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城物語
21/09/2018

【5G車聯網】韓國實測全球首部5G自動車 科幻電影不再是幻想!

#大數據 #車聯網 #5G #智慧城市 #交通運輸

  智慧城市之所以有智慧,全賴背後有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將廣布城市內的感測器串連起來,從而彙集數據作出各種分析和預測。其實除物聯網外,智慧城市內還可以有另一大型網絡驅動智能模式運作─這便是今次筆者要為大家講解的「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IoV)」。

 

  所謂「車聯網」,簡單來說就是物聯網在交通範疇上的應用:通過無線網絡,汽車可跟路面上的其他車輛或道路兩旁的裝置串連起來,組成「移動」物聯網,再將數據彙整於雲端平台,以供進行智慧交通管理。車聯網現有四大運作模式,分別為V2V(車對車)、V2I(車對基建)、V2P(車對行人)、V2N(車對網絡)。現時新出廠的汽車大多已預載車載作業系統,如視之為汽車的大腦,那麼可串連車載作業系統的車聯網便有如觸鬚般,賦予車輛感知四周環境的能力。

 

日後汽車可通過無線網絡與周遭的車輛和路旁的裝置串連起來,組成車聯網。(圖片來源:Zdnet.com)

 

  筆者之前曾提及,要建設智慧城市,不一定要依靠 5G 網絡;基於現有4G網絡,只要使用NB-IoT、SIGFOX、或LoRa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同樣可達到萬物串聯的效果。不過,如果智慧城市是以車聯網為運作核心,從而實現運輸與物流管理、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甚或自動駕駛車系統,便非使用5G不可了!

 

  在車聯網的運作下,汽車在行駛途中需要跟不同的車輛或裝置進行聯繫並互傳數據,所需傳送的數據量會是「靜態」物聯網的10倍以上,唯有5G可實現比4G快10至20倍的下載速度。除此以外,5G還有低延遲的通訊特性。目前 4G 在點對點的連接延遲約為 50 毫秒,反應速度無法達到實時操控的要求;5G 點對點的連線延遲則大幅降低至1毫秒,令即時通過網絡傳送指令有可能實現。

 

  一旦5G網絡與車聯網建成了,那麼自動駕駛車在城市內自由通行便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了。2018年2月,韓國電訊商SK Telecom與韓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合作進行全球首個基於5G網絡的自動車行車測試。在5G網絡支援下,兩輛自動車順利行駛約2公里的路程,途中兩輛車不斷感測外在環境,並互相交換感測數據;行車期間,又可與路面上其他汽車保持適當距離,並自行迴避障礙物;當遇上前方突然出現的人形模型時,更懂得自動刹車!由此可見,自動車的技術發展已日趨成熟,剩下來便要看政府如何看待此新興事物。面對新科技產品,美國政府總是走在最前面:美國運輸部已計劃,4年後所有新車均會強制裝配具自動防撞功能的車聯網裝置。

 

韓國SK Telecom韓國運輸安全管理局於2018年2月順利完成全球首個基於5G網絡的自動駕駛車行車測試。(圖片來源:Disruptive.asia)

 

   國際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及至2025年將會有3.82億輛可透過車聯網互連的汽車。另一市調機構IHS Markit估計,2035年5G網絡可望為全球創造12.3兆美元(約96兆港元)的產值,車聯網相關產業將佔去當中的五分之一,達到2.4兆美元(約19兆港元)。

 

  或許數年後,大家駕車出行時,車子會提前告知閣下前方路面的交通情況;當駛至十字路口時,懂得提醒閣下前方將有來車輛駛過;如遇到危險情況,更會向你提出應變建議,如同閣下的副駕員!。

 

22/04/2024

Founder Institute、ATLATL將於港深創科園設辦公室!創科人才助在地拓展!低稅、經商便利有利初創進軍內地

#創業 #大數據 #科研 #創新科技及應用 #IPO #人工智能 #Pantry熱話 #AI #初創創業 #ATLATL #創科 #初創 #港深創科園 #Founder Institute #管理學 #大得創同 #生命科學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港深創科園(HSITP)」佔地87公頃,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近日已為第一期開展招商引資、招攬人才等工作。

 

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左二)指,港深創科園的招商引資工作正提速、提量,將為招攬更多國際企業進駐及合作,增加吸引力。左一為ATLATL飛鏢創新中心執行總裁周凱;左三為ATLATL大得創同(上海)科技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朱鵬程;左四為Founder Institute全球增長主管Ayhan Isaacs。(陳靜儀攝)

 

  總部位於矽谷的全球最大Pre-Seed(種子前輪)初創加速器Founder Institute全球增長主管Ayhan Isaacs、ATLATL大得創同(上海)科技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朱鵬程、ATLATL飛鏢創新中心執行總裁周凱均表示,將會在港深創科園設立辦公室。

 

  港深創科園公司在上周四,與大約60間合作夥伴機構舉行啟動儀式簽署合作備忘錄,Founder Institute與ATLATL是其中兩間。

 

港低稅經商便利 助進軍內地

 

  Ayhan Isaacs、朱鵬程、周凱均表示,香港有很多合適的創科人才,可以幫助他們在地拓展,配合園區基礎建設與科研設施,加上有政府推動支持,預期能帶來更多商機。Ayhan補充,「這裏有很多其他地方無法得到的資源,如人才及創意思維。加上香港的低稅環境、經商便利,以及比鄰中國內地。如果初創想進入內地市場,也非常容易。」

 

  Ayhan表示,Founder Institute發展逾15年,已在全球約200個不同的城市開展業務,專門幫助初創公司從概念階段發展壯大,將其想法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商業計劃,以實現IPO上市或收購其他公司為目標。而且有私人投資者網絡,包括加速器及個人投資者、天使投資者及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是次與HSITP合作,他表示將從海外引進的初創企業,瞄準生命科學(Life Science)、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能(AI)領域。目標每年從海外引進約100間初創。他透露,目前仍與初創商討中,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敲定具體名單。

 

  在發展生態圈方面,研究、人才、商業化之間亦需要架起互相連通的橋樑。Ayhan解釋,由於HSITP的生態系統、資源和設施,特別方便為上述3類初創提供資源,以及可連通研究、人才、商業化,「更容易與初創說明其發展優勢」,所以有此計劃目標;Web3及金融科技初創則為次要引進目標。

 

首批與港深創科園合作的企業和機構,45%來自園區聚焦的6大支柱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及機械人。(資料圖片)

 

共享生物實驗室 擬組研發團隊

 

  此外,來自生命科學領域,擁有全球最大Class A級的共享生物實驗室ATLATL,計劃在港組建研發團隊。據朱鵬程及周凱透露,該企初步將聘請8至10位駐場的研發團隊成員,「另預期在園區內的合作夥伴,可以為我們帶來上、下游所需的人才。」

 

  周凱又認為,在生命科學研發方面,需要有好的產業政策支援、有經費支援、受知識產權保護、為企業提供許多支援服務等優勢,「這樣才可以令企業安心創業,也能為招攬人才增加吸引力」。而香港正好具備這些條件,所以造就與HSITP的合作契機。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