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8/11/2019

圍城第12日 警今進入理大 蒐證兼清危險品

#理大 #警察 #搜證 #解封 #示威者 #非法集結 #一國兩制 #公務員 #宣誓 #催淚彈

  【晴報專訊】理大圍城今踏入第12日,警方早上會在校方陪同下,派爆炸品處理課、公共關係科等人組成的安全小組及刑偵人員入校,處理校內危險品及現場搜證,完成工作後會盡快解封理大。理大校方昨增派人手入內搜索,但無發現任何留守者,表示已傾盡全力,要求警方立刻解封校園,讓校方立即展開復修工作。

 

昨仍有警員在理大周邊,設路障駐守。

 

  理大校方連續兩日派員入校搜索留守者,僅在前日找到1名女留守者,當日她於傾談過程中遠離輔導員後消失,相信昨仍在校園內。繼前日搜索後,理大校方昨晨9時半再派協助小組進入校園,人手由昨天的50人增至100人,成員包括副校長、學院院長、教職員、專業輔導員、醫療人員和社工,分成9個協助小組,分組尋找留守者,並檢視辦公室和實驗室內設施被破壞的情況。

 

  小組已尋找過校園內所有樓層及房間,均無發現留守者,但有大量設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包括實驗室,部分化學品和危險品也不翼而飛,有科研項目因事件而中斷,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指這對理大的教學及科研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對此感痛心。校方表示,已傾盡全力做能夠做的事,要求警方立刻解封校園,讓校方能立即展開復修工作。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昨亦表示,理大團隊在每樓層都發現有汽油彈等危險品,有副校長形容是「露天的火藥庫」。

 

理大小組再入校園 搜尋無果

 

  理大校方向政府提出3項要求,包括建議警方無需進校尋找留守人士及解封校園、要求相關政府部門盡快處理校內所有危險品、及執行任何行動時,要以和平和人道方式,保障所有人士的人身安全。

 

  有份入校的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表示,相信現時校園內已無留守者,紅隧開通後校園內外人士均可自由出入,認為警方繼續於校外設防綫「無意思」,應盡快讓校方接管校園。張又認為,警方進入校園或刺激很多人的神經,無必要進入校園搜證,校內的危險品可由消防處及爆炸品專家處理。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表示,據他知悉,解封理大後會有消防員和警員入校,憂警察蒐證形式會否逐間房搜索或突擊爆破,激起滯留者情緒致發生不愉快事件,籲警方勿解封後立即進入蒐證或搜捕,予時間讓留守者自願離開。

 

警:倘有發現「先醫療」不拘捕

 

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

 

  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昨傍晚表示,與校方溝通後,警方安全小組連同刑偵人員今會進入理大校園,處理校內危險品及現場搜證,全程會有校方人員陪同及協助,相信行動在校方全面配合下可迅速完成,完成後會盡快解封及將校園交還予校方,若發現留守人士會以「先醫療」方針,不會即時拘捕。

 

  民間團體香港監察日前發表聯署聲明,逾3,700名國際知名教授及講師,譴責香港警察針對大學校園使用不合比例及報復式暴力,促獨立調查警察暴力和保護學術自由。

 

 

下一頁 涉非法集結詆毀一國兩制 43公僕被投訴 政府研公務員須宣誓效忠

涉非法集結詆毀一國兩制 43公僕被投訴 政府研公務員須宣誓效忠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早前在立法會動議,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獲得通過。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昨稱已着手研究,料立會會期明年結束前有結果;但有公務員團體認為作用不大,徒具形式。據公務員事務局數字,由六月至今,有43名公務員涉參與非法集結或暴力活動、或公開發表詆毀一國兩制言論。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昨代葉劉提出質詢,跟進葉劉早前在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提出的動議,關注政府會否制定政策及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確保公務員上下一致、同心同德,維護「一國兩制」。

 

公務員團體認為成效不大

 

有公務員團體認為現時公務員更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面對社會現況。

 

  羅智光昨回應稱,政府已著手研究有關議題,審慎考慮宣誓目的和效果等,亦會諮詢職方及律政司意見,預計明年立法會會期完結前有結果。

 

  他強調,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是公務員一貫責任,在此艱難時刻,絕對同意公務員需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止暴制亂為首要工作;對有公務員涉嫌參與違法活動被捕深感遺憾,事件更令人質疑整個公務員隊伍未能齊心一致,容易抹殺整體十八萬多公務員的辛勤實幹。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宣誓成效不大,只屬形式,「搞咁多做乜?」。他稱,目前公務員待遇已不如昔日吸引,再加「關卡」或進一步影響招聘或流失率,若有需要可在僱員合約中訂明相關條款。

 

  新公務員工會則表示,同意在此危難之時,公務員更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面對社會現況,但目前政府應先明確保障《基本法》賦予公務員之權利,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處理公務員違反守則個案,免進一步打擊團隊士氣。

 

官校教師涉仇警言論 3宗正調查

 

  羅智光又在立法會書面回應議員提問指,由6月至今,公務員事務局收到的公務員投訴中,涉參與非法集結或暴力活動,或公開發表詆毀一國兩制言論的有43人,會按既定機制轉交其所屬部門跟進,強調政府絕不姑息縱容被裁定干犯刑事罪行的公務員。

