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快樂退休
23/04/2024

衰人無公理,你就無公理?

#美國 #以巴衝突 #快樂退休 #聯合國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公理 #理性

  土瓜灣靠背壟道口,有間細細燒臘舖,由一個頭紥辮仔滿是紋身的漢子經營,此君沉默寡言,但店子非常好生意,除出品有水準外,這間「有樂」也相當具性格,門口有各式宣示,例如:(一)紋身的不一定是壞人,穿西裝的也不一定是好人;(二)個世界係「西」,唔等於要做「西」人。

 

門口貼著宣示價值觀的海報,令有樂吸引不少同路人顧客。

 

  以上兩句,得到大量人和應,於是,成了有樂的形象,有共鳴感的,紛紛幫襯。如此特別,當然我會主動幫襯,並與之結交,原來師傅名字叫Kitson。

 

Kitson沉默寡言,有畫家將他的形格描繪出來。

 

  你咪以為佢打開門做生意,好緊張搵錢,事實係,我介紹過佢之後,不少傳媒登門採訪,大部分被拒絕。點解?

 

  「碌Sir,你知嘅,道不同,我唔想囉。」答案簡單。

 

  今日諗起Kitson,因見到近年世界局勢,愈趨混亂。例如以前美國總統扮大佬時必定會樹立鮮明的道德典範(就算扮吓嘢都要啩?),如今,簡直赤裸裸鼓吹強權與暴力。

 

 

以前的美國總統,充滿政治家及全球領袖風範,泱泱大度,不似近代的爛仔風格。

 

  聯合國的設立,本來是畀全世界國家,不分大小,有個共同發表意見的平台。

 

  係,幾個常任理事國基於歷史因素,有較大的投票權,但基本上,去到大是大非及普世價值觀,投票都會一致。

 

  但不幸地,美國國力二戰後愈來愈強,變成愈來愈霸道,愈來愈目空一切。簡單,九一一後,誣做一個「大殺傷力武器」謊言,就繞過聯合國,出兵濫炸伊拉克及阿富汗,屠殺百萬計平民。

  

美國惡行,罄竹難書,最令人憤慨的,當然是為濫炸別國開路而揑造甚麼「大殺傷力武器」。

 

  慘在,美國佬實在太強,兼早早部署大部分西方國家必須聽佢號令的超級布局,搞到本來講文明的歐洲國家,無奈經常有違良心啞忍。

 

  其實,歐洲各國也默默地部署組成歐盟及有自己的歐羅,意圖擺脫操控,但美國看在眼裏,點可能畀你坐大?

 

以色列以報復為由,大舉濫炸濫殺加沙平民,最令人不齒的,是婦孺、記者及醫護也成目標。

 

  美國操控世界大局而不再講理的決心,最近尤為明顯,當以色列濫炸巴勒斯坦,殺死十萬計的平民,尤其婦女及兒童,連聯合國也幾乎一致要求以色列收手,實在有違天理的時候,大家見到美國如何反應?竟投棄權票!之外,繼續軍援以色列。

 

以巴停火,本是舉世的期望,但美國因一己之私將和平進程摧毀。

 

  明眼人皆知,無論俄烏之戰,又或以色列濫殺巴勒斯坦人作出完全不合乎比例的大報仇,只要美國肯收一收手,和平就有機會出現,但大家見到美國有多麼的殘忍!

 

  近日與「智慧型」朋友討論,紛紛搖頭,覺得以色列人以前受過的,為何在今天加諸其他人身上?這樣下去,世世代代除加大血海深仇外,會有好結果嗎?

 

 曾幾何時,以色列人被種族清洗,全球公義之心齊起挺之。今天為何角色倒轉?有公理嗎?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我的態度——就算周街唔講公理,但自己切勿也變無公理的「西人」。

09/06/2024

歐洲揭開減息大幕

#陶冬天下 #歐洲 #減息 #歐洲央行 #財金大勢 #美國 #經濟

  上星期,對於央行和經濟學家是大日子,對於美股散戶根本不算甚麼。
 
  歐洲央行宣布下調利率,揭開了新一輪全球貨幣寬鬆的大幕。美國就業數據十分強勁,經濟學家再次推後美國聯儲局首次減息的預計時間點。然而,花旗全球跨資產風險指數卻處在甚低的水平,資金認定美國經濟軟著陸趨勢,懶得理睬數據上的起起跌跌。美國散戶瘋狂交易,帶起了市場情緒,帶起了美國股市,帶起了全世界多數市場的股指。
 
  與股市相比,債市對宏觀政策和就業數據尚存敬畏。非農數據一出,兩年期國債收益率驟升13點,美債受到拋售,並引發其他國家債市同步調整。美元匯率上升,歐元對美元跌至1.08。OPEC+維持減產決定,無法阻止原油價格連續下探;銅期逼空結束,大宗商品價格全面回落。比特幣價格逼近歷史新高後見獲利回吐,黃金白銀也出現回吐。
 
