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13/01/2023

農曆新年2023|30萬呎花場種桃花、四季桔、百合、蘭花!朝4凌晨2打理、39年無吃團年飯!大埔林村花農:為惜花人種最好的花!

#人物專訪 #花農 #農夫 #大埔 #林村 #強記花園 #花場 #年花 #年桔 #桃花 #農曆新年 #2023newyear #兔年 #花 #CNY2023

  農曆新年就到,買年花年桔是指定動作!哪裏可以買到靚花過年?與其去花市、花墟「尋寶」,不如直接找花農揀心水年花!「早晨!身體健康!又一年啦!先看桃花好嗎?」甫踏入「強記花園」門口,未幾就聽見一道洪亮有力的招呼聲傳來,來人正是強哥!李永強(強哥)在大埔林村經營花場39年,他出名和藹可親、做事謹慎,每次有客人專程來花場看花、買花,他幾乎都會親自落場接待,帶大家走勻佔地約30萬呎的花場!


 

李永強(強哥)在大埔林村經營「強記花園」已有39年。


下頁睇:花農強哥的故事

 

堅持「種好花種種種,揀花種種種種」!


  要走勻這個佔地約30萬呎的花場,絕對不是十幾分鐘就能完成的事,畢竟放眼望去,這邊放滿了年桔、蘭花,那邊又擺滿了水仙、百合、菊花,還有遠處的桃花田……「四季桔最傳統,老一輩最愛拿來醃鹹柑桔!大砂桔夠大、朱砂桔夠多夠紅,都是潮汕人最愛!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和順!桃花是否旺姻緣?我們先講人緣……不同的年花有不同的好意頭!希望大家在新春能攞個好意頭,就是我種那麼多種年花的原因!」

 

對李永強(強哥)來說,「種好花種種種,揀花種種種種」是座右銘。看不明白是甚麼意思?強哥笑著解釋,要種出好花,就要每一種花都種。怎樣揀花種來種?還是要每一種都種。

寓意一帆風順的密西根紅掌,比一般紅掌大,強哥希望可以用來取替傳統的蓮花、菊花,給客人更多選擇。「紅掌本來寂寂無名,通常放在家裏擺作裝飾,但我卻把它升級至成為年花,希望它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賞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係愛啊。「我喜歡大自然。」意料之内的答案。強哥憶述,小時候在林村許願村旁的小學讀書,每逢小息,當同學都跑去打乒乓球和康樂棋,他卻獨自走到花園找花王聊天,「還記得花王種的鳳仙花、雞冠花和鳳尾球,全部都很美!很吸引我!」


  跟著強哥參觀花場不久,就發現他的電話時不時響起,彷彿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著我們:花農的生活真的很忙!尤其在春節前夕,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強哥說:「我已經39年沒和家人吃團年飯,近10年才勉強抽到時間吃開年飯。」忙到沒有時間休息、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聚,原因始終係愛啊——強哥愛花,也愛惜花人。

 

原來水仙是這樣種植的!


下頁睇:堅持為惜花人種最好的花!

 

強哥種的桃花都有非常多的花冧!他非常自信地說:「我今年認第三,如果他們找到第二,我封他做第一。」

桃花準備開花了!


堅持為惜花人種最好的花!


  為了給惜花人種最好的花,強哥基本上每天只會睡兩至三個小時,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花朵。「我通常告訴別人,工作時間是朝六晚十二,但實際是朝四凌晨二!我叫自己做『傻佬』,因為要求高。」原以為農夫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打風下雨不用淋花,殊不知是日做夜做無休息,哪怕颱風來襲,仍然要繼續做!「別人打風期間在家裏打麻雀,我這個『傻佬』就在施肥,正因為要施放氮、磷、鉀的肥料去減少水份吸收,所以我種出來的桃花沒有長太多葉而多花冧!(種靚桃花的)秘密我會說出來,行家都可以學,問題是他們願不願意去做。」強哥邊分享他的種花心得,邊讓客人挑選桃花,「我今年認第三,如果他們找到第二,我封他做第一。這就是我今年的成績表,我自己感到很滿意。」強哥這一番話,並非出於自負,而是出於自己對自己專業的自信。


