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04/02/2022

情人節2022 | 以花寄載愛情故事、傳達療癒力量!花藝設計師:花如人生、人生如花!

#人物專訪 #花藝 #花店 #花藝設計師 #Floristry by Art of Living #faa-laa-laa by ART OF LIVING #情人節2022 #情人節 #情人節花束 #送花 #火鶴花 #插花 #內觀 #冥想 #2022vdayall #2022vdaygift)

  每逢踏入2月,各位男士都會忙東忙西到處張羅花束,女士們又會苦惱地尋覓一間好餐廳,為的就是好好慶祝情人節。就在這個浪漫節日的前夕,在香港發現了一間很特別的花藝工作室,工作室所賣的花束並非「罐頭式」,而是獨一無二,一花一草都在訴說送花/收花主角相遇的故事;全因為工作室主人兼花藝設計師Emily Wong相信,任何情侶背後都會有一個觸動心靈的故事,花藝創作正可以為愛侶捕捉每一個難忘時刻。

 

 

  

花藝設計師  Emily Wong 

 

 

 

下頁繼續睇Emily的故事

 

花束藏著愛情故事

 

  Emily除了是花藝工作室的主人之外,她亦是一位花店老闆。在6年花藝設計師的生涯中,她可說是見盡花的款式和花店常態。她發現市面上根本不缺花束,款式也多的是,反而Tailor-made的花束卻少之有少,於是她決心打造一個以客人故事為本的花藝工作室。Emily認為,與眾不同的花束,應該穿插著兩人的共同回憶,或是相方對彼此的印象,「在我而言,最有心思的花束應是為我而製的,即是關於我和你之間的故事。」話畢,她娓娓道來一位客人的愛情故事:有一對情侶首次的約會是去遠足郊遊和共進龍蝦作晚餐,工作室團隊在搜羅花材的期間發現有鮮花和葉可以模仿樹和龍蝦的感覺,於是就為兩人製作了一束獨特的花束,細說他們首次約會的故事。

 

  還有一個高校愛情故事讓編者特別印象深刻。這次的愛情故事由一杯蘋果汁開始,故事主人翁在圖書館相遇,兩人一見鍾情。男生知道女生對蘋果汁情有獨鍾,於是他特意搜羅世界各地的蘋果來自製蘋果汁送給女生;Emily又剛好在歐洲搜羅到一些觀賞用的小蘋果,如是者,蘋果就成為了兩人結婚周年紀念花束的重點!「這個花束就訴說了他們如何發展和為甚麼發展這段關係。」Emily一臉自豪地說。

 

 

高校愛情故事主人翁的花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說起情人節,很多人即時聯想起代表愛意的玫瑰。趁著這個機會,我向眼前的花藝設計師拋下了這個問題︰到底哪一種花材最能夠代表到情人節呢?Emily看一看身旁的鮮花說︰「Anthurium(掌/火鶴花)最代表到情人節,它本來就是呈心形,代表著熱情、維繫一段關係(fulfil of  relationship),加上我們養得好的話,它可以存放數星期。」花藝設計師的睇法果然不一樣!

 

 

 

下頁睇︰Emily如何進軍花藝界?

 

進軍花藝始於一個課程?

 

  有如此獨特想法,皆因這位花藝設計師來頭絕不簡單。Emily 6年前從事媒體行業,她先在公關公司打拼,再自立門戶拍廣告,後來才毅然踩入花藝界,成立本地花店品牌和工作室。相信不少女生都曾有過開花店的夢想,一大清早戴著圍裙,被色彩繽紛的鮮花包圍下,灑灑水、插插花,這樣「夢幻」和「悠閒」的工作又有誰不喜歡?不過,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花店的工作原來不見得輕鬆。

 

  「我做過的行業,在其他人眼中都很華麗。做公關好像會去不同的宣傳活動;做花又感覺很悠閒,其實只是表面的現象。」Emily無奈地說。由於在香港花墟入花成本較高,加上種類不多,花店和工作室都會從荷蘭、全世界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拍賣鮮花到香港。當鮮花運到港後,Emily和團隊需要剪葉切花、照料鮮花;同時每日都要洗大大小小的花瓶,確保沒有細菌再換新水,「這方面的工夫,大家都看不到,因為放在花店的花已經很漂亮。」

 

  

Emily曾經到荷蘭當地參觀不同的農場,圖為Emily與農場的主人的合照。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你可能會想,Emily進入花藝界又豈不是對花抱有幻想?原來她開花店的念頭始於一次的內觀課程。Emily自大學開始就熱愛禪修、打坐和冥想,有一年她在工作上遇上失意,就決意到大嶼山參加一個為期10日的內觀課程。在當中,她想到可以將自己做公關、冥想、花藝的才能結合起來,利用鮮花的壽命去講人生,看兩者相同之處。雖然十五十六歲的Emily早已在尖東海旁賣花,但她笑言年少時只是為了嘗試在不同方面發展,真真正正對「花」產生濃厚興趣源自於拍賣鮮花,「在拍賣花的時候,見到不同種類的花材,甚至比大自然或是香港見過的多,那一刻才發現原來真花靚得像假花似的。」

