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1/02/2019

樓市連跌5月 負資產 兩年首現

#樓市 #負資產 #樓價 #租金 #差估署

  【晴報專訊】去年樓市吹淡風,第四季更錄262宗負資產個案,近兩年來首現。據差估署最新數據,去年12月私樓售價指數連跌5個月,累跌9.6%至358.4點,重回去年初1月水平。惟美聯儲暫不加息,上月二手成交宗數及售價已止跌回升,代理指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成交錄得創新高,售價按月升3%,兩房入場費貼近500萬元。學者稱,樓市是否反彈仍言之尚早。

 

去年負資產個案增,與銀行職員承造較高成數按揭有關,學者料若不出現斷供,問題不大。

 

  差估署昨公布最新數據,去年12月私樓售價指數報358.4點,按月跌2.4%,惟跌幅較11月收窄,樓價已連跌5個月,累跌9.6%。其中431至752呎B類單位跌幅最多,按月跌約3%;431呎以下的A類單位則跌2%。而431呎以下細價樓,港島及新界按月分別跌1.5%及1.4%;九龍區則升3.5%,同類單位售價為565萬元。

 

  二手市場自去年第四季起,頻現減價個案,甚至有「減一球」情況,如上車盤嘉湖山莊。該屋苑1月錄得47宗成交,較去年12月增30%,中原區域營業經理馬斯力說,樓價按月升3%,現時兩房入場費為470萬元,以樂湖居二座高層F、446呎為例,以508萬元成交。「業主已消化(早前跌勢),議價空間縮窄至1至2%」。沙田第一城1月錄得42宗成交,創過去1年單月新高,中原分區營業經理侯惠良指成交增,料今年首季樓價較去年第四季升5%。

 

去年第四季錄262宗 下季恐達千宗

 

  另金管局公布最新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調查結果,去年第四季負資產宗數為262宗,涉11.89億元,是近兩年來再次錄得個案。當局稱,該些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一般按揭成數較高。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劉圓圓指,今年首8個月的樓價升幅超出預期,不少發展商推新盤時均有提供高成數按揭,容易成為負資產高危人士,料下季的負資產新增個案將挑戰千宗,重回2016年首兩季的水平。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近期新盤帶動樓市氣氛好轉,二手市場已見承接,今年首季樓價跌幅已見放緩,即使今年首季負資產數字增加,增幅只是輕微。

 

  中大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指出,中美貿易戰及環球經濟不明朗,目前樓價是否止跌回升仍然言之尚早,在較高位、以高成數按揭入市的業主,若果樓價下調或有機會變負資產,但相信金管局把關嚴謹,只要不出現斷供則無影響,提醒市民入市之前要計算好收入及現金流。

 

 

22/05/2024

中國房地產的最大問題

#樓市 #買樓 #樓市亮話 #內房 #看透樓市 #聚焦神州 #爛尾樓 #人口減少

  中國每年春運,人多到不得了,大家千祈唔好以為在春運出門的人是去旅遊,其實,他們大多數是回家過節,因為不少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人已經搬到一、二線城市生活,趁有假期一齊返老家過年。所以,不少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住宅物業,平日根本處於空置狀態,在那些地方起樓,根本唔會太多人買,有一些住宅屋苑已經起好超過10年,入住的人會發覺愈住愈少人,樓價愈嚟愈平。那些在三、四線城市起樓的內房了解到這個情況,寧願爛尾都唔完成工程,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完成工程,所收到的樓價遠遠不能夠支付工程費及政府的土地費用,樓宇建成之後仲要負責日後管理、保養、維修,可能是一個無底深淵,負責起樓的內房不能不當機立斷,寧願爛尾都唔將樓宇建成,是為造成今日內房困局的主要原因。
 
  有人話,內房應該完成工程,樓宇建成之後慢慢賣,一定可以賣得晒。以前或者可以,現在就很難。一、二線城市影響不大,三、四線城市比較困難,因為人口愈來愈少,基本上已經有不少樓宇空置,慢慢賣都唔會賣得晒。中國有14億人口,平均壽命78歲,每年有1800萬人逝世,而在2023年出生的只有1100萬,即是每年減少700萬人,一、二線城市有三、四線以及農村人口補充,即使人口減少都唔會太明顯,三、四線城市除了自然損耗之外,仲有不少年輕人移居大城市,人口減少速度會很快,樓宇就算起好都無人住,停止起樓就是最好方法。

 

在內地三、四線城市,住宅樓宇的空置情況嚴重。(AP)

 
  據聞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收購那些爛尾樓,我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在收購之後,地方政府一定會將那些爛尾樓拆卸,甚至會在原基礎上建一些公共設施,幾年之後,大家可能已經唔記得爛尾樓問題。內房受了今次教訓,以後都唔好在三、四線城市起樓,留番一些機會畀當地小型地產商,唔好食到咁盡。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