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3/02/2020

新肺炎恐如沙士 可經糞便播毒 港多1宗確診黃埔母子同中招

#武漢肺炎 #疫情 #社區感染 #醫護 #罷工 #醫管局 #口罩 #網購 #騙案 #深圳 #菲律賓 #封關 #菲傭 #新型冠狀病毒 #經濟 #軍醫 #火神山醫院 #解放軍

  【晴報專訊】全球武漢肺炎確診至少達14,635宗,本港再多1宗確診個案,累計確診達15宗。衞生防護中心透露,黃埔花園一對母子先後染病,且早前確診的青衣75歲老翁和曾坐遊輪的80歲老翁病源未明,不能排除社區感染已出現。另外,澳門多名患者的大便驗出新病毒,專家憂重現當年沙士病毒經廁所U形水渠傳播的情況。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

 

  本港再多1宗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透露,新確診72歲女患者為早前黃埔花園確診39歲男患者(即第13個案)的母親,她前日進入隔離營後發燒,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潛伏期間沒有外遊,現送往瑪嘉烈醫院,其4名密切接觸者仍需接受隔離,包括其媳婦、一對孫兒及外傭。

 

2老翁病源未明 或社區蔓延

 

  張指,雖然黃埔花園內接連有感染個案,但因39歲男患者不適後已馬上求診,其母在進入隔離營前並無病徵,相信黃埔花園感染不會擴大。

 

  張續說,另一名早前確診的80歲老翁與妻子同住,推測他最有可能在1月23日發病,他在1月10日曾到深圳數小時買火車票,原定赴福建旅遊但未成行,到1月17至25日與兩名女兒赴日遊玩,期間在1月20日在橫濱上遊輪赴鹿兒島,並在5日後隨船返港,至1月30日因發燒入住明愛醫院。他在港時多與妻子在葵涌邨綠葵樓住所附近散步及買餸。張稱,現時未確定老翁赴日時乘坐航班詳情,但確認遊輪上載有逾3,400人,當中130人在港上岸,86人持香港身份證,其他為日本、德國等地遊客,冀相關人士能主動聯絡中心告知現況。

 

  張承認,因遊輪上客人自由活動,難以確定緊密接觸者,僅靠自述接觸史確認有否需要隔離;而老翁一家稱曾在船上游泳。她又澄清,老翁未如傳聞逃離明愛醫院,只因他操普通話,言語間誤會醫護意思,現已轉送瑪嘉烈醫院。

 

1個案危殆 肺「好花」需插喉

 

本港近日「一罩難求」,不少市民四處尋找口罩自保。

 

  對本港有否出現社區感染,張坦言上述的80歲老翁及早前青衣確診的75歲老翁未能肯定病源,且2人未有流行學連結,不能完全排除社區感染的可能性,公眾要有心理準備病毒有機會在社區蔓延。

 

  另外,醫管局指本港單日多47宗懷疑個案,涉及21男26女,年屆5至92歲;目前仍有88人需留院接受隔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莊慧敏稱,15名確診者中,有2人情況嚴重,1人危殆;當中68歲危殆女病人因肺部「好花」,需插喉使用呼吸機。另現時有25名醫護列入呈報個案,23人樣本證實陰性,2人仍住院。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澳門當局證實5名確診患者大便樣本對新病毒呈陽性,加上內地亦有相似病例,顯示新病毒傳播途徑與沙士相若︰「沙士病毒可在糞便存活很久,市民應每日向廁所U形渠倒清水,避免病毒傳播。」

 

廁所U形渠倒清水 減低風險

 

武漢肺炎疫情在港蔓延,衞生防護中心指不能排除病毒已在社區傳播,市民外出應注意衞生。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稱,若本港有確診者無外遊史,即已出現本地傳播鏈,屬「非常危險訊號」,倡港府應將關口人流減至最低,甚至居內地港人如非必要都不應進出,避免將病毒帶入香港。

 

  因應疫情,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昨宣布,全國暫停受理、審批和簽發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簽注,包括團隊旅遊、個人旅遊和深圳「一周一行」;自助機及網上服務同步暫停,直至另行通知。

 

 

下一頁 3千醫護今罷工 醫管局:力保急症癌症服務

3千醫護今罷工 醫管局:力保急症癌症服務

 

昨有組織到醫管局外示威,反對罷工行動。

 

  多個醫護工會不滿政府未有全面封關防疫,發動今日(3日)起展開首階段罷工,初步料約3,000名非緊急服務醫護會參與,罷工或長達5天。醫管局昨重申不認同醫護以罷工表達訴求,暫未能評估實際影響,稱今起啟動重大事故協調中心監察實際情況,會盡力維持急症及癌症服務,初步料一半非緊急手術要再排期。

 