  此時,一陣電話鈴聲再次打斷強哥的話。


  原來是運貨車快到了。強哥當下馬上指示工人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趕回辦公室吃飯,半小時後就要準備出貨。至於他自己,就繼續帶客人逛花場揀靚花。「工人陪我無得吃飯?還是讓工人先吃飯?作為老闆,考慮問題時必須盡可能周全。」除了放飯時間的問題,當然還有花場的管理問題、送貨問題等,「車來了,要怎樣把年花、年桔裝入貨櫃?哪些先放?哪些後放?通通都要事先計劃好!雖然很忙,但也很充實,更慶幸自己視工作為興趣,能夠做到敬業樂業。」

 

將近60歲的強哥幾近一條白頭髮都沒有,「我五兄弟姊妹,姐姐、弟弟、阿哥、細妹,滿頭白髮。為甚麼我的頭髮如此黑?因為我無煩惱!遇到種植的問題,既然是我的興趣,又怎會解決不到,對我來說,問題就是挑戰,成功就是滿足,何來有白髮!」


下頁睇:「強哥」是玫瑰也是百合!

 

強哥是……有刺玫瑰?還是和順百合?


  但強哥笑說,他的認真謹慎,在不少工人看來,完完全全是「好惡」的表現。「所以我會說,工人看我是玫瑰花,周身刺,不能碰!」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當工人把年花都放入車尾箱後、準備出貨時,強哥只看了車尾箱一眼,馬上就發現貨不對辦,於是連忙領著工人走回花園,找回客人原本預訂了的年花。他邊搬花,邊對工人嘮叨,「講到明是上水。我沒有說上水?早就說了是上水陳太,你看上面有牌寫著……」接著又堅持要工人把卸下來的年花搬回原處,「放回那裏,再用繩圍好。(工人:這裏有那麼多空位,放這裏都可以吧。)放回那裏!」容不下工人犯錯,也容不下工人敷衍了事,是因為在強哥眼中,一刻的不謹慎都足以為花場帶來壞名聲,「客人會以為我故意換走他的貨。」

 

強哥笑說:「工人會說我是玫瑰花,周身刺,不能碰。客人卻會說我是百合花,順人意、和藹可親、做事很謹慎。」


  難怪強哥不時提醒工人,要成功就要做好稽查,還要大家互相檢查。「人始終需要提點和鞭策,包括我自己。誰會提點我?」他轉過頭望向花園,「就是這些囝囝女女!它們會告訴我,我需要甚麼,它們才會生長成最美的模樣,能獲得客人的垂青。當它們被送出去後,在那裏發揮它應有的價值,我就得到我的成績表——Pass!今日可以過關!」


  臨近農曆新年,很多人都會趁一年伊始許個新年願望,不知強哥又有甚麼新年願望?「希望疫情過去、世界和平!每個人都願望成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農曆新年將至,祝大家大吉大利!

07/05/2024

巴黎奧運掀霹靂舞熱潮!從自學、參加大型比賽到參加《全民造星V》,望搣甩B-Boy負面形象「帶入屋」!港隊代表B-Boy C Plus施嘉鑫:霹靂舞令我學懂自我表達!

#人物專訪 #霹靂舞 #ViuTV #施嘉鑫 #全民造星 #B-Boy #Breaking #C Plus #巴黎奧運 #奧運

 

 

  霹靂舞(Breaking)帶給你的印象是甚麼?夜蒲?夜青?街童?或許小時候看到人們在街頭跳舞都有一種負面的既定印象,但其實霹靂舞是讓很多舞者找到自己、學懂自我表達的途徑。2024年巴黎奧運,霹靂舞正式成為其中一項賽事,全城矚目、期待這種舞蹈踏上奧運舞台之際,有一名香港出身的霹靂舞運動員,想透過霹靂舞說故事。

 

  告訴你學霹靂舞的不是壞孩子,希望大家從他身上了解到這個富有藝術感的體育運動,想話你知霹靂舞對他而言是甚麼,為霹靂舞除去這些既有Hashtags!

