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我做Marketing
17/01/2019

【見工必讀】做一個反客為主的應徵者!6條必問面試題目大拆解(上)

#2019打工秘笈 #見工 #職場 #辦公室貼士 #打工仔

  你揀工時、工都揀你,面試除咗係一個互相銷售嘅過程,仲係一個互相試探嘅角力賽。相方會向對方銷售自己,同時亦會試探對方嘅底蘊,了解對方對自己嘅喜愛度,從而為自己爭取最好嘅利益。雖然好多時僱主都係處於主導嘅一方,應徵者經常會被問到一啲較尖銳嘅問題,但其實只要清晰問題嘅動機,應徵者都能夠反客為主。

 

「覺得自己有乜野缺點」

 

  數別人缺點好容易,但同其他人講自己有幾差其實好難。喺面試過程中,應徵者多數時間只會向對方展示自己最好嘅一面,所以當面試官問及自己有乜野缺點時,多數應徵者一時間都會措手不及。

 

  其實面試官主要目的有三個:一,考驗應徵者嘅反應,二,了解應徵者真正嘅問題同缺點,三,了解其為人會否過份自大/自信。見過有應徵者回答「我其實冇乜缺點」、「我做事比人好、比人快,所以令其他人有好大壓力」,呢啲都係過份自信變成自大嘅表現。

 

  知道自己缺點嘅人,先有進步空間,所以坦白地講出自己嘅缺點,並提出解決方法,係最有效嘅回答方式。「我本身英文唔係太好,同外藉同事溝通時可能會慢一點,但上個月已經報讀英語進修班,相信問題好快會改善」。肯面對問題並主動改善,能令僱主看到你成熟嘅處事手法。另一方面,僱主及早知道你嘅缺點,能夠喺工作上作出適當安排,其實係win-win嘅做法。

 

  當然,回答時冇需過份坦白,千萬唔好將自己所有嘅缺點逐一列出,咁做只會有反效果。

 

 

「上一份工作離開嘅原因」

 

  「你好似份份工都做唔長」、「有少少jumpy」、「點解咁快辭職」等等,都係面試嘅必答題。大多應徵者嘅回應「搵到一份更好嘅工作」、「覺得上一份工唔太適合自己」等類似嘅standard answer,但其實同類嘅問題,可以有更好嘅答法。

 

  第一個要點係,千萬唔可以講大話,如果真係被炒魷魚,就要如實回答。但回答時要記得追加補救方法,「因為我處理e-Commerce嘅能力欠佳,所以一年後被公司解僱,但我早前已經報讀咗相關嘅課程,相信而家能夠勝任」。第二點,嘗試將不同公司嘅工作經驗綜合起來,將轉工變成一件必然嘅事,「喺A公司工作,希望得到X嘅經驗,到咗B公司後,我學到Y、Z技能;轉工嘅目的係為咗裝備好自己,之後能夠到一間大公司工作。到咗今日,相信我現在嘅能力,可以喺貴公司有長遠嘅發展」,記得結尾時要提及「喺貴公司有長遠嘅發展」,令面試官更為安心。

 

「你工作能力欠佳,點解我哋要請你?」

 

  上一輩好常用嘅提問手法,但現今嘅面試官就較為少用。呢一類型問題嘅目的有兩個:一,想應徵者講出自己性價比較高嘅地方,加上言語帶少少貶義,希望壓價。二,可能工作時需要長期受壓,想考驗應徵者嘅抗壓能力,有陣時仲會用嚴厲嘅語氣,以尖銳嘅問題去攻擊應徵者,考驗你即時反應,同時間亦可以抬高自己/公司嘅位置。

 

  但其實如果真係覺得應徵者能力未能勝任的話,係唔需要問呢一條問題,可以直接結束面試。所以一啲故意攻擊,正正反映出上司對同事嘅工作態度,同公司嘅工作文化,應徵者應考慮該公司/上司/文化是否適合自己,建議應徵者三思。

 

  (待續)

 

14/02/2019

【請珍惜一起成長的中同】人在職場,總需要一個「無關痛癢」的傾訴對象

#2019打工秘笈 #朋友 #職場 #辦公室貼士 #打工仔

  廿五歲,剛踏入職場,位處公司的最底層,每天 OT 得天昏地暗。一日,她工作至 1:30am,獨自搭的士回家。在吐露港公路飛馳途中,她想起明天的present、inbox裏三十六個未讀郵件、client 不肯妥協的兩難,她有點透不過氣來。

 

  壓力到達臨界點,她忍不住落淚。她無意識地打開 WhatsApp,向下滑動三四下,找到一個中學時的好友。與好友上一次對話已是 20 Jun 2018,好友問「dinner friday?」。她當時打到一半的回覆仍在打字欄內,尚未發出。

 

  她流著兩行眼淚,一下子將自己的委屈、辛酸向這個「無關痛癢」、忽略了大半年的好友釋放。就是因為「無關痛癢」,她才可以將自己最真實,而且從不會在公司分享的感受講出。

 

 

  人在職場,總需要一個傾訴對象。一個好的傾訴對象需要熟悉你的性格,大致了解你的成長經歷,這樣才可有一段有效率的對話。不然,只會浪費時間解釋你的看法。

 

  這個傾訴對象最好是與你的公司或職業全無關係,這樣你就可以暢所欲言,無後顧之憂地宣洩。當然有人亦會覺得 lunch time 在 pantry 「自由講」或「講是講非」都是宣洩壓力的一種,但這種職場「高危活動」的風險未必人人可以承受。

 

 

  要符合以上條件,中學同學(中同)可算是很多人的傾訴對象。你與中同相識於十六、七歲,當時大家一齊溫書、考試,一齊上 PE 堂,放學一齊唱 K、一齊逛 Chicの堡,這些都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回憶。時至廿年後的今日,與中同食飯、傾電話,甚至只是 WhatsApp 傾訴,某程度上可令你暫時跳出現實生活,與你識於微時的人一同回到以前熟悉的 comfort zone。

 

  如果你身邊擁有一個這樣的中同或好友,敬請務必珍惜,因為疏遠的確很容易。

 

  她向這個沒有顯示 last seen 的好友一下子發了超過二十個訊息。最後一個 message 她說:「sorry I meant to dinner with you in June…」

 

  打完這個 message,她淚如泉湧,不斷在的士後座抽泣。

 

  的確,she really meant to dinner with her in June,因為她當時打到一半的回覆其實是「sor so bc recently, maybe we dinn…」

 

  1:56am,她的電話響起,是好友的來電。她姆指向右滑動,與好友一傾又是個半小時。

 

  疏遠的確很容易,因為有太多事可以令你分心。但不要忘記,維持其實亦很簡單,講一個二十秒的電話、發一個 message,甚至只是幾個 emoji 都可以。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