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28/08/2020

【身心平衡】森林浴是治都市病良方!前律師化身嚮導:與自然相處,像極了愛情!

#森林浴 #森林療癒 #大自然 #心理健康 #都市病 #人物專訪

  最近一次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髮絲撩起的微癢,是甚麼時候?

 

  臉上口罩陪我們走過春夏,步入秋冬。雖然它只蒙上我們的口與鼻,感覺卻像封閉了我們五官,行人在街道上匆匆走過,不再駐足停留;雙手不敢亂摸街外物,接觸後亦急忙以搓手液消毒。夏日蟬鳴的聲音,雨水混和青草的氣味,腳下被踩扁果實的印記,彷彿在2020年消失一樣。大家沒甚閒情逸緻觀察自然變化,是疫情使然?還是從沒留意?森林浴嚮導易琪(Amanda)平日的工作,就是帶都市人靜聽大自然耳語,找回身心平衡。疫下人人身心受困,縱無確診卻常疑神疑鬼,怕自己染疫,走進自然能否成我們一服心靈良藥呢?

 

 

張開五感,沐浴於自然

 

  人不但能沐浴在愛河中,也能沐浴於森林內。森林浴意指的「浴」當然不是指在森林浸浴,而是沉浸在森林的環境與氣氛當中,讓身心全然被大自然佔據。Amanda平日會帶領一眾參加者走入自然,張開緊閉的五感,以視覺、嗅覺、聽覺、觸覺與味覺享受環境。到達鬱鬱葱葱的林間,參加者會停下腳步,或以眼睛觀看地上的小蟲,或以嗅覺聞一下瀰漫四周的青澀味,或以觸覺觸摸粗糙不平的樹皮;而當微風吹拂而至,撩動起樹葉、樹枝,Amanda會邀請參加者以身體動作表達大自然動態的一面。走入自然,感受環境不只能利用五感,Amanda作為嚮導,會指引參加者以更廣闊的感官光譜,發掘自然的另一面。

 

森林浴著重張開五感,一片落葉看來平平無奇,用手觸摸葉上紋理,以觸覺取代常用的視覺,找到欣賞自然的另一角度。

(受訪者提供)

分享是森林浴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藉著溝通,分享大自然呈現在不同人眼中的模樣。

(受訪者提供)

 

  以如此細膩的方式,拖慢步調感受自然,Amanda與參加者在大自然一待就是兩三小時,他們無目的地,沒有規劃好的路程,遇到舒適放鬆之地就停下來,他們前進的距離可能僅三、四公里,甚或更少。「森林浴是一個停頓、放慢腳步的過程;而行山我們想前進,從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兩者是相反的。」香港人走入林野都是急急忙忙的,雖然身處大自然,卻甚少停下腳步留意周遭環境,總是一頭往前衝,追求距離、高度、風景、打卡,完成目標後回到都市,卻想不起自然的氣息、樹葉的紋理、風的聲音⋯⋯這些平常的觀察和感受並不困難,亦不費力,Amanda甚至指不一定要參加森林浴才能享受環境。「我們每一次去郊外時,可以花些時間停下來,感受環境,留意和感受那個地方帶給我們的感覺,這已是一 個迷你森林浴。」與自然相處貴乎細心,張開五感,已能「看」到大自然的另一面。

 

森林療癒重整身體狀態

 

  每次從自然歸來,感覺尤其舒爽暢快,大自然療癒人心不只是一種心理作用,而是有科學實證,甚至是一服真實的治療處方。森林浴(shinrin-yoku)八十年代起源於日本林木廳,鼓勵都市人多到大自然漫步,以一則森林藥方對抗都市病。「我們每日一起床,身體已經很重,一整日的生活或工作內,其實很少時間讓自己停下來,很多現代疾病由壓力引起。」高血壓、過敏、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折騰不少都市人,有研究指植物釋出的「芬多精」(phytoncide)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能夠增加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提升免疫力,還可促進心理健康。「森林浴重視放慢自己,嘗試回到與大自然協調的節奏。當我們選擇停下來,我們的神經系統有機會重整,幫我們紓緩積累的壓力,長遠令身體更易回到平衡狀態,不再容易生病。」

