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飛常談
06/09/2023

軍事戰績是否促成政治解決?

#烏克蘭 #俄烏開戰 #大國博弈 #俄羅斯

  烏克蘭再度推動反攻,自6月以來,西方媒體報道的烏克蘭「反攻」和「大反攻」都好幾回了,弄得我都實在搞不懂這到底算是第幾次反攻了。但是,重點不在反攻最大的戰績只是在攻陷了一個特大村莊,也不在於截止到筆者寫稿今天,烏軍總共收復了十二個大小村莊和突破了東南方一條俄軍防線(後面至少還有兩條防線)。重點是任何軍事戰績,都沒有起到促成政治解決的決定性作用,烏克蘭的戰績沒有政治作用,俄羅斯的軍事也沒有政治影響,包括曇花一現的瓦格納集團「主廚」的一日兵變和飛機失事。

 

  不客氣地說,沒有產生政治作用的軍事戰績,等於沒有戰績!

 

戰爭只不過是一種手段

 

  西方近現代軍事學鼻祖,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Von Clausewiz)有一句被人引用了無數次的名言:戰爭,只不過是延續政治的另一種手段而已(War is the continuation of policy with other means)。這句話一如克氏的著作一樣,讀起來總有一種晦澀難明之感。其實,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戰爭不能為打而打,它只是一種手段而已,一種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而採取的手段而已。如果這種手段起不到預期中的政治作用,那麼無論戰爭打得有再輝煌的戰績,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西方有一句成語:贏了戰役,輸了戰爭(To win a battle, but to lose a war),意思相近但更悲哀。古羅馬時代,羅馬人的死敵迦太基Carthage共和國的統帥漢尼拔Hannibal率領大軍攻入了羅馬所在的義大利半島,更多次殲滅羅馬軍隊數以萬計的主力部隊,這是贏得了戰役;但羅馬人並沒有因此而屈服投降,仍然堅守到底,漢尼拔最後只能撤軍回國。最後在兩國耗盡耐性和實力的持久戰中,羅馬人終於剷平迦太基,漢尼拔被迫自盡,這是輸掉了戰爭。

 

  筆者絕對不是用漢尼拔悲劇來暗示或者比喻俄烏兩國任何一方,而是提醒注意戰爭的終極政治目標:

 

  烏克蘭,通過戰爭的勝利迫使俄軍失去戰鬥意志,最後迫使俄國政壇巨變,改天換地,從而結束戰爭,收復失地;

 

  俄羅斯,戰爭原本的目標是清楚烏克蘭國內反俄勢力,扶植親俄力量,現在顯然已經達不到。目前一個比較現實的政治目標,莫過於保持戰爭不會危及政權的安全。

 

  明年幾乎是全球重要選舉年,下半年美國總統選舉正式開啟,民主黨和共和黨以及共和黨內部,對於是否進一步軍援烏克蘭有著幾乎難以調和的不同立場,這個選舉固然重要。但是,有兩場幾乎同期舉行的選擇可能更加重要,這就是俄國和烏克蘭各自的總統選舉!2024年3月17日,俄羅斯將舉行總統選舉投票;2024年3月31日(法定投票日是指3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烏克蘭將舉行總統選舉投票。雖然現在距離明年3月還有大半年,但是選舉工程不可能到最後一天才進行,至少半年前已經開啟。換言之,是今年10月左右,選舉氣氛會陸續出現。但正如本欄之前曾經提及,每年10月中到11月底左右,是東歐大地的「道路泥濘季節」,秋雨造成道路普遍變得泥濘不堪,無論裝甲車輛,還是步兵行走,都會陷入到粵語所講的「爛泥絆」之中,行動效率大打折扣,同時暴露給對方定位攻擊的風險更高。因此,當這個「戰爭淡季」來臨之日,恰恰就是兩國為下一屆總統選舉作準備之時了。

 

總統選舉快臨,澤連斯基陷兩難

 

  有一個違反打擊直覺的現象,就是烏克蘭這個被西方主流媒體看成相對民主化的國家,在戰爭狀態之下,到底會否如期進行總統選擇,目前並不明朗。根據烏克蘭最新版的憲法規定,在實施軍事戒嚴期間,可以暫停總統選舉。但到底澤連斯基會不會真的暫停選舉,烏克蘭拉達(即國會)內各個政黨是否真的支持暫停選舉,與其說取決於憲法軍事法的規定,不如說取決於烏克蘭人民對於久攻不下、徵兵連連的戰爭還能有多大的忍受力。雖然澤連斯基在國外累積了巨大的政治聲望,但在竭澤而漁式的徵兵和婦孺分流他國的國內環境下,不見得他能享有西方媒體所推崇的同等聲望。美軍和北約國家希望烏克蘭集中西方援助和培訓的兵力兵器,全力突破俄軍防線,但澤連斯基不願在沒有制空權之下,用這種人海戰術式的兵力集中來面對俄軍堅固的地雷陣防線,寧可把每個戰鬥旅再細分為若干戰術小分隊,以小股部隊多路試探進擊,以求減少傷亡,突破俄軍防線。先不評價這種「小股部隊戰術」的軍事合理性,但這至少反映了一點:澤連斯基並不願為了反攻而承受太大的傷亡,無論他的不願是出於人道關懷,還是出於顧忌傷亡惹來民心轉向和政治反對。這就出現了一個兩難之局:

 

  如果為了爭取明年選舉之前打贏戰爭,迫降俄國,那麼現在就要集中兵力,猛烈反攻,不恤人命,但這個就要承受之後的個人政治風險;但如果現在放緩攻勢,等待美國和北約久違的戰鬥機和其他武器裝備到位(飛行員駕駛戰鬥機還要用四個月到半年訓練才能形成有效戰鬥力),那麼戰爭肯定拖到明年選舉期,那到時候選,還是不選?

