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2/05/2018

疑不滿父同居女友人 $500萬首飾公屋離奇失竊 兩女童被捕

#兒童

  【晴報專訊】黃大仙揭發離奇珠寶失竊案,一名寄居男性友人公屋單位的「富婆」,報稱放在手袋內價值逾500萬元首飾不翼而飛。警方調查後懷疑戶主的10歲女兒因「唔鍾意個女人」而犯案,但女童對首飾去向的說法卻「一時一樣」,包括「畀咗同學」。目前警方已帶走女童及其12歲同學作進一步了解,惟尚尋回失去的首飾。

 

據知女事主寄住於多年好友的公屋,與屋主的女兒關係欠佳。

 

  現場消息稱,案中女事主39歲,在投資銀行工作,樣貌娟好,衣著光鮮,出入常戴著太陽眼鏡。她是有夫之婦,惟因與丈夫感情破裂,今年1月搬到黃大仙下邨龍滿樓一單位暫住。該公屋單位戶住有一對父女,已離婚的30多歲男戶主任職髮型師,女兒只有10歲,仍在求學。

 

  據悉,女事主稱她與單位男戶主相識17年,卻只是好朋友,絕非同居密友。另外,女事主與男戶主的女兒常有摩擦。

 

  前晚深夜11時許,女事主報警,稱手袋裏的2條名貴鑽石頸鏈及1隻鑽石手鐲早前不翼而飛,損失高達500萬元。警方接報大為緊張,調查竟發現上址一名10歲女童懷疑涉案。

 

女事主稱與男戶主僅為好友

 

  消息稱,面對探員的問話,女童坦言「唔鍾意個女人」,又報稱因此把首飾拋出窗外。警方聞訊後立即展開搜索,但遍尋大廈簷篷和對開地面都沒有發現。探員覺得有疑問,便再向女童問話,期間有人屢屢改變說法,既表示已把首飾藏起,卻又說不出地點,之後更聲稱「畀咗同學」。警方於是根據資料找該名女同學,惟她否認收到首飾,探員搜查其住所亦沒有任何發現。

 

 

  目前警方暫以涉嫌盜竊把兩名女童拘捕,並全力追查首飾下落。另外,探員亦會向女事主、男戶主等人進一步了解情況,以釐清疑點。

 

  據了解,警方向未成年人落口供有嚴格規定,包括必須有監護人或社工在場,以保障其權益。

 

大律師︰10歲要負刑責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不足10歲的兒童犯法毋須負刑責,但根據《少年犯條例》,由於案中女童已滿10歲,如警方證據充足,理論上警方可將女童拘捕甚至檢控,再交由少年法庭審理。他表示,少年法庭的判刑會比一般法庭寬鬆,如法官考慮到犯罪的兒童只是少不更事,且誠心悔過,犯罪者可能僅守行為,或在父母陪同下接受警司級以上警務人員警誡,但不會留案底。但他估計,由於是次女童涉偷走的珠寶金額龐大,認為女童會留案底的機會較大。

 

  他又指,如失物事主不追究,但因女童已承認偷走珠寶,警方仍會跟進,如鑽飾一直未能尋回,失物事主可向女童的父母或監護人循民事追討損失。

 

  根據現行法例,盜竊罪罪成最高可被判監10年及留有案底,但10至16歲少年若被檢控,會在少年法庭受審,一旦罪成可能被判感化或入住男童院或女童院。

 

04/01/2024

給家長/老師有效的教學方式

#親子關係 #專注力 #考試 #溫習 #學生 #小學生 #中學生 #睡眠 #主動學習 #兒童

  開學又是考試的季節,不少父母要求子女把握最後一秒溫習,凌晨一時還在做試卷,希望能夠拿到好成績。究竟這樣效果是否真的好呢?

 

  研究指出最好的學習效果是學習一會後立刻進行測驗,然後交替地學習和測驗,例如用15分鐘學習,然後用15分鐘測驗,這樣的效果最好,適用於父母在家教導。

 

  同樣在授課一會後立刻進行測驗,然後交替地授課和測驗,例如用15分鐘授課,然後用15分鐘測驗,這樣的效果最好,適用於老師/導師。

 

(Shutterstock)

 

  另一個研究讓一個人分開在一星期內的多個時段去學習,並讓另一個人在一天內一氣呵成地去學習,再來比較兩者的學習成果。研究發現,相對在一天內學完,分時段學習的成效會更好,而且記憶會維持得更久。

 

睡眠與學習

 

  父母如果每天要孩子完成額外的作業或活動而減少孩子的睡眠時間,要留意以下的研究發現了。在過去20年,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睡眠對於鞏固學習成果又非常重要的角色。

 

  研究發現到如果學生先睡一會再做測驗,成績會更加理想。睡覺可以鞏固學習成果,當我們在睡覺時,大腦仍在運作,它會重溫睡覺前發生過的事,這代表大腦正在學習。第二天早上起床,我們的技巧有所進步。雖然我們以為自己沒做過任何事,亦沒有刻意學過什麼,但在大腦裡,知識原來已經不知不覺地鞏固了。

 

  研究又發現專注力有問題有時也跟睡眠不足有關,有時當小朋友的睡眠質素改善時,他們的專注力問題也沒有了,雖然兩者並非絕對有相關,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睡覺。

 

  小結:認知科學家幫助我們了解學習能力的四大支柱,即是專注力、積極參與、改正錯誤和及鞏固學習。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