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15/05/2020

【香港詞神林夕】歌詞是人生首位,也是最大包袱!哪一首歌令詞神費煞思量?

#人物專訪 #林夕 #家庭暴力 #親情 #焦慮症 #心理情緒 #情緒病

  人稱「詞神」的林夕,創作生涯30多年間,寫下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在那些年的無眠夜裏,陪我們流淚到天明。自栩「文字醫生」的他,以一首首歌撫慰人心,但亦有無法自我療癒的時候;當歷焦慮症之苦、痛失親人時,他與我們一樣都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沒有因為文字,而能痛少一點、痛短一點。

 

成長於家暴下,童年無任何快樂

 

  自高中起開始填詞,林夕筆下內容橫跨愛情、親情、社會、甚或佛學,大抵天下間沒有詞神寫不好的題材,只有不欲寫的事。林夕填詞信手拈來,最快45分鐘可寫起一首詞,但有一首歌,卻花了整整10日才寫好--陳奕迅的《Shall We Talk》。一首道出與家人溝通的「難」,正是林夕的親情寫照。

 

香港電台《鏗鏘說》影片截圖

 

  林夕回憶童年,形容「沒有一滴快樂」,因爸爸的脾氣非常暴躁,他自幼成長於家庭暴力的陰影下。爸爸有3位太太、多名子女,他們都因忍受不了父親的脾氣,成長後一一離開,但林夕為了保護媽媽,不想只有她承受這種家庭暴力,而留守到最後。

 

  他在17、18歲時,覺得人生很苦,很難熬下去,曾苦惱那種苦難不知何時才完,直到他起而反抗,親手結束這段關係。他憶述爸爸有段時間常發脾氣,責罵媽媽近一個月;有一次他發怒時打翻餐具,林夕終於忍受不了,帶著媽媽離開「那個家」,那是他第一次向父權作出反抗。

 

  童年的創傷永遠最深刻,即使逃出那個與父親共住的家,內心有一隅仍被囚禁在那段回憶中,時不時作痛。林夕父親在他30歲時離世;他在家門前看到姐姐貼上的紙條︰「你父親已歿,請致電回家」這則訃聞,如報章標題般冷淡,彷彿在談及陌生人的事一樣。林夕多年後的今日,才坦承聞訊後有一絲釋懷、鬆一口氣,他和媽媽終於可逃出家暴的陰霾,重回正常生活。長大後,他經常羨慕一些幸福或正常的家庭;他感慨若大家能溝通,早些勇敢地抗爭,抗拒這種不正常的家庭權力架構,便不會養育出「怪獸」。

 

林夕上周接受香港電台《鏗鏘說》的訪問,道出家暴環境下的童年。

 

 

對最親的人,為何最放肆?

 

  因著童年的經歷,他入大學後曾立誓「做一個永遠不要傷害別人感情的人」;對待朋友、同事、情人,他能確守此誓;但在血緣最親近的媽媽面前,卻往往無意地刺傷了她,就如刺蝟般,靠得愈近傷得愈深。

 

  回想多年前家庭聚會的一個片段,至今仍令林夕耿耿於懷。他在聚會上很大聲地跟媽媽說話,雖然內容很普通,卻因態度差而令媽媽不高興,拉長著臉分開。事後林夕感到很後悔,反問自己「為何平日自己不會對任何人發脾氣,卻對愈親近的人愈放肆」反省近一星期後,終於提起電話,跟母親道歉,「我覺得對不起這三個字很重要」。以言語明確地向媽媽坦承自己的不是,而不是讓這根刺植入兩人心裏,任由它成長成親子關係中一道跨不去的坎;說畢,他整個人就放下包袱。《Shall We Talk》所說的,就是與這段回憶相關。

 

「陪我講 陪我講出我們最後何以生疏

誰怕講 誰會可悲得過孤獨探戈

難得 可以同座 何以 要忌諱赤裸

如果心聲真有療效 誰怕暴露更多 你別怕我」

                   ──陳奕迅《Shall We Talk》

 

  林夕的詞道出很多人的心聲,伴我們走過人生的高山低谷,但當面對喪親之痛,他卻找不到方法從傷痛中解脫。今年3月,林夕媽媽因急性肺炎入院,4日後離世,他形容「原來一鎚打埋嚟,嗰種痛好犀利」。能撫慰他人,卻不懂得安慰自己;他領悟,這種椎心之痛,旁人無法安慰,只有時間能逐漸抹去。

 

 

歌詞是人生首位,也是最大包袱

 

  雖然他所寫下的文字無法療癒自己的傷痛,但他的詞,確實地將我們無以名狀的感情,一筆一劃勾勒出來,再融入自己的哲學觀,幫聽眾從情感的泥沼中脫身。「歌詞在我生命的順序是第一位,第二位才是健康」歌詞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抱負,卻也成了最大的包袱。

 

  「我作為一個詞人,30多年來沒有鬆過一口氣,給自己的包袱太多,差不多每一首作品,都希望能改變人心,改善藝術,提升文化水平,經得起時間跟文學的考驗,然後最希望——能改變這個不理想的世界。」為文字賦予意義,以擅長的方式改變世界,這種追求完美的執著,經常誘發出他焦慮、緊張的情緒。

 

 林夕2017年在台北「TedxTalks」給予一場題為《心靈雞湯?林夕的逆向思考人生》,以「負能量」的角度放下焦慮症。

 

「重重放下,輕輕舉起」的哲學

 

  林夕自2000年起深受焦慮症折磨,當情緒找上門時,心跳得很快,緊張到聽到自己的聲音,在擅長的填詞面前,忽覺無從入手。直到一位製作人朋友的一席話,點醒了他︰「寫不出歌詞不要緊,隨便寫一寫就算,你以為是甚麼?一首歌詞而已,你以為是文學呀!你寫完就唱、唱完就錄、錄完就派台,一是上榜一是不上榜,有甚麼難的。」這番話將林夕最珍視的歌詞踩得一文不值,他本來感到氣憤不已,卻奇怪地發現原先亂跳的心,逐漸穩定起來,焦慮感亦消失不見。

 

  有別於大眾提倡以正能量開導,避談負面情緒,林夕發現「負能量」的療癒能力更大。「不過是一首歌詞,盡情去踩;不過是愛人、不過是可能永遠無辦法實現的理想,不過是……」這些曾被放大成生命全部的事物,在追逐的過程中險些被養大成吞噬我們的「怪物」,但當將它們貶得很低很低,甚或一文不值,那壓在心頭的包袱亦會隨之消失。假如靜下來再想,發現仍很愛惜,就重新以一種比較無壓力的狀態執起,他形容為「重重放下,輕輕舉起」。

 

 2017年台灣「TedxTalk」影片截圖

 

  對於生命重要之事,林夕看得很清:親情,他願意以溝通,抓緊險些流逝的母子之情;填詞,他願意放下執著,容自己更自由地進行創作。這位屬於香港的填詞人,以他的文字與經歷,帶諸多聽眾在世間瀟灑走一回。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