 

 

  Amanda執起地上一片葉子,輕輕攤放在手心:「大自然讓我知道,取平衡、協調,就如這片樹葉,讓它輕輕躺在我手上已經很好,毋須捉得太緊。」成為森林浴嚮導前,Amanda曾是一名執業律師,其後轉到非牟利組織工作;她形容以前的自己要求高,很執著,訂下的目標會強迫自己一定要完成;這股從內而發的執著,捏緊她整個人的身心,就如一片被捏在手心的樹葉,過度用力就破碎一地。

 

  2014年她確診患上卵巢癌第三期,治療過程苦不堪言,身體上承受化療的痛苦,心理上被死亡的恐懼籠罩。當時她只要一靜下來就會情不自禁地哭,情緒洶湧非常,彷佛隨時被淹沒。她意識到需要一個出口,縱使身體虛弱,她仍堅持每日到公園散步,吹著微風,看著天空,望著行人溜狗,看看花草植物,明明沒做甚麼,卻感到整個人放鬆了、釋懷了。「我接受治療、無法工作時,生命就如停頓一般,但其實這個世界仍然運轉,相比之下我的問題看來很渺小,於是慢慢感到釋懷。」後來她才發現當時自己做的事與森林浴類近,就到澳洲修讀嚮導課程,將森林浴帶回香港,成為本地少數的森林浴導師。

 

(受訪者提供)

 

森林浴細水長流,像極了愛情!

 

  大自然助Amanda走過生命幽谷,重整人生,比起以前以頭腦主導生活,現在的她更懂得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當我們勉強自己得太離譜時,身體很誠實,會馬上傳來訊號,例如作病,敏感、濕疹就會出現。」與自然相處久了,她形容自己的直覺增強不少,更容易感覺到身體的斷裂點:「當我很努力完成一件文件時,愈做愈不自在,很不耐煩,就會知道又把自己逼得太緊,應該要歇息一下。是否死做爛做一定好?或許停一停,退後一步,會發現其他出路。」這個對於身體的直覺,在大自然更能感應清楚,因為自然環境較少爭奪注意力的事物,讓人得以把注意力從外轉向內,聽清楚身體的聲音。

 

  從大自然找回身體平衡之道,回到人與自然最初那緊密的關係,細數起來,Amanda與大自然的關係經歷過不同階段,如愛情一樣。「森林浴比較細水長流,溫和、溫柔,但以前的我比較喜歡激情、激烈的體驗。」Amanda自幼喜歡行山,從休閒輕鬆的行山徑,到慢慢挑戰自己,參加毅行者、攀雪山、爬上高海拔的大山;當時她愈能翻過難度高的山,所緩解的壓力就愈多,滿足感愈大。對比起體能要求很低的森林浴,著重停留多於前進,兩種體會自然的方式處於兩極。如今的她只要坐在草地上,摸摸樹、吹吹風,已感到滿足快樂:「森林浴帶來的喜悅很實在,現在我已沒有那時要不斷挑戰自己才能獲得滿足感的追求,某程度上我覺得更自由,原來很簡單我就可以感到開心!」就像愛情一樣,激情過了,隨著經歷多了,心態改變,或許人就會開始追求細水長流。

 

 

  疫下人人戴口罩,遮起半邊臉,同時遮去笑容。Amanda因疫情關係,無法再組團到郊外進行森林浴,遂把森林浴搬到網上。身處室內雖然沒有樹、草、花、石等自然元素,但她指其實我們的身體都是大自然一部分,以佛教觀點所言,人是由地水火風組成,例如人體七成由水組成,生活上時常接觸水等。疫下雖然無法接觸大自然的實體,但透過網上森林浴亦可以回歸身體感受,從「身」與自然連結。「能到大自然進行森林浴,效益當然更大,但現在疫症關係,都市人生活大多在室內發生,更需要找方法,使我們無論身處甚麼環境,都能感受自然。」

