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9/01/2019

新巴城巴各加價5.6%和7%,1月20日實施

#新巴 #城巴 #加價

  【晴報專訊】加價潮殺到,行政會議昨批准城巴及新巴分別加價7%和5.6%,本月20日起實施。巴士公司預計,約2成人每程車費最少加5毫。運房局局長陳帆稱,兩巴面對員工薪酬及燃料成本上升,已錄得虧蝕;副秘書長蔡傑銘稱,兩巴有10年無加價,未來加裝安全設備及改善車長待遇令成本上漲,要求兩巴在不健康財務狀況下提供安全服務「並不可取」。

 

城巴及新巴本月加價,而兩巴對上一次加價已是2008年。

 

  行會昨批准城巴加價7%,新巴加價5.6%,但城巴北大嶼山及機場路線票價不變。新票價會在本月20日凌晨2時半起實施,兩巴預計93%乘客每程車費加幅少於1元,72%人每程車費加幅少於5毫;聯營路線會同步加價,最新票價會在下周一(14日)公布。

 

城巴及新巴新收費,將於本月20日凌晨2時半起生效。

 

  以九巴、城巴聯營的過海隧巴102號線為例,現時票價9.8元,按平均加幅7%計算,即加價約7毫,每程車費將增至約10.5元。

 

當局指巴士公司虧蝕 隨時再加

 

  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會見傳媒稱,兩巴面對員工薪酬及燃料成本增加,已錄得虧蝕,加價有助紓緩其經營壓力。他預告巴士公司在未來數年或會繼續面對更大幅度虧蝕,或再申請加價。運房局副秘書長蔡傑銘亦說,兩巴早於2017年8月提出加價申請,考慮它們有10年無加價,故決定批准。且近年發生嚴重巴士意外後,巴士公司需加裝安全措施、改善車長工時和待遇,均令開支大增。

 

  立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加價時間與交津實施時間貼近,有「蠶食交津」的負面觀感,且「近月外圍經濟環境大不如前,港府需作把關。」

 

 

17/11/2023

古董巴士迷駕40年珍寶巴士遊走香港!花年半全職復修退役巴再攞牌照:活生生有聲有畫讓下一代看見歷史

#新巴 #人物專訪 #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 #中巴 #古董巴士 #交通演變 #退役巴士 #交通史 #珍寶巴士 #巴士迷 #博物館

  舊式雙層巴士,可說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從前的車廂未設空調,炎夏坐車總會汗流浹背,悶熱時只能打開車窗唞涼,有時又有昆蟲飛進來,現時想起來每程車都成了一幕幕難忘的城市風景。隨時代變遷,這些「熱狗巴士」遂漸被冷氣巴士取代,繼而退役,現時已經難以在馬路上見到這些舊巴士。但難遇見不代表見不着,古董巴士迷 Siky 早在 2017 年把經歷過中巴、新巴年代、車齡逾 40 年的經典珍寶巴士帶回家,1.5 年間花盡心機翻新復修,成為現時香港唯一持牌行駛的退役古董巴士,車上盛載的是回憶,亦是香港公共交通工具的歷史。

 

 

珍寶巴士前衛改革 改寫日後的巴士設計

 

  有人話「能在香港行走的巴士,全世界都能通行」,原因是香港的道路多彎又路窄,巴士要上山下山,加上載客量高,所以對巴士的設計、性能均有一定要求。從前的巴士對 Siky 來說,最大吸引力就是其獨特性,「以前很多巴士款式是廠商為了香港市場而製造,其他地方沒有的,我覺得這是很有代表性,現在就不是了。」

 

(圖片來源︰Donald MacRae)

 

