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05/07/2022

北京多元畫家新疆來港40年:沈平以鋼筆畫答謝香港

#打工仔 #香港 #展覽 #鋼筆畫 #素描 #職業生涯 #文娛藝術 #移民 #人物專訪 #簽證 #香港情懷 #香港情 #香港情 #香港情 #藝術 #藝術家 #水彩畫 #線條下的香港 #香港回歸25周年 #回歸

  年屆75的沈平,從上海走到新疆,越過千山萬水,歷盡春風秋雨,原本他只把香港當作人生過境之站,卻一留便40年。

 

由12位藝術家及創意單位策劃一系列展示和藝術活動的「貳零貳貳同學會」,沈老師是其中之一。(黃建輝攝)

沈平,祖籍安徽。香港著名水彩畫、水墨畫及油畫家。1974年入讀浙江美術學院連環畫進修班,於1980年來港至今。除了水彩、水墨和油畫,他也擅長素描、速寫及鋼筆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北京國際雙年展及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及獲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館等機構及私人收藏。(黃建輝攝)

 

  「多謝香港,它給我很多,容納我,讓我可在這裏安心立命。」由當日愛看連環圖集的小伙子蛻變成集各家藝術大成的多元畫家,今年他更出版一本名叫《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是他為所愛的香港作回禮。

 

  生於1947年的北平(北京舊稱之一),沈父為他取名「平」,其人生路卻踏過不少平交道。沈平成長於上海,正是他偶像「神童畫家」華三川(1930-2004)出生地;15歲時應國家號召加入「支邊青年」兵團俱樂部擔任美術員,開展「不佔群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的新疆生活;17年後,原打算移民美國,因路經香港時在友人家一席話,決定在此福地生根,生活至今已40年。

 

18歲的沈平跟隨支邊青年兵團到新疆,見識烏魯木齊的美景,也要到邊疆幫忙開發。(被訪者提供圖片)

 

上海連環圖之啟蒙

 

  沈老師的大半生,與畫畫有着千「線」萬縷縱橫交錯的關係,回帶重塑當日的啟蒙者,他說是童年時經常看的連環圖集。「當時好流行,兩三毫子一本。對華三川作品特別著迷,不像現在可在網上找資料,得靠自己摸索,課餘時常臨摹他作品,就這樣為鋼筆畫打下基礎。」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筆墨丹青繪灣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美術作品展」,沈老師的《金色的港灣》是其中之一幅作品。「作為香港畫家,我有義務描繪香港的今天、明天,甚至昨天。」(被訪者提供圖片)

 

  對於沈老師,他的藝術生命首個黃金時期,由人生的第二次移居-到新疆住了17年說起,他加入兵團成為10萬「支邊青年」之一。和平解放後,全部兵團都留守在新疆建設邊疆。「上級指示不能同老百姓爭水爭田,我們得靠自力更生開荒。我不後悔去新疆,起初我隸屬後勤部,及後調到政治部,被安排在文化部的俱樂部當美術員。當年畫了很多,甚麼類型都有,如放電影前的幻燈片、每天工作寫的標語和宣傳畫等,但多得這段時期給我的鍛練,使我甚麼都能夠應付。」

 

  是以,無論年畫、宣傳畫、版畫、水墨畫和素描等,毋須神來之筆也能手到拿來,也因俱樂部工作量繁多,他甚少作勞動的機會,但在大時代下,得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替東北珍寶島戰役畫宣傳畫。

 

  「很記得有一晚終得到勞動機會,早上上級還教我如何割麥田,當晚卻有架吉普車駛來,幹部敲我窗說:『你快要回去畫宣傳畫!』當時好危急,連兒子也要即時送返上海。」原來,因中蘇突然打起仗來,他得回去俱樂部負責宣傳任務。「為振奮士氣,聯結軍隊,畫了很多插圖,也把在戰役中壯烈犧牲的將士故事,以連環圖方式傳遞出去……」

 

  在新疆烏魯木齊居住了十多年,少不免經歷讓人難以忘懷的文化大革命,後來他去到浙江美術學院繼續修讀美術。如筆墨畫,重於有無起止之迹;如中國畫線條的根本,是講求平、圓、留、重。線要有頓挫輕重之分,卻在「平」的基礎上求變化。也許歲月靜好,心境平靜才是沈老師真正追求的人生目標。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是沈平的堂舅,楊到上海探望母親(沈的外婆)時,會順道探沈平。(被訪者提供圖片)

 

香港包容重才多元之城

 

  1980年,他打算移民到美國,跟內子買了兩張7,000元機票飛往美國,他笑言自己的故事「已完」,卻因路經香港時而起了莫大變化。「護照也拿了,領使館已給我簽證,路過香港時有位舊同學招待住上幾晚,朋友問我懂英文嗎?去美國後可做甚麼?我支吾以對。去讀書,我年紀不許可;又不諳英語,找工作又好像困難。他叫我不如留港,這裏容易搵工,於是決定留低,好快找到一間出版社當編輯。」

 