 

從在學校開「舞林大會」到正式學霹靂舞

 

  「我叫C Plus施嘉鑫,是香港霹靂舞代表隊成員」,C Plus鏗鏘有力、挺直胸膛,堅定地自我介紹,想不到原來未接觸霹靂舞之前,是一個默不作聲的男生。C Plus自言從小寡言,不太會表達自己,直到14歲時,沉迷觀看當時最流行的台灣綜藝節目《棒棒堂》、《黑澀會》因而認識霹靂舞。「當時看影片,看到節目內有人跳這種舞,發現原來可以用一隻手支撐身體,然後用頭部轉圈」,雖然事隔十多年,C Plus憶述時仍然十分雀躍。

 

  對霹靂舞著迷的他,於是每日回校和同學準時展開「舞林大會」,以為有甚麼高手在民間,但原來他們全部都不懂得跳霹靂舞,只是默默地上YouTube找台灣教學影片再自學。一群人集體跳舞,引起老師的關注,隨即制止,但當時他們對霹靂舞的熱情沒那麼容易熄滅,老師沒法子下直接請來導師讓他們正式學跳舞。

 

 

  「所有事都由零開始,發現大家有興趣看,之後一起比賽、表演,最巔峰時,跳舞成為生活必需,一個月內一星期跳足7天,後期朋友聚會都不應約,一心只想著跳舞,經常跳到很晚才回家,弄得滿身傷患,家人擔心我是不是打架,朋友都不理解,漸漸社交圈子都改變」。C Plus說。

 

 

下一頁:跳舞帶給「我」甚麼?

 

跳舞帶給「我」甚麼?

 

  C Plus以往在學校玩過不同活動,都有參加籃球校隊,但被霹靂舞所吸引,很快就全心全意鑽研舞步。「第一個學習的高難度動作叫Air Freeze,是用單手倒立,那時花了一個月時間每天不停練倒立,再練只用單手,到現在這刻都有在做這個動作,成功感很大」。跳舞帶來的滿足感固然重要,但霹靂舞帶給C Plus的,不只這種收穫。

 

 

  「霹靂舞 B-Boy中有一個特別之處是,我們比較追求的不是表演,而是自我的表達,要追求如何創造出個人風格。認識跳舞之後發現,原來表達是一樣很奇妙的事,只不過我的表達方式並不是用很多語言上」,一個安靜的男生終於因霹靂舞更懂得自我表達。

 

下一頁:靠一個比賽打「強心針」轉全職

 

靠一個比賽打「強心針」轉全職

 

  霹靂舞打開了C Plus心扉,多年來一秒也沒有離開過。中學文憑試後到舞蹈學校當助教,一下班直接留在排舞室跳舞,這樣的日常維持了一年多,後來重返校園,也依舊專注於鑽研舞技。畢業後開設自己的公司做客製化禮物,「當時一出外比賽,一去便十多天,經營自己的公司可以好好控制時間」,維持住一邊賺錢,一邊跳舞出遊比賽的生活,但這種習慣經過一次海外比賽後截然不同。

 

 

  「2022年末到了韓國參加比賽,一到會場看到的全都是來自世界各地霹靂舞界的『神』」,當時大開眼界,令初出茅廬的C Plus感到壓力無比,但正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和隊友毫無包袱地於初賽豁出去,以最佳狀態迎戰,結果初賽排第18名,這個成績令C Plus十分驚訝,雖然最後於64強不敵世界排名第2的日本選手,但回到香港後,亦令C Plus反思其實自己的水平不差,倒不如孤注一擲,讓自己放下工作,全職跳舞和訓練。