 

  另教育局接獲4宗投訴,涉官立學校教師涉在社交平台發表仇警言論,當中1宗證實不成立,3宗仍在調查,目前沒相關人員被停職,但其中2名公務員教師暫調離官校,在局內暫擔任其他崗位。

 

 

下一頁 警5個月放逾萬枚催淚彈 3成兒童接觸催淚煙後求醫

警5個月放逾萬枚催淚彈 3成兒童接觸催淚煙後求醫

 

  警方過去5個月多次密集施放催淚彈,總數已逾萬枚。有家長團體調查發現,近3成家長曾因子女接觸催淚煙或殘餘物後感不適,要帶子女求醫,最嚴重個案要留院5日,促警停止使用催淚彈及政府公布催淚彈成分。有住馬鞍山的家長稱,警在中大施放的催淚煙遠飄過海,令其子女皮膚痕癢要服藥治療。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昨表示,據警方統計,本港6月至今,有逾900宗示威,警方共使用約1萬枚催淚彈,單日最多為11月12日,共使用2,330枚催淚彈。截至本月12日,警方共發4,800枚橡膠子彈;而至18日,警方共於13宗案件中發了19枚實彈,當中3宗實彈擊中人。

 

食衞局已向學校發清理指引

 

  家長團體「香港媽媽反送中」關注催淚彈對兒童影響,在11月22日至25日以網上問卷收集1,188名子女疑被催淚彈影響的家長意見,發現受影響兒童平均6歲,最細2個月大,1歲以下有74名,主要症狀為咳嗽、喉嚨乾涸、皮膚痕癢等。當中有33.4%家長曾因子女接觸催淚煙或殘餘物後感不適,而要向學校請假;29.1%曾帶子女求醫;而在320個求診個案中,36.9%診斷為敏感,0.9%為濕疹,1.6%為上呼吸道感染,1.6%為氣管炎,其餘不能確診,最嚴重個案要留院5日。

 

  居於馬鞍山、育有1子1女的媽媽Stephanie表示,警察在中大密集施放催淚彈後,小朋友皮膚痕癢至要求診,子女又試過因催淚彈患上呼吸道感染,不停咳嗽。

 

  化學博士K Kwong表示,現未有相關學術研究,據催淚彈生產商資料,催淚煙影響範圍約50公尺,但據自己及有讀者反映,中大發生衝突時馬鞍山住戶都聞到催淚煙味,估計密集施放時影響範圍可達2,000公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稱,局方一直有向專家諮詢有關清理催淚煙資訊,衞生防護中心已發出相關指引予學校。

 

 

09/06/2022

QS 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出爐!麻省理工連續稱冠!本港邊5間大學躋身百大?科大急跌6位被中大超越?(附完整名單連結)

#打工仔 #港大 #MIT #浸大 #中大 #2023年本地大學排行 #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 #麻省理工學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 #科大 #嶺南大學 #放榜 #亞洲最佳大學 #清華大學 #史丹福大學 #理大 #城市大學 #劍橋大學

  還有1個多月就是DSE考生放榜的大日子,而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就公布了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連續11年排世界大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就繼續穩住「亞洲最佳大學」之名!而本港就維持7間大學上榜,到底邊幾間排名上升和下滑?一齊睇睇啦!

 

  QS世界大學排名採用6項指標,包括學術聲譽(40%)、僱主聲譽(10%)、論文引用次數(20%)、師生比例(20%),教員及學生國際化程度(各佔5%),收集過15萬名學者和近10萬名僱主的意見,最後有1418間大學上榜,為最大規模的一次!

 

  跟大家睇睇全球三甲,排世界第一的依然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校已經第11年稱冠,英國劍橋大學攀升1位至第2,而史丹福大學則維持第3。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圖片來源︰MIT Facebook)

 

  本港大學的表現又如何?今年有7所大學上榜,其中有4間排名上升,3間下跌。香港大學由去年第22位升至21位,守住第一,中文大學亦上升1位掛第38,科大就急跌6位至第40位,城市大學跌1位排54位,理工大學則升1位排第65。其餘兩間院校就是百大之外的浸會大學,急升6位至第281位,而嶺南大學則跌至601至650位。

 

科大去年的排名是34,今年下跌6位,反被中大超越!

(圖片來源︰HKUST Facebook)

 

即睇2023年本地大學排行榜︰

 

香港大學  (21位)

香港中文大學(38位)

香港科技大學 (40位)

香港城市大學(54位)

香港理工大學(65位)*與其他大學並列

香港浸會大學(281位)*與其他大學並列

嶺南大學(601—650位)

 

再睇QS世界大學首20位︰

 

1.    麻省理工學院

2.    劍橋大學

3.    史丹福大學

4.    牛津大學

5.    哈佛大學

6.    加州理工學院

7.    倫敦帝國學院

8.    倫敦大學學院

9.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10.    芝加哥大學

11.    新加坡國立大學

12.    北京大學

13.    賓夕凡尼亞大學

14.    清華大學

15.    愛丁堡大學

16.    EPFL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17.    普林斯頓大學

18.    耶魯大學

19.    南洋理工大學

20.    康奈爾大學

 

完整名單︰https://bit.ly/3xhLR79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