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7/04/2019

中央放寬5限制 助港電影打入內地市場

#港產片 #電影業 #中港合拍片

  【晴報專訊】電影業是重要創意產業之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宣布,中央部委原則上同意推出5項便利本港電影業界進入內地市場的措施,包括日後港人參與內地與香港合拍片,在演員比例及內地元素上不設限等,實行的細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跟進,盼能盡快落實。演藝界普遍歡迎有關措施,並料港產片數量每年可增1成。

 

電影業界認為,新措施有助挑選演員時有更大彈性,新導演亦更好發揮。

 

  林鄭月娥稱,中央短期內會有其他優惠措施,為本港演藝界人士提供更多機會,以便他們在內地能享有更多發展機遇和交流空間。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則稱,有關措施落實後將有助提高內地與香港合拍片的靈活性和減低成本,以及提高港產片在內地的知名度和認受性。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透露,本港電影界訪京團今日出發和有關部門交流。

 

曾志偉:港產片有望年增1成

 

  演藝人協會永遠榮譽會長曾志偉稱,過往參與內地電影的人員有比例限制,影響新人入行,放寬限制可增加本港幕後班底人員數目,挑選演員時有更大彈性;加上合拍片放寬內地元素要求,令新晉導演有更大發揮,料每年港產片數量有望增1成。電影發展局主席王英偉說,新措施可鼓勵本港電影業界,更積極參與內地電影製作。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稱,取消申報電影題材費用,能減輕業界負擔。金像獎導演莊文強認為,以往許多工作人員在內地工作只能匿名,新政策下港人參與內地電影不限數量,令他們不用再匿名。

 

 

08/05/2024

移民英國|融入當地、懂得「英式幽默」必須拋棄香港文化?移英印度人如何找到「異鄉人」的身份認同?

#港產片 #英國 #身份認同 #Pantry熱話 #移民 #印裔英國人 #英式幽默

  最近認識了一些移民英國的港人朋友,起初很努力融入當地,學習語言,並嘗試了解當地文化,但在英國生活得愈長時間,心態便開始轉變,比起跟當地人相處,有時更懷念跟香港人「圍爐」,不論在話題上還是溝通方式,跟香港人相處更能暢所欲言。

 

  「英國人其實對香港文化漠不關心。」朋友C說,她在英國生活了4年,也認識了一個當地男友,但即使親密如伴侶,對方也不會關心香港文化,唯一能夠接軌的就是大家都喜歡「飲茶」。因此每當她在英國看到跟香港相關的展覽或電影,都會選擇跟香港朋友分享,在她的社交群體裏,英國男友的圈子和香港朋友的圈子很難重疊。

 

  要融入英國人的圈子,便需要迎合當地的主流文化,有時候不得不放下香港人感興趣的話題和「直白」的溝通方式。在香港生活了20幾年,我們的童年都是港產片、周星馳、茶記、機舖和魚蛋燒賣等等,一句港產片對白便能令大家會心微笑,但大部分英國人不會認識周星馳,而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未必覺得有趣,久而久之會有種作為「異鄉人」的孤寂。當然這是trade off,來到異地,便要遵守別人定下來的遊戲規則。

 

港人笑不出來的「英式幽默」

 

  英國人很著重溝通,而幽默感在他們的人際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對很多香港人來說,「英式幽默」並不好笑。我曾在Netflix看過英國喜劇演員Jimmy Carr的棟篤笑表演,有笑位,但橋段總是離不開宗教、性別和性愛,當地人覺得很有趣,在我看來卻遠不及黃子華。

 

  幽默源於生活,當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異,大家的笑位也有很大分別,正如我常跟他們提起美國華裔演員Jimmy Oyang,他的表演常拿香港傳統父母如何望子成龍來開玩笑,我們覺得很好笑是因為曾切身感受,但英國人不會有太大感覺,他們對亞洲文化沒有共鳴。要在英國主流群體成為「有趣」的人,某程度上要拋棄香港文化。

 

(由作者提供)

 

「異鄉人」的身份認同

 

  雖然生活在異地,我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樣,不願拋棄我們獨有的文化價值,但又想在英國主流群體裏找到自己的定位,相信很多曾經在異地生活過一段很長時間的人,都曾面對這種身份認同問題。如何在英國保留香港的文化價值同時又融入當地?這需要時間建立。

 

  很多移民英國的印度人仍保留著他們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而他們的排燈節也吸引了不少英國人「朝聖」。這群印裔英國人之所以能夠以獨特的身份在英國立足,一來是時間久長,在英國已建立了他們的文化根基,二來是他們很團結,從不會因為要融入英國而貶低自身文化,久而久之,當這個族群壯大起來,自然能讓別人看見他們獨有的文化價值。

 

  現時已有不少港人移民英國,在這裏開港式餐廳、咖啡店,投身職場、政界,最近更有港人成功當選地區議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在不久將來「香港人」的身份也能被大家看見。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