啟動重大事故協調中心作監察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稱,目前內地疫情嚴重,相信大部分醫護都認同減少內地來港人流,有助控制疫情,但重申不認同以罷工達到目的,期望各方勿互相指摘,管理層願透過不同渠道了解前綫訴求。至於會否秋後算帳,他稱同事需為行為負責,會按既有守則考慮每個個案。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則稱,今日會啟動重大事故協調中心監察實際情況,會盡力維持急症及癌症服務,專科門診會盡量處理新症,覆診、穩定病人或僅安排補藥;病人若希望改期覆診,亦不必急於致電排期。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左三)稱,罷工行動料各聯網的龍頭醫院會受較大影響。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昨晚稱,約3,000名非緊急服務職工會參與首階段罷工,料各聯網的龍頭醫院會受較大影響,特別是伊利沙伯醫院及屯門醫院;若政府今晚再無回應,明日將行動升級,料多達9,000會員參與罷工。她稱,由於職工訴求非醫管局可獨自處理,若主持抗疫督導委員會的林鄭月娥拒出席會面,昨日會面無必要舉行,但隨時歡迎再商討,或未必需進行第2階段罷工,重申是迫於無奈才罷工,若現社區爆發或會擱置。

 

  香港護士總工會會長蘇肖娟稱,該會約有1,200名會員,多數不同意罷工。護士管理局前成員黃河亦稱,不同意以罷工「要脅」政府「封關」。

 

 

下一頁 千人涉墮口罩網騙 損$82萬 部分賣家失聯

千人涉墮口罩網騙 損$82萬 部分賣家失聯

 

  市面上「一罩難求」,不法之徒乘機作假騙財。多名區議員稱近日接獲大批市民求助,稱網購口罩後未能收貨,要求退款時遭對方藉詞拖延,更有部分市民於付款後未能聯絡賣家,截至昨午懷疑受騙的市民已有逾千人,涉款約81.9萬元,估計將達逾百萬元。

 

苦主損失100至3,900元不等,年紀最小的僅15歲。

 

  本港陷入全城口罩荒,屯門、沙田、大埔、葵青及元朗等多區有區議員都表示,近日接獲多名市民求助稱於網購口罩時疑受騙。屯門區議員巫堃泰表示,截至昨午1時,受影響市民已達1,054人,涉款約81.9萬元,損失金額由100至3,900元不等,年紀最小的受害人僅得15歲,受影響人數及金額更有上升趨勢;當中涉及facebook專頁「素人快報」的個案初步已逾700宗,涉款逾40萬元。

 

fb專頁「素人快報」 疑呃逾$40萬

 

  巫指出,當中絕大部分個案的騙徒都是假借2月初口罩逐漸到港消息,以「餓鬼行銷」方式促使買家盡快下決定,又透過「保住貨源」為名,利誘買家繳付全額款項作實。其中一名苦主A小姐稱,上月30日「素人快報」專頁稱將有1萬盒口罩從菲律賓抵港,每盒售80元,每人限購5盒,有意購買者可滙款至指定銀行戶口,並以即時通訊軟件傳送入數紙證明及通知其居住地區,她因家中極缺口罩便即付款。

 

  A小姐稱當她支付全額400元不久,即發現網上留言遠超貨量,其後見有網友自行向供應商求證,始揭發供應商未有供貨予「素人快報」,懷疑自己受騙,遂報警求助。

 

  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則指出,部分騙徒要求買家於入數紙上寫上「用作購買點數卡」等字眼,質疑有人藉此逃避法律責任。

 

  據了解,「素人快報」原本的fb專頁已關閉,相關專頁「素人快報退款調查區」則表示由於銀行戶口被凍結,稱已邀約銀行於今日處理有關問題,核對表格及簽名後會先安排網上過戶的買家退款,而透過櫃員機入數的買家則仍需等待。

 

藥房賣天價口罩 商會無法管制

 

  港九藥房總商會副會長劉愛國表示,政府未有透露早前已訂購的2,400萬個口罩何時到港,業界已自行積極向外尋求供應,惟因現時不少主要生產口罩的國家暫停外銷,故藥房口罩「賣1個少1個」。對於部分藥房售賣天價口罩,他坦言未能管制有關行為,促請政府盡快增加口罩供應,以穩定售價。

 

  另外,警方於去年11月起先後接獲逾百人報案,稱透過網上社交平台購買口罩或其他貨品後懷疑受騙,經調查後暫至少拘捕4名涉案男女。本報就上述逾千市民買口罩疑受騙事件向警方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下一頁 深圳爆社區傳播 3患者潛伏期無外遊

深圳爆社區傳播 3患者潛伏期無外遊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內地的確診病例昨天已超1.44萬宗,比前天急增2,600多宗,死亡人數亦增至304宗。而與香港相鄰的深圳,確診亦增至207宗,並首次出現3宗社區傳播個案,包括一名病發前一直工作的「外賣小哥」。

 

  據內地傳媒資料,至昨天全國的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已達14,489宗,比前天急增2,668宗,另有19,544個疑似個案,304宗死亡,而治癒則有441宗。其中湖北有確診9,074宗,當中4,109宗來自相信是病毒源頭的武漢。

