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飛常談
03/10/2022

令人費解的俄羅斯核威脅

#大國博弈 #核武器 #戰略核武器 #戰術核武器 #亞核武器 #溫壓彈 #烏克蘭 #俄烏戰爭

   現在恐怕全世界都在思考和憂慮一個問題:到底普京會不會真的使用核武器?這當然引起世界輿論的軒然大波。接著,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又再補充說,不排除使用戰略核武器,這就更令各國大為震驚了。然而,這種核威脅頗為令人費解,俄國到底想要達到甚麼效果呢?不妨分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和亞核武器三個層面來看看。

 

(Shutterstock圖片)

 

非核保護傘範圍,烏克蘭無力反擊

 

  先說戰略核武器,也就是原子彈甚至氫彈了,無論是通過陸基導彈發射,在深海值班的核潛艇發射,還是戰略轟炸機起飛投擲核彈,偵察衛星、預警飛機等天羅地網的偵察手段都盯得很緊,近日報道據說連號稱「末日飛機」的波音RC-135型的偵察機也出動了。故此,對於俄國的核武攻擊,美國和北約應該有足夠的感知和反應時間,哪怕是以分鐘計算。真正的較量,不是在第一次核打擊,而是在受到第一次核打擊之後,山河破碎、傷亡慘重,還能剩餘的核反擊報復能力,也就是第二次核打擊,這才是決定誰能「活下去」的底牌。

 

  但問題是:就算擁有強大的偵察和預警科技能力,但被威脅被打擊的那個可憐國家烏克蘭,卻並不在核保護傘的範圍之內,無論是核武反擊的保護傘,還是確定核武反擊保護傘的國際條約保障(這是最具欺騙性的),她都不在範圍內。就算通知她,幾分鐘之後,將會遭到核彈攻擊,那可憐的她能做甚麼呢?反擊無力,疏散又不夠時間。粵語所言:唯有硬食!現在烏克蘭火速申請加入北約,其實就是把球踢回美國和歐洲各國,看看是否能讓她被納入到北約核保護傘之下。如果能夠納入,那麼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對烏克蘭的威脅,實際上就變成對整個北約全體國家的威脅,戰略威脅的效果大打折扣了;就算不能被納入北約成員國之內,俄國對烏克蘭的戰略核威脅效果也要細細掂量。真的在烏克蘭境內爆炸一枚千萬噸TNT當量的戰略核武器,就算真的把烏克蘭軍民給嚇住了,也只是暫時把烏克蘭軍隊的攻勢阻止住,但兩國之間的仇恨將進一步加深,俄國及其領導人將不可避免成為被全球徹底孤立和唾棄的對象。一年半之後,俄國和烏克蘭都將迎來總統選舉,沒有烏克蘭政客膽敢因為受到核武攻擊,就放棄與俄國的仇恨而簽訂停戰協定。同樣,沒完沒了的「特別軍事行動」不會因為使用了戰略核武器,就得到完滿的結局,俄國國際和國內處境不會得到改善,任誰參選總統,都要因應這個窘迫境地而提出改善政策政綱。

 

  再從戰術核武器的層面來看,萬一使用的不是戰略核武,而是爆炸當量只在千噸、幾百噸計的戰術核武呢?不僅無需導彈潛艇轟炸機,只需近乎普通的載具發射器便可,不僅不易被偵察到(俄國使用是不易被偵查到,反過來如果烏克蘭或者西方採取報復時一樣不易被偵查到),而且殺傷範圍有限,雖然也會帶來不小的傷亡,但未至於整個城市、整片國土被毀滅和核輻射污染。到時候,烏克蘭在北約的支援下(無論能否成功加入北約)對俄國採取等比例報復,扔回一個同等當量的戰術核武?然後俄烏兩國你來我往,一個接一個扔,直到累積疊加成相當於戰略核武的後果?或者最終乾脆扔大當量的戰略核武?如果千萬噸當量級的戰略核武器尚且不能為戰爭帶來滿足俄國決策層利益的結局,那何況當量級小得多的戰術核武器!

 

  最後就是亞核武器,最為典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溫壓彈、雲爆彈,兩者原理相近但材料不同,都是使用燃料而非炸藥,有著不亞於戰術核武器的殺傷力,但沒有核武器的核輻射污染。無論美軍還是俄軍,都有這款亞核武器,都有使用這類武器的實戰經驗,包括在這次的俄烏戰爭當中!根據媒體報道,三月時俄軍已經使用過溫壓彈攻擊烏克蘭了,可是沒有起到摧毀烏克蘭軍民抵抗意志的戰略效果啊,戰爭不僅一直持續下來,而且雙方攻守之勢顯然已經逆轉了!

 

亞核武器,難磨滅烏軍民意志

 

  說一千、道一萬,無論古今戰爭的武器裝備如何進步,決定一場戰爭結果的標準,不外乎兩條:

 

  要麼其中一方的抵抗意志徹底瓦解,最後選擇認輸投降,這是對意志的摧毀打擊;

  要麼對其中一方採取徹底毀滅的打擊,形同亡其種、滅其國,這是對肉體的摧毀打擊。

 

  對於第二種標準,核武器當然能夠做得到,愈是戰略級高當量的核武器,愈是高效率毀滅,但愈是違背當今人類世界的道德倫理,愈是呈現出反人類傾向,終將受到世界的唾棄,總不可能把整個烏克蘭都滅種了吧。

 

  對於第一種標準,則如上分析,三個級別的核武器和亞核武器,哪一種真的能讓烏克蘭軍民意志徹底屈服!

