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經范局
13/04/2023

沒有護欄的角鬥場

#大國博弈 #九二共識 #民進黨 #馬英九 #蔡英文 #中美關係 #台海 #台獨 #釣魚島主權 #日本 #中國 #美菲聯合軍演 #山東號

  果然,馬英九回到島內,在桃園機場一句「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反倒先亂了藍營陣腳。

 

解放軍強化海空拒止外國干預台海能力(新華社)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一頓搶白:「請朱立倫,侯友宜、郭台銘表態!」一剎那問得藍營各路人馬支支吾吾。既然藍、綠營對馬英九訪陸的反應都在預料之中,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反倒是蔡英文「過境」美國所受的冷遇,卻也頗令人意外。

 
  拜登政府上上下下刻意與蔡英文保持距離,最淺顯的原因在於美債危機已經火燒眉毛,財長耶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前往北京叩關之路卻遲遲未得要領。只要美國經濟指標繼續在通脹和衰退之間上竄下跳,拜登就難以找尋適當時機,為競選連任揭開帷幕。


「雙英」合力為台海降溫?

 

蔡英文過境美國與麥卡錫會晤(美聯社)


  於是,在中美激烈博弈下的蔡英文「過境」美國,非但沒有得到白宮的加持,即使是與共和黨眾院議長麥卡錫閉門會晤的重頭戲,其實也等於是變相婉拒了議長的親自訪台。也正因為如此,在中美之間幾乎同步上演的「雙英走馬燈」,也就被猜測成某種為台海局勢降溫的默契之舉。

 
  基於時間上的巧合,馬英九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護島之心,為蔡英文訪美充當側翼的可能性終歸是有的,但基於他訪陸之前藍營內部傳出的不滿,以及他返台後綠營毫不留情的攻訐來看,期望藍綠合作為台海情勢降溫又未免過於天真。即使是存在這樣的默契,也只會是限於秘而不宣的極小圈子之內,而不至於影響島內政治氣候。

 
  隨著所謂「台獨務實工作者」賴清德領軍綠營迎戰明年初大選,以及美國共和黨試圖抽身烏克蘭進擊中國,北京斷也不會因為一場「雙英走馬燈」,就忘記台海局勢未來走向,最終仍取決於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決。或者從更大範圍而言,就是沿第一島鏈美國的圍堵,和中國的突防,台島作用再核心,也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回合。

 
「戰備警巡與反干預軍演」

 

賴清德率領民進黨迎戰明年大選(美聯社)


  作為對拜登政府冷待蔡英文過境的回應,北京則在台島周遭舉行了一次相較於去年8月佩洛西訪台後的「縮小版」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軍演。如果把兩者拆開來看,沿台灣海峽的「戰備警巡」即本欄去年已不斷提出的,中國即將跨越台海中線行使「主權管轄」,實施常態化巡邏,並可在一定範圍內採取即時的執法行動。

 
  十餘年前中日釣魚島主權糾紛升級,中方從各軍區派戰機輪番前出日本位於東海的航空識別區,導致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飛行員疲於奔命,不斷升空追蹤攔截。據稱,當時有一名空自飛行員因為在與解放軍空中對峙時過度緊張及疲勞,導致腿部抽筋而一度無法順利降落機場。

 
  日方最終因為對戰機和飛行員損耗過大而放棄空中對峙後,中國改為以大噸位海警船進入釣島實施常態化巡邏,完成對釣島周邊海域的管控。按照這條思路,圍繞著台島的「主權管轄」最終也可能是由海警船接替成為主力。甚至於,當美國推動台島內全民學用AK47時,負責國內治安的中國武警部隊的「治安戰」作用也可能會擺到台上。

 
  至於「聯合利劍」軍演,則反映解放軍當前的主要軍事動做,已經由過去對台兩棲登陸等傳統項目,改為重點「防止外部干預」,即拒止作戰。尤其是山東號航母於7至9日,率052D驅逐艦一艘,054A護衛艦兩艘,及901補給艦一艘,沿台島以東菲律賓海航行,迎向早已在當地準備美菲30年來最大規模聯合軍演的美國尼米茲號航母艦群。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美菲兩國軍隊在菲律賓舉行30年來最大規模聯合演習(美聯社)