 

(AP)

 

  至於俄羅斯,又是令人違反直覺的是,第一,它從來沒有說過要暫停總統選舉,而且各個政黨都有潛在的參選人,這些都是公開的。普京本身不屬於任何政黨,當然也有紹國防部長伊古將軍擔任黨魁的統一俄羅斯黨的全力支持;第二,甚至有一位退役的海軍陸戰隊軍官在七月底明確表示參選來年總統!換言之,至少在帳面上,俄羅斯總統選舉看上去更加具有「民主色彩」,更具「開放性」。那麼這場戰爭又如何影響俄羅斯政治呢?下期再談俄羅斯的所謂「政治局2.0」格局。

06/06/2024

北約政策新轉向,俄烏之戰翻開另一頁

#容我世說 #俄烏戰爭 #烏克蘭 #俄羅斯 #澤連斯基 #美國 #大國博弈 #北約

  5月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外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所商討的議題,乃是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北約能否解除限制烏克蘭採用北約提供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設施,結果從美國到歐洲北約成員大國都為烏克蘭跨過紅線,開了綠燈。北約這個新轉向令外界為之側目,擔心俄烏不僅和談無望,並有可能令戰事失控,禍及全球。

 

  事緣今年上半年,烏克蘭東部在俄羅斯節節進逼下,烏方先後失守好些原本已經收復的地方,再這樣下去,烏克蘭戰敗指日可待,澤連斯基遂慌忙向美國和北約求助,要求他們解除烏克蘭不可使用北約武器進攻俄國土地的限制。

 

  過去兩年以來,西方軍援烏國有條紅線,就是北約武器只限在烏克蘭境內與俄方作戰時使用,這條紅線乃是北約和俄羅斯私下的默契,超過這條紅線,便難保俄方不打核武戰。

 

北約成員國外長雲集布拉格,商討烏克蘭能否使用北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軍事設施。(AP)

 

  現在澤連斯基要求北約解除這條紅線,至少讓他利用北約武器的優勢,向俄方境內軍事設施還擊,企圖一挽頹勢。報道指英法兩國毫不猶疑為澤連斯基背書,而拜登本來一直反對踩過界,只批准對烏方加大軍援,但後來經過國會討論後,出人意表地也按了綠燈。

 

  今次北約的踩過界即是超越紅線,自然會亮起警鐘,就好像消防車頂上轉動的紅燈,發出響亮的聲音,好讓我們警覺。這個世界響起了警鐘嗎?其實一早已亮出刺眼的紅色燈光,但大國的政客們太埋首於鬥爭之中,看到的只是一己的狹獈利益。如是者,核戰,會否一觸即發?

 

  今次捷克會議中,32個北約成員國有24個投票支持烏克蘭「踩過界」,解除以前把戰事局限於烏克蘭境內的限制,並可使用北約武器反擊俄羅斯國土。支持者表示,他們以民主之名,將為烏克蘭提供一切所需,包括戰鬥人員。捷克總統較早前已提出,在非常情況,北約軍隊正式進入烏克蘭提供必需戰鬥援助,並不違法。

 

若北約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俄烏戰爭就會升級為兩大擁核陣營的衝突。(AP)

 

  不過另方面,仍有幾個北約東歐成員國如保加利亞等反對踩紅線,只可惜她們的聲音已變得非常微弱。而英國代表在北約會議上更振振有詞地回應說,當俄羅斯在烏克蘭攻城掠地,為何烏克蘭不能反攻俄羅斯土地?聽起來似乎有其道理,但後果呢?試想象,北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則不僅是俄烏之間的問題了,那就會掀起北約和俄國兩大擁有核武陣營的衝突,後果不堪設想。

 

  想不到,俄烏戰爭持續了兩年多,北約未有為和談製造空間之餘,還欲令烏克蘭在軍事上北約化,卻又拖拖拉拉未有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夢想,其目的就是只視烏克蘭為棋子,刺激兼抗衡俄羅斯,而普京亦咬住烏東不放,令戰事延續。

 

  事實上,俄羅斯無法洗脫侵略者的形象,但北約要令這場戰爭成為北約代理戰也昭然若揭。澤連斯基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亦已變得灰頭土臉。北溪一號爆炸案明明是美國所為,澤連斯基拍心口指是他下令的「好事」,硬替美國吃下了隻「死貓」;俄烏戰事頭一年本來有和談的機會,澤連斯基在美國授意下企硬,結果令和談泡湯,把國家拉進深淵;去年10月加沙危機爆發至今,澤連斯基忙不及站在美以立場,已令他失去不少南方國家的支持。

 

澤連斯基甘為美國的馬前卒,碰得灰頭土臉。(AP)

 

  看來,俄烏之戰再戰下去,沒有贏家,卻把世界也置於刀鋒口上,究竟誰能擔當白武士?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