  像 70 年代起在港服役的珍寶巴士,是本港第一代後置引擎巴士,車身闊度由原來的 2.45 米增至 2.5 米,可載更多乘客,而且一改沿用多年的巴士設計,把引擎放在車尾、車門及錢箱移至車頭,成為首部可供一人控制模式的巴士,省卻車上售票員及守閘員的多餘人手。今天看似平常,但在從前都是巴士的前衛改革,難怪 Siky 說若果沒有珍寶巴士,今時今日巴士也未必有現在的格局,「所以在巴士演變的歷史過程上,這輛車是一個轉捩點。」

 

 

下一頁︰憑對古董巴士的執著 花盡心思維修

 

憑對古董巴士的執著 花盡心思維修

 

  擁有一輛巴士該是大多巴士迷的夢想,但誰人知道怎麼才能買到一輛退役珍寶巴士?一切就由新巴拍賣會說起……Siky 憶起最初見到這輛閒置在廠 10 多年的珍寶巴士時,本來不以為然,直至朋友告知其條款有機會獲發車輛牌照。經 Siky 向巴士公司再三確定後,隨即改變想法,「當時是最後一輛,也是暫時唯一一輛擁有條件可以驗車後出街的巴士,失去就很可惜。」正因這種「劏車好唔抵」的婉惜心情,Siky 堅持把本來殘破、駕駛室甚至只淨下軚盤及司機位的舊巴士進行大翻新。就算自己只有修理普通汽車的經驗,他仍然硬著頭皮邊學邊做,用行動留住香港的巴士歷史。「這可說是一個活化石,車子在走街運作,有聲有畫,這個體驗是重要的。」

 

這部珍寶巴士置放在新巴車廠長達 10 年,直至 Siky 在 2017 年買下來才能重見天日。
(受訪者提供)

 

  除了自己研究說明書,他也不時請教在巴士公司工作的老師傅,不過復修古董巴士是一場艱巨的工程,「車輛這麼大,你不是巴士廠,沒有一堆人幫你工作,很多時候都自己一個拉電線、試胎錶,車頭走到車尾,一個人很難做這些事。」要數最困難的,一定是他對這巴士的機械運作原理需有足夠了解,知道零件怎樣損壞、有甚麼代替品,甚至自己畫圖找廠家做出比原來更好的零件代替,「不是換上現代零件就一了百了,那件現代東西不應該在這輛車上。大家從外觀看不到,但我就是知道。」細節中感受到 Siky 對古董汽車的珍惜及執著。

 

  翻新珍寶不容易,經歷過 5 次驗車,反反覆覆地維修不同組件、部分,一年半後終於獲政府發牌,Siky 表示當巴士起死回生,可以出街行駛那刻最滿足。記得第一次驗車,不少巴士迷大感驚訝,因為這輛珍寶巴士的組件當年在巴士廠已被拆光,消失了大半年,突然有人駕駛去驗車。「網上討論也很雀躍,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復修這件事的確很困難。如果容易做的話,其他人便做了……大家沒見過這樣的個案,可說是史無前例。」

 

(受訪者提供)

 

下一頁︰留下活化石 教育下一代交通歷史的演變

 

留下活化石 教育下一代交通歷史的演變

 

  馬路上再遇到珍寶巴士,不只令車迷錯愕,就連一眾街坊也很興奮。Siky 駕車帶我們在錦田走一圈,沿路便吸引了不少途人及司機的目光。有人拍照,有人更對 Siky 豎大拇指,大讚他駕駛這古董巴士出門。Siky 對此早已見怪不怪,「識英雄重英雄。人們見到古董巴士一定很開心,以前經過他們家門前就是這些車,很久沒見,突然又出現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受訪者提供)

 

  他的珍寶巴士不像博物館展品,舉行活動時更歡迎大家登車參觀,某次才發現新一代小孩對巴士最好奇竟是可以打開的車窗,「為何巴士要開窗,這個問題是我不會想到,交通歷史的演變,有一個活生生的實物才能教育下一代。為何以前的車沒有冷氣,這是科技進步,人和社會的進步。你不留下以前的東西,沒有歷史的比較,人們怎會知道?」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