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是有心
18/08/2023

AO思維,不敢恭維

#郵輪碼頭 #交通 #啟德

  當聽到啟德郵輪碼頭又再出事時,除了再講一句「有冇搞錯」之外,還可以說甚麼。過去這麼多年,出過幾多次事?上星期又出事,那艘郵輪不是無情白事駛來香港的,交通接駁是自然而然要安排的,竟然又自暴其醜。

 

  好了,明天又有郵輪停泊啟德,肯定全港媒體金精火眼看到實,那些AO不怕出事嗎?所以有關部門一定打醒十二個精神,明天一定相安無事。

 

  問題是啟德郵輪碼頭出了甚麼事?

 

  先天性出現問題,正正是AO思維結果,由曾蔭權這個AO之王拍板,到之後沒有商界願意接手,已經知道應該有問題。但堅持去馬,搞單軌接駁被推翻,到搞埋港鐵連接啟德也不接去郵輪碼頭,每一項政策不用推出都知道是錯的,原來負責的AO卻仍然無動於衷。

 

  所以即使沒有多少屆新政府,在推行政策方面始終出現很多問題。

 

  有政府官員私底下說,郵輪碼頭只是政府提供的基建設施,碼頭設施只是一個工具,郵輪公司應該負責自己安排旅客上岸的活動。這種說法其實就是卸責。

 

  不是嗎?政府興建了碼頭,營運就交給市場,之後便不是政府責任了。

 

 

  看似合理,問題是為甚麼郵輪公司選擇停泊在香港,又為甚麼以香港為母港呢?正因為香港有吸引力,而旅客愈多,對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有莫大幫助,所以,香港政府做好郵輪碼頭配置和交通接駁,根本就是義不容辭。

 

  曾經去過馬來西亞、台灣、泰國、印尼,甚至許多地中海國家,郵輪不停在大城市,都停在一些小城小鎮,這是那些國家或地區想除了大城市外,還想發展某個小城小鎮,於是向郵輪公司提供免費泊岸的誘因。郵輪公司當然要自己安排交通接駁服務了。

 

  相反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旅客到香港又怎會接受自己去了一個山旮旯碼頭呢?於是叫郵輪公司在啟德郵輪碼頭提供交通接駁是本末倒置。

 

  政府是有責任去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當決定發展郵輪經濟,便不只是有三分鐘熱度。香港地方這麼少,若香港政府只以一個郵輪公司角度出發,提供交通工具接駁就以為解決問題,便大錯特錯了。

 

  於坐郵輪來的旅客來說,香港的海上風景有很大吸引力。維港遊、環繞港島、去東龍島塔門看自然景觀、去看六角柱岩,都是十分好的旅遊產品。於郵輪公司來說,郵輪有上落客位置,一側泊岸、一側向海,觀光船駛到郵輪向海一側靠緊,旅客在郵輪走上觀光船,快捷方便。

 

  今天旅客還是只去尖沙咀嗎?想去長洲看看漁港風情、吃吃海鮮,旅客在啟德郵輪碼頭,先接駁巴士到港鐵站,坐港鐵轉乘幾次車去到中環,再坐船到長洲,來回花在交通上起碼三、四小時。請問他們有多長時間去旅遊?除了覺得香港交通不方便之外,他們還有甚麼印象?

 

  去大澳看水鄉很吸引,卻更複雜;但坐船去,乾手淨腳。

 

  為甚麼想不出一個創意來?正正是政府先天性出現問題、AO思維結果,所以即使沒有多少屆新政府,在推行政策方面始終出現很多問題。

 

  看看最近竟然提出搞活夜市的建議,一聽就更加起火。現在油麻地廟街不是有夜市嗎?看看那些管理?40年前和今日有何差別?

 

  今年是2023年,是國企來港上市30周年。1993年7月15日第一隻國企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直至今天,共有1400家內地企業在港IPO,集資超過4萬億港元。這些內地企業之後共批股集資7萬億港元,合共11萬億。

 

  這就是香港的價值。

 

  不是說香港不可以搞夜市!台灣和內地夜市蓬勃發展,確有吸引力,但建議竟然出自香港這個國際城市政府高層口中,眼界未免太低了吧!

 

  而且我更擔心又是搞到「唔湯唔水」!

16/04/2018

郵輪產業的經濟

#郵輪業 #郵輪旅遊 #郵輪碼頭 #葉劉淑儀

  上周一(4月9日),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討論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商及旅遊科轄下旅遊事務署延續一個首長級丙級政務官編外職位,為期三年,以推動香港郵輪旅遊業的發展、監督啟德郵輪碼頭的營運,以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營運和發展。

 

 

啟德郵輪碼頭2009年動工,至今發展已近10年。(資料圖片)

  會上,多位議員大肆批評啟德郵輪碼頭交通配套不善,部分議員引述報章報道指啟德郵輪碼頭儼如「死城」,碼頭商場人流稀少,商店及食肆生意超遜預期,有碼頭商戶苦撐兩年後損失近一億五千萬元。審議逾兩小時後,議程最終在11票贊成、9票反對、1票棄權的情況下低票通過。