 

  運動員經常到處飛,到外國比賽交流,不少人無論到哪裏比賽,都會帶著幸運之物,C Plus都不例外!「霹靂舞比賽的服裝沒有硬性規定,所以有時我會把這條頭巾綁在頭上,或繫在褲側。在美國、剛才所說的韓國等大賽也有帶著」。

 

 

下一頁:把霹靂舞「帶入屋」

 

把霹靂舞「帶入屋」

 

  在奧運增設霹靂舞項目之前,大家對這個舞種或許還是帶有負面印象,但C Plus對霹靂舞的態度單純如最初。沒有人認識自己、缺乏了解霹靂舞的觀眾,他就主動出撃,參加電視台大型選秀節目《全民造星》,誓把霹靂舞「帶入屋」,「當初參加不是想贏冠軍,而是想更多人了解到原來香港有B-Boy,報名前都有想過自己不懂唱歌怎麼辦,但很想讓大家看到霹靂舞,所以還是參加了。」,就這樣一個「善舞」,但「不能歌」的B-Boy C Plus入圍,成功在電視機前出現,也成功令「造星迷」留下深刻印象,「本來很想起碼晉身多一圈,令更多人在電視機看到我跳霹靂舞,但無奈當時奧運積分賽開始,所以選擇退賽,看看能否闖進奧運」。雖然很早已離開比賽,但他獲邀在決賽表演,最後還是成功把霹靂舞帶到更大的舞台。

 

 

 

下一頁:「堅持、追求、享受」

 

「堅持、追求、享受」

 

  在香港,霹靂舞仍不是精英體育項目,未獲體育學院的資源。C Plus常笑言是「自己畀自己全職」。事實上,不只經濟上未能滿足運動員需求,連訓練場地、教練及醫療團隊等都沒有支援,C Plus要有規律訓練,就要靠自律。一星期有5至6天跳舞,2次健身訓練,每次用電話拍下自己跳舞的動作,小休時自己修正,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教練。眼見隊友、前輩們慢慢要考慮經濟而上班,又或者退出霹靂舞圈子,但C Plus「反其道而行」,人人重返職場,他卻選擇看看全職訓練水平可以有多高,全職生涯展開後不同的大賽也陸續出現,包括為人所知的杭州亞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BOY C Plus 施嘉鑫(@szeka_ef)分享的貼文

 

 

  C Plus自言不是天才舞者,但日練夜練,小時候很快贏到很多香港大賽,所以從小就向當「世一」出發!「一直都想趁還有能力時做到世界冠軍,但沒料到會有奧運這個大舞台出現,很多前輩都會跳了一段時間後離開,可能看不到很多突破的事情發生,所以覺得自己很幸運,有時候真的要堅持才會看到希望,並不是看到希望才會堅持這句話是真的」。

 

 

  不斷迎戰高水平比賽,不斷設法與世界各地對手交流令自己進步。十多年來霹靂舞生涯中,C Plus從沒有想過要放棄,更笑稱自己對霹靂舞的感情是「痴迷」。「在霹靂舞生涯中,我覺得堅持很重要,沒有堅持就不會有B-Boy C Plus這個人出現,另外就是追求,我自己比較喜歡挑戰,第三就是享受的態度,人們經常問我辛不辛苦,我都說一定要做自己享受的事才不會覺得苦,以後也會以這三個態度繼續下去,可能到60多歲還會跳,只不過不再做太多高難度動作,又或者轉換一個身份」。

 

  C Plus及其他香港霹靂舞代表隊最終未能於暑假的巴黎奧運亮相,但即將有亞洲及世界錦標賽、世界運動會等賽事,希望屆時在C Plus身上的賽事Hashtag日漸增多,亦有更多人認識香港霹靂舞代表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