  歐央行決定下調政策利率25點,至3.75厘,在各大央行中率先開啟減息模式。行長拉加德在記者會上稱,「有強烈的可能性」這是利率回撥(dialing back)的開始,但是她在展望未來利率走勢時就顯得比較謹慎,「取決於我們可以看到的數據」。
 
  歐洲經濟呈明顯的內冷外熱,本土需求差強人意,靠著海外遊客的湧入實現了經濟復甦。然而,依賴出口和內部消費的國家,增長動力很不理想,德國為首的歐洲經濟去年陷入滯脹狀態。同時,歐洲的資金成本高企,對企業融資甚至高債務國發債,都是一個巨大的拖累。在處理物價上漲、經濟增長和融資成本三個關係上,歐央行作出了政策側重點轉移。
 
  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歐洲經濟的主要痛點曾經是通貨膨脹,CPI一度甚至超過10%。但是去年隨著能源價格回穩,通脹迅速回落,逐步指向2%的政策目標。服務業價格放緩速度較慢,使得今年達成政策目標的機會較小,不過歐央行仍有信心通貨膨脹可以大致受控,所以將目光轉向過高的融資成本和疲弱的經濟活動。
 
  過高的融資成本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是一個傷害,對高債務國家財政安全是一種威脅,也導致了房地產市場的冰封。過久地維持高利率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當地已經浮現出來了,歐央行有了減息的空間,也有減息的需要。
 
  有人認為,歐央行不敢早於聯儲局減息。其實,歐洲的工資上漲和服務業通脹的烈度遠遠低過美國,在實體經濟上,歐央行比聯儲局有更成熟的減息條件。歐洲率先減息的主要後果是美歐之間的利差擴大,導致歐元貶值。德國迫切需要歐元貶值,來和日本產品競爭。美國則需要強勢美元來吸引海外資金、拉升美元資產價格。相信美國對歐元貶值可能會同對日圓一樣持樂見態度。

 

在實體經濟上,歐洲央行比美國聯儲局有更成熟的減息條件。(AP)

 
  當然,歐洲的物價水平並非可以高枕無憂,5月CPI反彈就是一個好的提醒,工資上漲帶來一系列的未知數。歐央行一方面按照計劃啟動減息,另一方面則不給出未來利率路徑的時間表,其目的在於可攻可守,將主動權留給自己。筆者預計,歐洲下一次減息在今年9月,不過未來幾個月的通脹趨勢和聯儲局的言論或動作,會對歐洲貨幣政策決策具有影響。
 
  美國5月非農就業增加了272K,遠遠超出了分析員預估的170K和上期的165K。時薪按月增長0.4%,也多過預測的0.3%。正如筆者評論上月出奇地低的數字時所言,「非農數據向來波動很大,不要將一個月的數字看得太重」,不過這組數字還是衝擊了市場的預期。9月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一碼的概率從數據公布前的81%,驟降到54%,市場確信減息時間點從11月移向12月。
 
  強勁的就業數據表明,聯儲局的抑制性利率政策在紓緩就業市場過熱上,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經濟下滑而不得不減息」這個論點暫時並不成立。工資上漲與服務業通脹之間的螺旋攀升關係尚未被拆解,貨幣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多時間觀察。聯儲局的心病在於就業市場,在於就業供需失衡,在於工資上漲高燒不退。
 
  聯儲局GDPNow模型顯示,美國經濟增速目前在2.7%左右,比上次的3.5%有明顯回落,並預計進一步減速。不過,目前經濟無論如何都不是走向衰退的架勢,更像是增長回歸正常區間。從這個意義上看,市場見到放緩的經濟數據就聯想利率下調,可能是自作多情。就業市場不出現結構性變化,消費、投資、製造業、信貸等數據對判斷增長勢頭有用,但對判斷聯儲局政策則用處不大。
 
  聯儲局最終減息的觸發點,未必是經濟陷入衰退,而可能是事件觸發的。美國的財政赤字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著,高利率帶來沉重的利息支付壓力,市場也感受到不安,最近國債拍賣不順利就是佐證。同時,高利率對美國商業地產構成嚴重威脅,並製造出收益無法覆蓋成本的尷尬處境。一旦商業地產有事,聯儲局的減息可能會來得急。
 
  本周三大看點:1)FOMC會議,利率不會有變,鮑威爾在記者會上的言辭和語境才是重要,預計他強調取決於數據,不過暗示今年開始減息;2)日本央行例會,正式宣布減少國債購買額度,行長植田可能暗示下一步加息已經不遠;3)美國公布5月CPI和核心CPI,料與上期數據大致相同。中國社會融資數據和英國工資數據也值得留意。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