 

定位錯誤致規劃失當

 

  不過,我認為當日委員會會議的討論過度糾纏在如何帶旺啟德郵輪碼頭商場的人流上,局方卻未有就如何改善碼頭交通配套、增加新航線,或吸引不同品牌的郵輪等長遠發展策略提出具體建議。這大抵是因為局方一直將啟德郵輪碼頭錯誤定位為旅遊景點,才會「捉錯用神」地將發展重點放在碼頭商場本身。

 

  我相信局方當初將啟德郵輪碼頭定位為旅遊景點的原因,是錯誤地借鏡了海運碼頭的成功之道。海運碼頭位於尖沙咀,是香港最著名的遊客區之一,除了交通非常便利外,更毗鄰海港城、尖沙咀海濱長廊、天星碼頭等熱門旅遊景點。因此,海運碼頭可謂是世界上少有位於市區的郵輪碼頭成功例子。

 

  不過,全球大多數城市都只視郵輪碼頭為一個上落客點,甚少會將郵輪碼頭打造成旅遊景點。以威尼斯、羅馬、新加坡、巴塞隆拿等地的郵輪碼頭為例,它們的共通點是遠離市中心,但周邊交通配套完善,能方便旅客在郵輪靠岸後盡快前往市內觀光和消費,從而帶動當地高增值旅遊業的發展。

 

  但啟德郵輪碼頭偏處一隅,不僅地理位置與交通配套均難以跟尖沙咀海運碼頭相提並論,而且附近一系列的啟德發展區項目大多尚未落成。因此,局方當年誤以為啟德郵輪碼頭會變成第二個海運碼頭,在碼頭大樓預留約5600平方米附屬商業區,以帶動人流到訪郵輪碼頭及附近一帶為目標的規劃策略是「打錯了算盤」。

 

宜強化啟德的母港角色

 

  上月尾,一艘以啟德郵輪碼頭為母港的本地郵輪--「世界夢號」原定讓旅客在啟德登船,但礙於碼頭的兩個泊位已預留予瑪麗皇后II號及伊利沙伯皇后號使用,船公司最終要臨時安排旅遊巴及接駁艇接載旅客前往將軍澳碇泊處登船。期間有旅客因被逼在碼頭呆等逾兩小時而鼓譟,情況混亂,實有損啟德郵輪碼頭的國際形象。

 

  事實上,上述兩艘世界級郵輪只以啟德郵輪碼頭作為整條航線的其中一個途經站,每年約來港一次,多數只逗留一晚。因此,我建議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考慮日後讓以啟德為母港的郵輪優先使用泊位,這既可提高郵輪公司選擇啟德作旗下郵輪母港的意欲,也可藉此吸引更多高增值過夜旅客留港消費。

 

增加新航線提高競爭力

 

  長遠而言,政府若希望進一步推廣本港的郵輪旅遊業,可從積極增加新航線著手。目前香港主力發展海南、越南及台灣航線,但香港擁有便利簽證制度和快速通關服務的優勢,只要抓緊國家「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相信有能力開通更多元化的內地及國際航線,吸引更多不同檔次及品牌的郵輪來港。

 

  另一邊廂,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在優化交通配套的同時,不妨考慮透過減租改善碼頭商舖空置率高的問題。局方亦可以鼓勵營運商善用碼頭大樓的公用地方,例如在淡季舉辦體育活動、文創市集、大型展覽,甚或仿傚中環海濱舉辦富話題性的「亞洲成人博覽」或戶外音樂會,提升碼頭及附近一帶的人流及活力。

 

認清優勢郵輪業前景樂觀

 

  近年,中國郵輪業發展蓬勃,其中以廣州(南沙)郵輪母港和深圳(太子灣)郵輪港的競爭優勢較明顯。內地有智庫研究報告指出,郵輪業不僅帶旺沿線城市的餐飲及零售業,更加速國內「近海郵輪旅遊經濟圈」的發展。由郵輪產業鏈上游的郵輪製造與維修;中游的海島開發;以至下游的郵輪物資配送電商平台行業都正在內地急速發展。

 

  中國2016年的郵輪出境遊客年總量達210萬人次,已超越德國躋身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預測2030年中國的郵輪遊客量將增至800至1000萬,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郵輪旅遊市場。國內的郵輪旅遊市場龐大且潛力無限,當然有條件發展大規模的「近海郵輪旅遊經濟圈」。

 

  雖然香港沒有條件發展「近海郵輪旅遊經濟圈」,但香港不但有國際大都市和自由港的吸引力,更是典型的「綜合型郵輪港」(兼具郵輪母港和訪問港功能),有發展「公海遊」的獨特優勢。只要港府能盡快造好啟德郵輪碼頭的交通配套規劃,繼而透過政策支持香港深化與內地城市及澳台地區之間的郵輪旅遊業合作,未來香港的郵輪旅遊業發展依然充滿機遇。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