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5/02/2016

財爺派糖$388億 中產最開心

  【晴報專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第9份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派糖措施共涉388億元,包括退稅75%、寬免4季差餉,又提高個人免稅額至13.2萬元及父母免稅額增至最高4.6萬元等。學者認為今次中產受惠最多,有中產家庭在新措施下至少慳3萬元。  

 

預算案推出388億元稅務及短期紓緩措施,曾俊華預計可為今年本地生產總值提供1.1%提振作用。

 

  新一份預算案提出多項稅務及短期紓緩措施,涉及388億元。一次性措施包括寬減75%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上限2萬元,料有18.5萬人可退盡兩萬元;又寬免4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1,000元,消息指7成私樓業主受惠,2成可全年免差餉。

 

取消公屋免租 電費補貼仍無

 

  恒常措施方面,基本及單親免稅額增至13.2萬,已婚免稅額增至26.4萬,又提高供養父母免稅額等。但過去8年都有的公屋免租措施今年則取消。此外,一次性電費補貼餘額的有效期,將由今年延長至2018年6月底。

 

 

  李先生及太太月入約9萬元,要供養雙方父母,其500呎居屋每季要交1,300元差餉。香港會計師公會財政預算案建議委員會召集人伍耀輝以李氏情況計算,他們在新措施下可少交7,650元稅項,加上退稅2萬元及全年差餉寬免4,000元,每年可省下逾3.1萬元。

 

  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指,今次中產受惠較多,「可能因為未來兩年有選舉,且近期社會不和諧,但政府無能力派錢,因此推出一些稅務及紓緩措施。」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過去幾年政府推出較多措施幫助低收入人士及長者,但交稅最多的中產卻未受惠太多,在經濟不景下,今年着墨較多中產紓困措施,可令社會更和諧。

 

學者:社會欠和諧 多著墨中產

 

 

  另外,扣除撥入房屋儲備金的450億元,今個年度政府盈餘300億元,略低於預期。

 

曾俊華預計今年本港整體出口貨值及訪港旅客人次跌勢將加劇。

 

  曾俊華指去年整體經濟增長2.4%,是連續第4年低於10年平均值3.4%,估計未來一年經濟存在不少風險,難言樂觀,預測本地生產總值或只有1%至2%,低於去年。

 

 

訪港客挫 $3.8億救旅業 旅發局:雪中送炭

 

  本港旅遊業一蹶不振,財政預算案宣布大力「泵水」扶助旅遊業,撥款3.8億元推出短、中期救亡措施,包括撥1億元予旅發局以宣傳攻勢挽救旅遊形象、擴充美酒佳餚展等盛事規模等。

 

據悉政府打算集中推廣短途旅遊,重塑本港旅遊形象。

 

  去年全年訪港旅客比2014年減少百分之二點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點名批評部分人犧牲社會安寧,罔顧無辜市民生計,間接令旅遊業受創,故推出短、中、長期措施振興旅業。政府消息人士料今年訪港旅客續跌,打算以年輕及家庭客為目標客群,集中推廣短途旅遊,撥2.4億元重塑本港旅遊形象。

 

當局料今年訪港旅客人數續跌。

 

  當中的1億元將撥予旅遊發展局拍攝新宣傳片,另擲3,000萬元擴充本港盛事,如美酒佳餚巡禮的場地會延展到金鐘海傍,攤位料多四分一、文化中心的3D光雕匯演會上演至聖誕節或農曆新年等。另外亦會宣傳美食、歷史文化、藝術及體育等特色。

 

旅社酒店食肆 免牌費1年

 

  政府同時撥款1,000萬元以配對形式,資助中小型旅行社使用資訊科技,冀今年可助旅行社買軟件及加強員工培訓。另會撥1.4億元推一次性措施,豁免1,800間旅行社、2,000間酒店及旅館、2.7萬間食肆及小販等1年牌照費。

 

  旅發局主席林建岳稱,政府撥款逾兩億助業界重振聲譽是「雪中送炭」,並會「睇餸食飯」分配開支。香港旅遊促進會認為,景點配對基金若可用於向旅客送景點門票作推廣、降低團費或旅客支出,將可直接增加旅客數目。

 