  美菲聯合軍演的假想敵不言而喻。山東號現身菲律賓海的訊息也清楚明白,即美國及日本、菲律賓等任何其他國家,都不要把台島錯當成烏克蘭。烏克蘭戰場猶如古代角鬥場,羅馬皇帝與元老們可以安坐在看台上,觀看俄烏的廝殺而無需擔憂傷及自己,台島周邊則沒有安全護欄。

 
  這就是為甚麼,白宮及五角大樓自去年底以來,一直要求與中方建立「安全護欄」,並恢復溝通渠道,而北京則選擇了保持沉默。從中美關係大原則來說,建立任何新的護欄,都等同於撬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從台海當前處境而言,可以舉一個交通管理的例子:近年來美國社會學界提出一種改善交通黑點的新方法,就是索性取消這些地點的交通燈,結果司機和路人都更為小心駕駛和慎行,意外反而減少了。

 
  就此角度而言,今時今日之台海沒有護攔,勝似護欄。套用「北京交通委員會」一句最廣為人知的宣傳口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11/06/2024

「超級選舉年」中,與中國有關的兩場選舉

#威少看世界 #印度 #莫迪 #辛鮑姆 #墨西哥 #美國 #中國 #中美關係 #大國博弈 #大選

  「超級選舉年」是指今年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行議會選舉、領導人選舉,其中包括兩個新興經濟大國印度和墨西哥。印度人民黨再度勝出,總理莫迪已於星期天(9日)開始其第三個5年任期;墨西哥大選則由執政黨候選人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 Pardo)獲勝,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統。印度和墨西哥在中美全球競爭大格局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從其內外政策走向,可以看出美國的影響力和中國的局限性。

 

「莫迪神話」光環漸暗,政策偏激引發反彈

 

  已經執政10年的印度人民黨在國會選舉中遭遇重大挫折,在人民院(議會下院)僅得到240個席位,比上屆的303席少了兩成,未能達到單獨執政所需的272席,要與幾個小黨組成全國民主聯盟,這導致莫迪在第三個任期內有點「底氣不足」。選前的普遍預測是人民黨會取得壓倒性勝利,莫迪更開出「拿下400席」的目標,但「莫迪神話」不再靈驗。他近年推出涉及宗教的偏激政策,令一些選民無法接受,促使他們將選票投給其他政黨,以避免人民黨佔據議會壓倒性多數後趁機修改憲法,讓印度教變相成為國教。有評論稱,印度人民用選票來制衡莫迪,是「民主制度的勝利」。

 

莫迪雖然成功開展第三個總理任期,但其印度人民黨在國會選舉中遭遇重大挫折。(AP)

 

  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策,包括在身份地位、社會福利等方面向印度教信徒傾斜,並重點打壓有兩億人口的伊斯蘭教信徒,令少數族裔和低種姓民眾的利益受到傷害。與此同時,莫迪還透過人民黨掌控的國家機器,以反腐敗的名義來打擊政治對手,阻撓他們參加議會選舉。因此,在野黨派加強協調與配合,在選舉中共同對付人民黨候選人,防止莫迪繼續為所欲為。

 

聯美抗中無助經濟,中印關係難有改善

 

  印度在莫迪執政期間經濟發展迅速,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推算,其GDP總量處於世界第五,明年有望超越日本,成為美、中、德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這有助於提高莫迪的聲望。同時,美國和日本等西方國家為了拉攏印度抗衡中國,在國際場合給足莫迪面子,對他打壓異己的反民主做法視而不見。莫迪還應邀到白宮進行國事訪問,並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俄烏戰爭爆發後,莫迪從印度的經濟利益出發,拒絕跟隨西方國家切斷與俄羅斯的經貿聯繫,反而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廉價原油,變相支持了俄羅斯經濟。華盛頓對此感到惱火,但又不敢懲罰印度。

 

