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5/11/2017

美收緊上下壓標準 港高血壓患者恐多10萬人

#高血壓

  【晴報專訊】高血壓可增加患心臟病及中風風險,美國心臟學會最新修訂高血壓定義,由成年人的140/90mmHg收緊至130/80mmHg,是14年來首次。本港衞生署數據顯示,2014年經西醫確診的高血壓患者佔全港人口12.6%,有醫生估計,若本港跟隨美國標準調整定義,將有逾10萬人跌入高血壓界線,高血壓總人口勢逼近百萬關。

 

在美國高血壓新指引下,當地即有近半數成年人患上高血壓。(iStock)

 

  美國心臟學會本周一(13日)宣布調整高血壓定義,將成年人血壓持續維持高於140(上壓)/90(下壓)mmHg,下調至130/80mmHg,令美國成人高血壓人口增加3,000萬,至1.3億人,佔美國成人人口46%。而新指引並無修改120/80mmHg的正常血壓定義,增加偏高、第一期及第二期高血壓類別,血壓140/90mmHg屬第二期高血壓。

 

食衞局:不急於跟隨

 

  新指引的首席撰寫人Paul Whelton稱,新增患者中只有2%人需服藥,診斷出高血壓亦毋須一定服藥,但屬一個警號提醒需改變生活習慣、調節飲食及減重等降血壓。

 

 

  本港是否有需要跟隨?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稱,本港有檢視高血壓指標的平台,不會急於追隨美國。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劉育港說,美國心臟協會屬權威性機構,世界多個國家以協會建議作指標,認為香港亦不會例外,學院會因協會收緊指標,加強向其他醫生推廣。

 

倡少鹽少酒多運動

 

除了飲食習慣要改變,運動亦是預防高血壓的好方法。

 

  荃灣港安急症科專科醫生莊承樂稱,按衞生署數據顯示,2008年經西醫確診的高血壓患者佔全港人口9.3%,至2014年升至12.6%,以此比例計算,去年全港有逾90萬人患高血壓,若跟隨美國修訂定義,料有逾100萬人跌入界線。但他認為收緊指標是好事,可令更多人關注個人血壓並及早預防,減少患心臟病、中風等機會。

 

  劉育港建議,高血壓患者可先改善生活習慣以降低血壓,每減1公斤可降收縮壓1mmHg,連同少鹽、少酒精、多運動,總共可減10mmHg或以上。

 

 

03/10/2023

糖尿病 | 全球糖尿患者逾5億!香港如何結合科技和數據, 幫助巿民預防慢性病?

#Smart Living #智慧城巿 #科技 #糖尿病 #慢性病 #高血壓 #心臟病 #中風 #數據 #醫療科技 #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預防勝於治療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現時全球罹患糖尿病人數逾5億人,香港的糖尿病患者為數也不少,約有70多萬人,佔總人口約一成,近年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及年輕化,估計到2030年,本港的糖尿病人數將增至92萬 。

 

圖片來源:Unsplash

 

  糖尿病屬慢性疾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往往拖延至併發症出現才被確診。現時全球估計有近五成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即隱形糖尿病者的數量多達2.4億人。而香港的45歲或以上人口中,每100人便有17人未知自己患上糖尿病或高血壓,至於血糖偏高情況的則有6人。事實上,高血糖會直接損害身體多個器官,引致出現失明、腎衰竭、冠心病和中風等慢性併發症,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更比一般人高出數倍。

 

  為及早找出高危人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團隊同時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也可以「糖心易測」評估患有心贜病、中風和癌症等風險。

 

  其實,患上糖尿病也毋須過分憂慮,因為病情可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得以控制。中大醫學院團隊聯同各國糖尿病專家發表《刺針》報告,為針對如何執行及控制糖尿,邀請了200名高危人士參與計劃,制定多元的綜合策略,包括利用所收集的數據協助患者管理及治療。

 

  中大以過去30年的糖尿病數據,再配合嶄新的血糖監測科技如連續性血糖監測儀,為防治糖尿病帶來新方向。例如進食哪種食物會令血糖上升,或是運動後出現不同的血糖反應,參與者透過這些訊息改變生活模式,從而避免或減緩糖尿病的惡化情況。同時,相關數據可上傳雲端,分享給醫護人員、營養師及運動教練作即時觀察及分析,不但有助減低糖尿病的發病率,還可降低罹患中風、心臟病的風險達三分之一。

 

  慢性疾病是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如患者未能及早發現,又或沒有好好控制病況,病情可日趨惡化,影響個人生活質素之餘,對整體經濟生產力也帶來負面影響。糖尿病這類慢性疾病已認定為多項重症的致病來源,患病人口更持續增多,當局有需要及早制定長遠及高效應對方案,以確保整個醫療系統能夠應付未來需要。

 

  政府最近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銳意為公營醫療系統作出改革,主張實踐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當中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便優先以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作為篩查及治理服務的主要對象。相信計劃能增強市民對慢性疾病的認識,同時達致「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