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7/09/2019

持牌放債人監管不足 有人欠120債主款項

#借貸 #消委會 #放債人條例

  【晴報專訊】借貸文化盛行,監管卻落後於人。消委會指出,過去10年,持牌放債人數目升2倍,但港府仍沿用40年前的《放債人條例》規管,市場上誤導性借貸廣告氾濫,利率標示不清,同業間更常互通資訊誘債仔「借上借」。有個案同時欠120名債主款項,另有專業人士為養車買名牌,向7名債主借錢;亦有不少人還款僅靠WhatsApp和便利店過數,難辨何時還清債務。

 

 

  消委會昨公布放債業研究報告,發現持牌放債人在10年間由779個大增至2,260個,認可機構提供的信用卡透支及個人貸款金額亦升逾2倍至6,739億元。惟《放債人條例》在40年來未有修改,僅籠統規定放債人需是「適合的人」,對學歷、工作經驗均無嚴格規定,致行內良莠不齊,極需設特定機構監管。現時僅由放債人註冊處、警務處及牌照法庭分別就申請、審查、簽發作規管,警方在收到設訴後才執法,而調查和落案起訴期間,涉事放債人仍可繼續營運,阻嚇力不足。

 

經WhatsApp可即獲批

 

  消委會分析300多宗投訴及相關輔導機構個案,發現「小額、多重」借貸漸成趨勢,主因是第2、3綫放債人信貸評估不嚴,很易批出1萬元以下貸款,令借款人傾向多重借錢,最嚴重個案有逾120名債主。有37歲工程界男士月入2.8萬元,但為養3輛車、租用2個車位,及支付婚禮開銷等多次借貸,高峰期向7間公司借款達30萬元。

 

  另有中年主婦兼職收入不足5,000元,但為支付美容、保險和子女醫療開支,年半內向37間「財仔」借款共30萬元,有放債公司憑網上申請已批出4萬和7萬元;有公司經WhatsApp索取其身份證、地址、子女學校地址和電話號碼等資料後,即批出貸款。

 

黃鳳嫺(右)指多次破產個案在6年間多2倍,年輕人欠債易傾向選擇破產,卻不知破產後不能分期付款。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出,投訴個案揭示放債同業之間經常互通信息,多間公司共用同一款借款表格,更互相披露債仔信息,「如上述個案的主婦向1間公司還款9,000元後,另一公司即致電狙擊『還到9,000,怎麼還不起欠我的25,000元』;有些公司知道借款人將還清款項,即以現金回贈、平息等,利誘他們再借」。消委會表示,不少借貸公司僅靠簡陋卡片記錄借貸(俗稱卡仔數),或以WhatsApp批出貸款,多數無清晰合約,借款人難知還款期數和利率,加上不少只要求在便利店過數還款,「借款人難知還完未」。

 

放債同業間常互通信息

 

  消委會去年5至6月亦檢視各類借貸廣告,發現電視播放率密集,每小時最少有1個借貸廣告,多鼓勵年輕人為玩樂花費借錢。放債公司網頁標示利率無統一標準,且利率跨度由9.6%至59.5%,欠缺參考性;部分廣告的放債人牌照號碼更與官方檔案不符。

 

  消委會副主席陳家殷大律師稱,不少廣告以最低利率計算還款金額存誤導,「目前法律規定年息逾60%即屬違法,年息介乎48%至60%則屬敲詐,但與其他地區相比屬高水平,建議將年息上限調低至48%。」

 

 

02/05/2023

欠債七位數,該如何處理?

#欠債 #借貸 #投機 #投資 #賭波 #財務自由

  匯君三周年live到第三晚,繼續3小時馬拉松式回應網友提問。當晚其中一條問題令我印象特別深刻,這裡分享一下。

 


(istock)

 

網友問題:

 

  本人未夠四十歲,中學教書,未婚,收入尚算不錯。可惜早年借錢做「足球投資」損手,導致今天仍欠財務公司達七位數字,每個月都要還很多錢,影響生活。想問,現應否留錢去投資股市、幣市之類,可幫自己快速翻身兼財務自由?還是應先集中火力,打工還錢呢?

 

匯君回應:

 

  未知「足球投資」損手是否代表賭波輸錢呢?未知網友是否以為找到賭波必勝竅門?還是一些與足球有關的投資項目呢?無論如何,都是透過借貸輸掉七位數字,現需每月還款。相信借貸利率不會低,除非做了一些債務重組安排。這亦是每月負擔重,令生活好慘的主因。

 

  選擇投資去解決其實會得出兩條路,未諗成功之前,試下先諗失敗。若選擇以投資去解決,博一博,倘若失敗,怎麼辦?是否要破產呢?本身在中學教書,工作會否受破產而影響呢?教書本身對於轉行較為局限,轉行後收入又會大減,到時會更嚴重地影響生活,有機會逼上絕路,想不開的話更可能自尋短見。

 

  倘若成功,結果又會如何呢?網友之前「足球投資」損手,代表上次失敗了,欠債七位數字。這次再博一博時,會多一份壓力,因為一旦失敗,就會出現上面提到的後果,這個心理壓力是個極不利的環境,無論想做什麼也好,也較容易令你失敗。投資最好是操控閒錢,無壓力,成功機會才較大。

 

  還有,若在此情況下仍能成功,還清債項,甚至成功財自,下一步會怎樣呢?最終十居其九仍會輸清。因為心紅、貪念,網友多會想:「今次可以財自,可否十倍財自、百倍財自呢?」,終有一日會中招。

 

  建議把這事件當成一個人生磨練,堅持下去,過程中可能遇到好人好事,美好未來機會更高。希望網友能腳踏實地,先處理好筆欠債再算。

 

後記:

 

  很多人以為投資是萬能似的,每當生活遇到金錢問題,單靠每天工作「揼石仔」難以解決,或解決得好苦時,就會覺得應該以投資解決。

 

  從機會率看,投資成功率並不那麼高。久不久聽到有人靠投資(或投機)發達,尤其當某市場處於大牛市時,總會出現一些順勢而行的「人生勝利組」。他們可能博一兩舖便賺下一世人的錢。但實情是,按人口比例,這都是遠少於1%的極少數,甚至是異數。

 

  投資賺錢或積財,絕非靠博,操作上要有把握,背後需要知識與經驗,還有匯君提到的心理壓力因素。單看網友的往績,未見到有何過人的投資能力,只是因某情況出事後就想靠投資補償?成功機會並不樂觀。釐清事情本質比起單談方法更加重要,因為回應時交待得不清楚,錯誤引導,可能累死人。

 

  重溫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82218870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