  靠攏西方國家,讓莫迪在國際舞台有更多表現機會,但並不能直接促進印度的經濟增長,美國不會像援助烏克蘭那樣向印度提供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也不會向有意到印度投資的美國公司提供資金或稅收上的直接幫助。真正有興趣也有能力在印度投資的,是中國企業,但莫迪政府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對中資企業在印度投資設置了很多限制,導致一些中資企業被迫收縮甚至停止在當地的業務。印度的服務業出口是經濟的重要支柱,但製造業較弱,難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更無法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據印度智庫CMIE統計,印度整體失業率為8%,但青年人的失業率高達45.4%。青年人對前景感到迷茫,對政府的支持度下滑,這也是人民黨失去選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印在邊境地區常起紛爭,兩國關係持續欠佳。(AP)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今的國際格局,莫迪對中國的態度並不友好,印方時常刺激兩國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並在關鍵問題上觸碰中國的「紅線」。印度大選結果公布後,台灣的領導人賴清德給莫迪發了賀電,莫迪對此很開心,在社交媒體上稱,期待與台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上周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向印方提出交涉。

 

  印度外長蘇杰生(S Jaishankar)是一位資深外交家,前年他曾談及「亞洲世紀」這個概念,認為只有印度與中國走到一起,「亞洲世紀」才會到來。蘇杰生熟悉中印兩國的發展歷史,因為他曾在2009年至2013年任印度駐華大使(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印度駐華大使)。離開北京之後,他立即轉任印度駐美大使,因此對美國也有深入的了解。蘇杰生提倡印度與中國等亞洲國家加強合作,但他的遠見卓識難以成為印度對華政策的主流觀點。

 

  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新政府不會在對華政策上做出明顯改變,而且由於在國內政壇失利,莫迪可能會更需要在外交上有「亮麗的表現」,這意味著印度會與西方走得更近,與中國則漸行漸遠。

 

治安惡化民不聊生,扶貧亟需創造就業

 

  物理學家出身的辛鮑姆今年62歲,曾任首都墨西哥城市長。她在大選中得到現任總統洛佩斯和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的全力支持,各界普遍預料她上台後不會改變現政府的基本政策,而墨西哥的當務之急是改善治安狀況。在本次大選期間,有38名候選人被殺,公共安全的糟糕狀況令墨西哥人忍無可忍。與毒品相關的犯罪集團常年活躍在北部與美國接壤的一些地區,導致當地暴力事件持續不斷,新政府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證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辛鮑姆上任後,須盡快改善國內治安及創造新就業機會。(AP)

 

  創造新就業機會亦是墨西哥政府的重要任務。官方數據顯示,該國三分之一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為販毒、搶劫、綁架等不法行為提供了溫床。隨著拜登政府推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政策,一些跨國公司開始考慮將其在中國的工廠遷到墨西哥或在墨西哥建造新廠,但目前尚未見到明顯進展。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去年曾宣布,在墨西哥北部的新萊昂州投資50億美元,建立全球最大的「超級工廠」,但隨著特斯拉的汽車銷量下滑,這個計劃至今仍然只是計劃。

 

中企意在「借船出海」,美國禁令阻礙落實

 

  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企業已開始布局在墨西哥投資設廠,利用該國的特殊地位來增加對美出口。但美國官方已將中企在墨西哥製造的產品「打入另冊」,不按自由貿易協定予免稅優惠。白宮還向墨西哥施壓,促使洛佩斯政府今年4月以「防止不公平競爭」為由,對鋼、鋁、紡織品等544種中國產品新開徵數百項關稅,稅率從5%至50%不等,令中企「借船出海」的龐大計劃難以落實。墨西哥還暫停了與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所有投資談判,顯然是由於美國施壓,因為華盛頓要阻止物美價廉的中國新能源車利用墨西哥這個跳板進入美國市場。

 

墨西哥從今年4月起,對鋼、鋁等544種中國產品新開徵數百項關稅。(AP)

 

  預料墨西哥新政府將會繼續執行上述政策,因為在中美政治與經濟對抗中,墨西哥只能站在美國這個強大的鄰國一邊。這是地理位置決定,也是當今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說到底還是由實力決定。無論哪個國家不想再遵守現行的規則,或利用某種「治理方案」來改變遊戲規則,必須先具備足夠的實力,否則只會淪為空談。這是一個基本道理,對任何國家都適用。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