 

07/06/2024

中俄聯合聲明 對地緣政治影響深遠

#大國博弈 #中俄關係 #中俄聯合聲明

  5月16日中俄藉兩國建交75周年紀念之時,公布了一份全面戰略協作及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此聲明是世界歷史正在急劇改變的標誌性文件,但香港懂得重視的人似乎不多。美國的戰略家倒是懂的,頗有些氣急敗壞。舊金山(即三藩市)著名的評論家梁建鋒老總在其視頻說,賴清德5月20日的「就職」演說充滿台獨意味,部分原因是美國為抵擋中俄這份聲明而吩咐賴清德發表的。此說大有道理,美國的確應該為這聲明煩惱不已,因為它可能是美國走向衰敗的另一個里程碑。

 

中俄聯合聲明可能是美國走向衰敗的另一里程碑。(AP)

 

中俄聯合聲明 或成美衰敗關鍵

 

  這份聯合聲明有萬多字,共分10個部分,所包含領域,涉及兩國合作的所有層面,在國際事務上亦極具針對性,顯示兩國為此聲明的撰寫就花了大量時間。選其犖犖大者,有貿易優化、投資、能源、情報、創新領域、信息通訊、航天科技、農產品、交通物流、海關、知識產權、環保、基礎設施、一帶一路等等方面的合作;又指明要推動文化、科技、電影、醫學、體育的交流。

 

  兩國又聲明要捍衞二戰勝利成果及載入了「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並指出各國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及其財產(包括主權儲備)享有豁免的國際義務,譴責沒收外國資產和財產的企圖,並強調可採反制措施。聲明提出,任何國家不應以犧性他國安全為代價謀求自身安全,正是對美國防長掛在口邊,沒有美國在亞太的安全便沒有美國的安全此種講法的當頭棒喝。

 

  在經濟意義上,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的發展深度融入,及中俄兩國貨運可經北極航道運至歐洲。且距離較經紅海地中海距離更短,更是可直接化解美國在馬六甲海峽設限所造成的風險,極具戰略意義。

 

中俄合作互補強 美歐恐難匹敵

 

  中俄深度合作,是歷代美國戰略家的噩夢,必欲千方百計防止其出現,想不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如此愚笨,一手造成這合作。中俄兩國土地面積共佔地球陸地面積17%,是美國的2.8倍。兩國互補性極強,中國地大物不博、缺乏能源、耕地也略有不夠,但製造業是全球的超級大國,產值比第2至第11名加起來還要多,且高新科技有不少項目全球領先。俄羅斯則天然資源豐富,能源可供出口,遠東有大量土地可供開發,種植農產品,且俄羅斯人民科學及數學水平極高,不可輕侮。中俄兩國皆是軍事強國,就算不計雙方的核武,也沒有甚麼國家敢質疑她們的國防力量。兩國一連結起來,地球也要抖三抖!美國的很多全球部署,恐怕也要重新檢查。

 

昔蘇聯顧忌華崛起 今深化合作

 

  歐洲素來患有恐俄症,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假以時日大有可能重振雄風,洗脫過去30多年被羞辱之恥。就算沒有中國之助,舉北約洪荒之力也無法挫敗俄羅斯,歐洲怎能不驚?歐洲戰後福利主義抬頭,人民工作時間愈縮愈短,享樂度假時間愈拉愈長,若讓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回了氣,歐洲恐怕不是對手。也許德國的工匠精神及法國或意大利人民的藝術細胞,可助歐洲國家抗衡俄羅斯一段時間,但俄羅斯人若睡醒了,其勢不易抵擋。

 

  中國與俄羅斯兩國被地緣政治的動力拉在一起,也使人感到歷史的無常。蘇聯在中共建國前已率先與中國建交,意識形態及利益上的淵源深厚。但50年代蘇聯已顧忌中國國力的崛起,恐其對己不利,在50年代後期撤走了大量專家,使中國的發展近乎陷入困境。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中共在《人民日報》及《紅旗》雜誌發表9篇雄文,嚴厲批判蘇聯的修正主義路綫,從此「蘇修」與「美帝」在神州大地上都成為了負面的詞語。1969年3月中蘇還在珍寶島上開戰,以中國勝利告終。在60年代後期,蘇聯領導人還考慮過向中國發動核戰,導致了中國發動「深控洞、廣積糧」的全民運動,後因美國並不支持,這場核攻擊才沒有發生。此事傳說甚多,這裏表過不提。由此可見,中俄歷史糾纏不清,若非美國政客愚蠢,不會把本來想加入北約、輕視亞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推向中國一方。

 

  港人極少人懂得俄羅斯,懂俄語的人亦極少,中俄合作,香港起不了多大貢獻。港人熟悉的是歐美,這方面關係與知識的價值會否下降?也不見得如此,世事無常,未來50年也許世界要被中俄合作帶來巨大影響,但正因如此,在中國的土地上保留一處與西方國家有較深入關係的地方,對中國長遠利益有好處。港人不用斷絕與西方的關係,反而可加強發展。
 
---------------------------------
 
【知識庫】中俄聯合聲明知多些
 
‧5月16日中俄在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發表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聲明提出,中國支持俄羅斯維護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干涉。

‧俄羅斯認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公正客觀;並重申對「一個中國」承諾,反對台獨。

‧中俄同意加強能源領域的戰略夥伴關係。

‧中俄同意深化軍事領域合作,擴大聯合演習規模。

‧中俄關切美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帶來的威脅。

‧中俄關切美國破壞地區戰略安全平衡的企圖。

 

(本文原載於6月7日《香港經濟日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