%,對借錢買樓的人是一個沉重負擔,相信會有不少人要賣樓渡過難關,買樓的人亦會相應地減少,在供應增加,需求減少之下,樓價下跌是很正常,這個憂慮已經屬於後天下之憂而憂。

 

  第二個憂慮是擔心有地產商沒有足夠防守力,降價賣樓而造成樓價大跌,唔經唔覺,新冠疫情已經超過兩年,在這兩年內,地產商推盤步伐很慢,積聚了不少存貨,如果沒有疫情第五波,今年將會出現一個龐大小陽春,現在小陽春沒有了,好彩的話就會有一個晚春,唔好彩就乜春都冇,地產商降價亦情有可原,原來別人的憂慮就是自己的憂慮。

 

  如果沒有疫情第五波,金管局容許做了按揭的人還息不還本計劃到四月就會終止,屆時那些人本利歸還,負擔會大增,亦唔擔保有部分業主捱唔住要賣樓解財困,人多賣樓,樓價自然會下跌,有老友叫我唔好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有些少不同意,正是時代進步,物業投資的憂慮要睇前幾步。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