  為能盡快適應香港生活節奏,開始了當上報紙的漫畫專欄的畫家生涯,他說原因有三:要賺錢養活一家,稿費二、三十元一張,報紙種類繁多,他可用不同筆名投稿,收入尚算不俗。初到香港,他習慣每天買拍拖報(其時報販以較便宜價錢把兩份不同報紙綑綁銷售),可找題材也可知道甚麼事物正流行。雖報紙是文字,把它唸出來可練習廣東話。

 

  「而香港是重才之地,在沒人穿針引線下,我寫信自薦給港大,他們看過我的作品,就決定聘請我做導師。」後來因學生引薦,得到馬會之邀開班教畫畫,港星葉童和任達華也曾是他門生。

 

  於他,香港是一處非常寬厚的地方,近年他主力繪畫香港城市一隅,無非以筆墨還愛這片土地。「有時回顧自己,我的畫種屬於多元,我畫國畫、水墨畫、水彩畫、油畫,很多不同門類,而鋼筆畫是我較另類的風格,其實剛好對應着香港這個多元城市,新大廈與古老建築都可以一樣共融。」

 

  也許命帶驛馬的人均視「出門遠行」如等閒,在這幾年「留/離」的氣氛下,沈平卻沒加入近年的移民大軍。「移民好,留低也好,這幾年大家都有一個共同情緒和願望,是更熱愛香港。像我,我是不會走的,在這裏度過40年好日子,親眼見證港英政府統治下的香港,一路到回歸直到現在。香港有很多好的地方,如文明和道德觀念,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支援中國,就連畫畫這門藝術也替中國開了道大門。」

 

  70是隨心所欲之年,而活了差不多四分三世紀的沈平,對人生還覺得有甚麼遺漏?「坦白說,我的餘生不會太多,因生命有限。自覺好幸運,生活費夠用,已好滿足。我沒遺憾,現在的我最想去上海探阿媽,疫情關係未能……」只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就好了。

 

鐵漢柔情回禮之作

 

  etnet藉着香港回歸25周年及經濟通(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成員)成立28周年之際,將沈平老師過往近百幅鋼筆畫作輯錄結集,並加插從未對外發表的全新作品,出版《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

 

每本畫冊售價港幣268元,每售出一本,經濟通會捐出港幣20元予「鄰舍輔導會」,以回饋基層長者,為畫冊更添意義!(被訪者提供圖片)

 

  如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在畫冊序言所說:「沈平先生的鋼筆畫作承載着滿滿的香港情懷,他筆下剛勁又細膩的線條化作一幅幅生動又活潑的城市速寫,無論是建築、街角、人物又或是風景,翻開每一頁都訴說着舊日的香港故事。」另外,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以及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等專家亦為畫冊撰寫序言。

 

只能從畫作中回味昔日珍寶海鮮舫的面貌。(被訪者提供圖片)

 

  為隆重其事,特設期間限定展覽,展出沈平老師26幅鋼筆及水彩畫作,歡迎大眾前往參觀。

 

形容中國書法,大多以鐵劃銀鈎表達運筆的力度,沈平以「鐵漢柔情」詮釋自己的鋼筆畫風格。(黃建輝攝)

 

《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

查詢網站:http://shenping.etnet.com.hk

 

作者、責任編輯:黃鑑江

 

06/06/2024

Android用戶注意!最新Antidot病毒入侵系統!偽裝Google Play更新畫面引人中招!入侵銀行App遙距偷錢?

#打工仔 #Android #防毒軟件 #木馬病毒 #Antidot #病毒 #網絡安全 #銀行 #Pantry熱話 #電話 #帳戶 #Google Play Store #黑客

  現時電話病毒幾可亂真,一不留神就會中伏,讓不法之徒入侵電話,偷取個人資料!網絡安全公司Cyble近期發現最新Android手機病毒「Antidot」,這種病毒會扮成Google Play畫面遙距偷錢!即睇病毒畫面圖片及入侵過程!

 

Antidot偽裝Google Play更新畫面入侵電話偷錢!

 

  最新Android病毒Antidot以木馬病毒形式入侵電話或電子設備,偽裝成Google Play的更新畫面通知,令Android用家們不以為然按下去後,再要求於訊息的要求下開啟「輔助功能」權限,然後入侵電話。目前已有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和英文版本,不排除以後會出現中文介面!

 

(圖片來源:CYBLE)

 

(圖片來源:CYBLE)

 

  當用戶中計後,Antidot就可收集SMS訊息,甚至遠端控制相機和螢幕鎖定等裝置功能。Antidot還可記錄鍵盤操作,從而得知任何應用程式的按鍵記錄。另外,當我們用電話嘗試登記銀行App時,Antidot有機會進行攻擊,黑客會在正版App覆蓋一層偽造釣魚網站的登入畫面,當用戶輸入銀行帳戶資料,病毒就能偷取相關資訊,從而偷錢!

 

網絡安全公司建議:安裝防毒軟件、設多重身份驗證

 

  面對著網絡安全問題,Cyble建議大家只安裝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中的App,如Google Play Store或 iOS App Store,並將所有電子設備都下載防毒軟件。至於帳戶方面,大家可以設定多重身份認證,以免密碼一下子就能被人攻破。此外,打開收到任何有連結的短訊或電子郵件都要保持警惕,在應用程式中開啟權限亦要三思而行。只要保持警覺,被病毒入侵電話的風險就會大大減低!

 

(圖片來源:Envato)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