  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預料,政府將以一比一配對方式資助旅行社使用資訊科技。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組別議員姚思榮指政府去年用8,000萬元舉行抽獎推廣,成效有限,反而2,000萬元用在「開心着數大行動」可「帶動到氣氛」。

 

美食車下月可申請 泊位增至16個

 

美食車投資額約數十萬。

 

  財爺曾俊華宣布今年推出美食車先導計劃,停泊位由12個增至16個。政府消息人士指,其中兩個停泊位會在九龍東海傍及黃大仙祠外,有意申請者只需有一輛車、持有相關食物牌照及符合特殊車輛的要求,下月中起可申請。美食車的投資費及食物售價,當局沒硬性規定,但美食質素及創意是評審重點。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指,若美食車賣熱狗等小食,加上數量不多,回響應不大。去年獲米芝蓮街頭小食推介的「第三代肥仔」小食店老闆余啟康說:「好難撥額外資源去申請」。他解釋投資多一檔美食車需數十萬元,亦要有一輛車,「不如將時間、錢集中喺依家間舖。」他指若政府資助買車、營運等才會考慮申請。

 

 

 

 

 

預留$2000億擴建醫院 加設5000病床 增門診服務

 

  醫療福利措施屬基層關注重點,預算案指,已預留2,000億元,讓醫管局規劃未來10年醫院發展,包括每年專科門診服務人次增4成至1,000萬人。雖然醫管局今年度經常撥款仍有516億元,但較15/16年度修訂預算,減少1,200萬。

 

政府將向醫管局撥款100億設立基金,加強公私營協作。

 

  16/17年度醫療經常開支為570億元,佔經常開支16.5%,較10年前增逾9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政府預留2,000億專款承擔,讓醫管局未來10年擴充醫療設施,提供額外5,000張病床,手術室亦增40%至320個。

 

2,000億發展計劃將為多間醫院重建和擴建。

 

  專科門診由現時每年服務680萬人次,增4成至1,000萬。旺角、石硤尾及北區設社區健康中心,普通科診所每年額外提供41萬人次服務。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對撥款表示歡迎,指天水圍醫院未來1年將落成及開展第1階段服務。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則說,會繼續增聘各職級員工,包括聘用本港醫科及護理學系畢業生。

 

  至於社福經常開支預算則為660億元,佔整體經常開支19%,曾俊華指,較10年前增1倍,包括每年撥款1,700萬,增160個長者日間護理名額;另每年亦撥款1.4億增資助安老宿位,提升「改善買位計劃」1,200個宿位質素。

 

學校醫院 倡先招標後申撥款

 

  曾又指,政府已在15個發展項目預留地方建安老院舍。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料擴展至18區,服務券數目增至3,000張。安老事務委員亦研究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政府會預留8億,在為期3年計劃提供3,000張服務券。今年第一季推出試驗計劃,為祖父母提供照顧幼兒的訓練。

 

  此外,基建項目在立會屢遇拉布,曾俊華指,因近期工程造價波動,招標價不時超出預期,為免回標價太高須額外再向立會申請撥款,已敦促部門就學校、醫院等爭議性較小的民生項目,作「先招標後申撥款」安排,提供更準確工程預算。

 

 

 

  

$82億力谷 機械人輔助製造業  

 

  政府力谷創新科技,預算案建議投放逾100億元推動相關政策,更提出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智能生產,以機械人技術助先進製造業;又推出5億元「科技券先導計劃」,支援中小企以資訊科技提高生產力。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面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減少,機械人技術可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提升產值。科技園正研究在將軍澳工業邨,針對智能生產和研發,匯聚機械人技術和資訊科技先進製造業,推動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等整條價值鏈發展,估計成本82億元,可於2021至22年度完成。

 

將軍澳建高端工廈

 

  科技園表示隨着工業轉型,工業邨設置未必適合未來工業所需,故正研究將軍澳兩個試驗項目,建構新型及樓高10多層的高端工業大廈。

 

  預算案又將向「創新科技基金」注資50億元,並推5項措施,包括注資20億元成立「院校中游研發計劃」,資助大學在重點科技領域,進行中游和應用研究。

 

  為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投資推廣署將設專責小組,助初創企業、投資者及研發機構落戶香港;數碼港會劃出3,000平方米專用空間及專屬計劃,料5年助150企業。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