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22/02/2019

【歧視中抱緊自由】別用膚色定義我!港產印裔社工深入重慶大廈見證共融

#人物專訪 #社工 #少數族裔 #難民 #歧視 #重慶大廈 #尖沙咀

  他皮膚黝黑、一頭短髮抹油後全部往後梳,露出了整個大額頭,明明白白地證明了:他就是一個印度人。

 

  現年33歲的Jeffery Andrews(Jeff),是基督教勵行會的註冊社工,也是香港首位印度裔社工。「做社工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因為很多大學都不會讓少數族裔讀社工課程……經常說香港是我家,但社會卻會把我們分別出來,說這份工不適合你,你不懂寫中文、不懂看中文,你就沒得做。」

 

Jeff在香港土生土長,其實已是第三代印裔港人。

 

縱然早就知曉Jeff會說廣東話,但當看到他能自然流利地講廣東話時,小編還是被驚艷到了!

 

不是印度人,也不是香港人?

 

  身懷印度血統的Jeff,其實自爺爺一代已在香港落地生根,是個名副其實的正宗香港仔。「但有很多人覺得,你不能說自己是一個香港人。你的皮膚顏色都不對,你不適合香港人這個身分。」這樣的「大條道理」,並非人人都明白,最起碼Jeff自小就沒有這樣的察覺。直至他六、七歲時,才開始發現自己的「與別不同」原來會引來區別對待——球場上的小朋友都不再願意跟他玩。「所以我經常問媽媽,為甚麼把我生得這樣黑?」可惜Jeff一直得不到他滿意的答覆,久而久之,更陷入了身分認同危機。「你問我是甚麼人,我都不知道。因為印度人覺得不是,香港人也覺得不是。」

 

  身分的迷失,更令Jeff誤入歧途。中五離校後,因為會考成績不理想,加上不懂中文字,Jeff並沒有太多工作選擇。面對前路茫茫,他跟著朋友加入黑社會,每天跟隨「大佬」打架、偷竊。直到有一次,他因為搶電話和打人而被警察扣押,竟沒想到,身邊所有的兄弟全都拒絕來保釋他。Jeff又不敢告訴家人,徬徨無助之際,幸好有一直跟進他的社工、融樂會前幹事王惠芬前來相助。

 

被保釋回家的當天,Jeff迎來的不是家人的責打,而是眼淚。當下他才明白,他的行為是多麼的令家人失望和傷心,終於決心改過。

 

  迷途知返後,Jeff輾轉做過酒店房務員,又在電視台做過剪片,後來加入基督教勵行會當個案工作員,在重慶大廈協助少數族裔和政治難民融入香港。隨後一年,他報讀了明愛專上學院副學士社工課程,至2014年學成畢業,成為香港首位印裔註冊社工。

 

每次提及少數族裔和難民,很多人總會第一時間想到「打劫」、「強姦」、「黑社會」等負面字眼,但這真的是他們的全部面貌嗎?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聚集了不同國籍、族裔的人,可是在追求「多元共融」這個核心價值的路上,種族歧視還是時有發生。「很多難民都對我說,很多人一看到他們,就會馬上耍手擰頭,恍如見到外星人一樣。為甚麼香港人要這樣對待我們?」Jeff不諱言,這些人的內心都充斥著痛苦和憤怒,無法排解。「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所以現在的我很希望能充當一道橋樑,讓他們都知道,所謂的歧視,其實都是源自不了解。」

 

一場言語不通的奇妙交流

 

  所以他總是鼓勵少數族裔人士,要勇敢踏出第一步,讓香港人認識和了解自己。「就以包頭布為例,就照直說這是我們的宗教文化,請不要歧視我們。」Jeff認為,一個香港人的身分建構,並不是基於膚色,而是基於價值觀和態度的一致。「除了要學好中文,還要明白和遵守人權、自由、民主等香港核心價值,學懂為社會作出貢獻。」

 

Jeff不時召集少數族裔人士服務社區,例如年初一到深水埗派早餐給露宿者、掃街人員等。

Jeff自覺是香港人與難民之間的橋樑。

 

  去年颱風山竹襲港過後,街上一片狼藉。於是Jeff召集了超過二十名少數族裔人士到土瓜灣公園收拾樹枝。「他們沒事做,就想著要出點力,幫忙清理社區。」Jeff莞爾一笑,說當時公園裏還有些在做運動的婆婆,卻在他們整潔公園期間忽然消失了……「是不是嚇到她們了?但原來她們特意去買了菠蘿包和維他奶給我們吃。很印象深刻的是,雖然雙方言語不通,卻是一場很奇妙的互動交流。那天還有個非洲難民對我說:Jeff,我從未遇見過一個本地婆婆會給我買菠蘿包和維他奶。這是我第一次飲維他奶。」

 

Read More:【聽樹哭的聲音】塌一棵少一棵!植物界杏林高手靠「目測」斷症

 

早前國泰頒發「國泰領航者」紀念獎座予Jeff,表揚他致力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我二十多歲才有機會和華人一起讀書(社工課程),希望在往後的日子,少數族裔自幼稚園開始便有這樣的機會。」

 

重慶大廈是文化大熔爐

 

  因為工作關係,Jeff每天都在重慶大廈流連,接觸不同的國籍、宗教及政治背景的人。當身邊的朋友都判定,那是個龍蛇混雜、治安不佳之地,根本不宜走近或進入;他卻甘之如飴地表示,重慶大廈是一個文化大熔爐,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最深刻的是伊斯蘭教徒的齋戒。很多人都會把『伊斯蘭教』和『恐怖襲擊』劃上等號,但如果你在齋戒月來到這裏、你看到他們在祈禱,便會感受到當中的平和。」Jeff續說,他還會看到伊斯蘭教徒、基督徒、佛教徒在這裏一起分享食物,「就像一個國際宗教中心。」

 

「無論內地人、本地人、印度人、非洲人,都散發著融合和睦的氣氛,很多人常常看輕重慶大廈,但我們想告訴全世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地方。

雖然童年時曾因「膚色不同」而在球場上被排擠,但Jeff今日已成為了社工足球隊的其中一員。

 

  雖然做社工不易,做印裔社工更難,但Jeff感恩身邊有一班似朋友般的同事。「我很喜歡踢足球,所以參加了足球隊。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是當中唯一一個少數族裔,但我們都是社工。」他又笑說,他平時也會和同事相約一起打邊爐、唱K、夾band。「我很喜歡Beyond,因為他們不光是唱情歌,也唱出自由、堅持不屈的價值觀。我有時也會問我的非洲朋友:你們知道誰是Beyond、誰是黃家駒嗎?」

 

Read More:【寫生如畫自畫像】難忘街坊自薦做model!用畫筆記錄消失中的香港面貌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