 

  大自然是一則隨手拈來的藥方,治身也治心。感到抑鬱煩悶之際,不妨到公園走走,縱然不能感受微風吹拂,也可感受陽光灑在皮膚上的暖意;這些細碎的感覺,或許能掃走積壓已久的煩憂。

 

 

02/07/2021

周末來趟森林浴!慈山寺免費「慈森.山林療癒」︰開五感、走「正念徑」洗滌心靈!(附報名詳情)

#周末好去處 #本地遊 #森林浴 #慈山寺 #慈森 #山林療癒

  疫情肆虐期間,大家都不忘在假日發掘香港不同的美景,本地遊和Staycation更盛行起來!香港人之所以喜歡去四處探索,無非是希望在喘不過氣的生活之中可以放慢節奏、放下煩惱,好讓心靈得到一絲平靜和慰籍。在9月,大家又有一個新選擇!慈山寺推出了「慈森.山林療癒」體驗活動,希望都市人可以藉山林浴洗滌身心靈!雖然7月份的名額已經爆滿,不過8月中就可以報名新一輪的體驗,想來一趟療癒的旅行就繼續睇落去喇!

 

  佔地約50萬平方呎、位於大埔的慈山寺坐擁八仙嶺和船灣淡水湖的美景,其建築風格滿是山林意趣,只是站在庭園就有遠離塵囂的感覺,所以有不少市民都會慕名預約到慈山寺!繼去年在寺內裁種500株桃花為香港祈福後,今年就推出了以日本和西方森林療癒概念為藍本的「慈森.山林療癒」體驗活動,集建築之美,森林之幽,讓各位都市人可以沐浴於山林美景之中,跟大自然建立聯繫,齋聽都覺得好治癒,好吸引!

 

(圖片來源︰慈山寺網站)

 

  到底這個港式「森林浴」是怎樣呢?整個體驗的過程歷時150分鐘,慈山寺會安排陪伴員引領大家步入「正念徑」開展一趟跟大自然交流之旅,路程約長300多米,慈山寺去年邀請本地花農和建築團隊,種植逾40多種的植物來修建。沿途上,「山林療癒陪伴員」會鼓勵參加者透過細聽鳥啼、摸摸花草、擁抱樹木等方式來打開自己的「五感」,讓身心與大自然連結起來,達到放鬆身心的效果!當走到最後一站,一同修行的團員就會在「亦非臺」將拾起的樹葉圍成一圈,跟葉子對話過後放歸自然,那就「功德圓滿」!

 

(圖片來源︰慈山寺預告片截圖)

 

  錯過了7月份的體驗不用傷心,因為下一輪的體驗將會在9月舉行,8月16日起接受報名;慈山寺亦表示,待秋天天氣逐漸穩定之後,這個「慈森.山林療癒」體驗將會每天開放供大眾報名參與!另外,慈山寺在未來數月都會招募和培訓200多名義工擔任陪伴員!如果有興趣用另一個角度走「正念徑」的話,不妨在7月15日報名90分鐘的「山林療癒陪伴員招生講座」!

 

  報名前,不妨睇睇以下的預告片︰

 

 

 

「慈森.山林療癒」體驗(150分鐘)

 

地址︰香港新界大埔普門路88號

報名日期︰8月16日

活動日期︰9月5、11、12、18、19、25日

時間︰0830am- 11am/0230pm-5pm 

費用︰免費

到慈山寺交通︰https://bit.ly/3yhuSAI

查詢及最新資訊︰2123-8666/Facebook/Instagram 

慈山寺網站︰http://www.tszshan.org/

 

山林療癒陪伴員招生講座(90分鐘)

 

日期︰8月7、8日

時間︰10am-1130am

報名日期︰7月15日

查詢及最新資訊︰2123-8666/Facebook/Instagra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