 

 

難得跟花藝設計師訪問,編者就邀請Emily即場示範一下。

  

下頁睇︰花與「內觀」的關係

 

花 VS 內觀 

 

  大家心中可能有個疑問︰花和「內觀」又有何關係呢?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兩盆植物在同樣的生長環境條件下,受到讚美的植物會長得繁盛;相反,受到責罵的植物卻會枯萎。Emily認為,內觀時的情緒和能量是可以影響到身邊的人,對著花也不例外,「在花旁邊內觀,我相信是可以感染到花。當我們將花送給朋友的時候,這些正能量就可以傳遞給他人。」Emily 不只是單純想讓客人從花藝認識和觀察各種鮮花的壽命,更希望提醒我們在生活遇到狀況時能夠先觀察一下,而非即時作出反應、下決定和變得情緒化。「曾經有位參加插花工作坊的同學因為乘的士和工作而感到很煩躁,後來她經過內觀和插花後,整個人都冷靜下來,到最後更忘記了自己開初不愉快的經歷。」Emily笑說。

 

 

Emily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工作坊,想學插花這門手藝可以試一試!

(圖片來源︰floristry by ART OF LIVING IG

 

  「很多人跟我說,原來花這個媒介是會鼓勵到他們追尋自己的夢想,又或者是發現身邊小事物的美好。」Emily相信花帶有一種療癒身心靈的力量,可以將正能量傳達,數到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她的媽媽。聽Emily說,媽媽向來都沒有甚麼嗜好,自成立花店後,媽媽不時都會到花店做「小幫手」,結果慢慢被眼前的花花草草熏陶,「她變得有興趣研究如何延長鮮花的壽命和照料的方法。」

 

  至於她本人,花藝亦為成為了她生活上的調劑品。「我以前記人名各樣都好厲害,自己亦很驕傲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後來跟新相識的朋友見面數次,數秒後就會忘記名字。」Emily透露自己之所以離開原來的公關工作是因為發現記憶力變差,直至自己開公司和花店,記憶力才得以「重生」,現在各種花材的中英文名甚至拉丁文名稱都難不到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花藝除了令Emily重拾引以為傲的「技能」外,插花亦讓她重新聆聽內在的聲音,「即使開了公司後,我經常要等到晚上才可以審視同事的工作,我在等待的時候就會走去插花,插花時間總是過得很快,3至5小時轉眼間就會逝去,在專注的過程中會讓令自己進入到心流的狀態(Flow State)。」這大概是花藝的神奇之處,鮮花與枝葉的配搭不單是感官上的協調,更可以讓都市人從繁忙的生活節奏中抽離。

 

 

下頁睇︰花與人生的道理

 

人生「如戲」還是人生「如花」?

 

  到底Emily喜歡拍廣告還是花藝的工作呢?Emily 想了一想,然後回答道︰「拍廣告和花都是一個媒介,兩者的共通點都是將創意呈現出來。」Emily說,以往拍廣告都要先了解客人的理念和想法、「諗橋」,現在的她只是換成用「花」來傳遞訊息,最重要的是如何善用媒介來激勵他人,「如果有客戶找我拍廣告,我都會幫忙!」Emily笑說。

 

  花開花落都有時序,花朵盛放的一刻固然令人賞心悅目,但是鮮花綻放的日子只是那一瞬間,不少人都會感到可惜。不過,Emily就覺得這只是大自然的軌跡,鮮花正好是人生的縮影,「其實很多事情都很可惜的……當花處於最新鮮、最燦爛的時候,我們可以好好欣賞;到鮮花有葉和花瓣落下時,我們就用方法去延長花的生命,就像我們保護自己健康一樣;當去到快要凋謝之際,已經剪到最短、每日盡力照料,已經是我們可以做的事,那就要接受大自然的本質,我們的人生都是一樣。」

 

 

Emily說,她最喜歡的是Siergras,因為它很堅毅、色澤很美,算是一種值得投資的「配角」。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於Emily來說,或許就是「人生如花,花如人生」。在訪問結束前,Emily分享了自己「佛系」的目標,她笑說︰「最近有不少人都移民,如果有朋友同樣有花藝這個興趣,希望可以一齊合作,在世界各地開花店,我正在等待這群人的出現。這樣可以令他們找到新興趣、工新作,相信這會很美好,因為我自己一個人是做不完的。」

 

floristry by ART OF LIVING/ faa-laa-laa by ART OF LIVING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