 

  而廣東方面,昨天確診個案則增至632宗,其中省會廣州有179宗,深圳則有207宗,為全省最多,還包括3宗首次發現的本地社區傳播病例,情況令人關注。

 

年輕患者 發病前一直送外賣

 

  據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孔東鋒稱,3名本地社區傳播病例的患者,最長14天的潛伏期內未離開過深圳,亦未接觸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其中一名年長女性目前不配合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的情況還無法判斷;一名年輕女性發病前曾外出就餐,並前往健身室等地。而最後一人是年輕男性,職業是外賣員,發病之前一直在深圳送外賣。

 

  孔東鋒指出,3宗的患者可能是在日常交往過程中,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到了傳染源或傳染源的物品等。但深圳目前出現社區傳播患者,並不意味社區傳播爆發,深圳的病例仍以輸入性病例為主;他提醒民眾外出要更加注意戴好口罩和勤洗手。

 

多地封城 每戶兩日限1人出門

 

  另外,武漢肺炎爆發後,除了「源頭」湖北省外,浙江省疫情最為嚴重。為免疫情再擴大,溫州等多地已動用到「封城」辣招。

 

  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昨天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從即日起至周六(8日),嚴格控制居民出門。全市每戶家庭每兩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員出門採購生活物資,其他人除生病就醫、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上班外,原則上不應外出。

 

  截至昨天,浙江省共有確診武漢肺炎661宗,是病例第二多的省份,其中溫州市便有265宗,而這些病例主要是武漢返回溫州的人員。據悉,溫州的800萬人口中,有近3成都在外經商,其中在武漢的溫商及家屬,以及在當地就學的學生,共有18萬人之多。據悉,有類似措施的還有同省台州市轄下的溫嶺市,以及以小商品市場聞名全球的義烏。

 

周末海外確診146宗 日本佔最多

 

  過去周末,武漢肺炎在海外確診個案增加逾50宗,截至昨晚9時半,海外確診個案達146宗。當中以日本最多,確診個案突破20宗。

 

  昨日(2日)韓國新增3宗確診病例,累計達15宗,患者分別為2名韓國人及1名中國女子,其中1人為從武漢回國的僑民;越南則確診第7宗病例,印度增1宗至2宗確診,澳洲增2宗至8宗。

 

  多國宣布收緊旅客入境及防疫措施,並加緊撤僑計劃。韓國明日(4日)零時起全面禁止14日內到訪過中國湖北省的外籍人士入境;新西蘭今(3日)起亦禁止所有曾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該國公民則例外,但要自我隔離14日。

 

  美國宣布進入公共衞生緊急狀態,暫時禁止短期內曾到過中國疑有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風險的人入境。英、日等地亦將再派包機接僑民回國。

 

 

下一頁 社會恐慌傷害大過疫情 搶口罩搶糧搶到驚 學者籲關注心理健康

社會恐慌傷害大過疫情 搶口罩搶糧搶到驚 學者籲關注心理健康

 

受到疫情影響,近日市民不時四出搶購口罩及日用品等,致人心徨徨。

 

  各地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節節上升,香港亦出現恐慌性搶購口罩和日用品。有學者警告,社會恐慌或比疫情傷害更大,擔心市民衍生精神問題,呼籲社會關注弱勢社群的心理健康。有精神科醫生坦言,近日有求診者因疫情而出現焦慮徵狀,提醒市民要學懂紓壓。

 

葉兆輝

 

  連日有市民四出排隊搶購口罩,有人直言欠缺防護裝備而不敢出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表示,社會除了要著重防疫,亦需關注精神健康,他認為現行的防疫措施或忽略基層市民的心理需要,憂衍生精神問題。他指網上輔導平台「Open噏」近日亦收到有關疫情的心理健康查詢,但數字暫未見急升。

 

  葉解釋,近日大部分公共服務及設施因疫情而暫停開放,不少人被迫留在家中,「不少長者習慣到社區中心消遺;基層學生亦失去學校、圖書館、運動場等設施作社交、學習」,若住家環境不佳,更大機會令他們產生精神壓力,嚴重者甚至有自殺、自殘風險。他提及,2003年經歷沙士後,自殺率明顯上升,憂社會恐慌的實際傷害比疫情更大。

 

精神病康復者因疫情復發

 

  葉兆輝慨嘆,去年的社會創傷至今仍未平復,市民不信任政府,加上各地出現口罩慌,令到市民欠缺安全感,他形容現時情況是「雪上加霜」,不及2003年沙士時期「全民齊心抗疫」。

 

  葉建議,政府可參考新加坡和台灣做法,包括全民徵召物資和派員上門派口罩等,亦要關注市民精神健康,又建議社福和教育機制適時推出網上心理支援服務,及呼籲市民多關心年長家人和長者鄰居,「例如教他們用iPad,與他們Facetime聊天,已經好大幫助。」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過去3日平均每日有1宗因疫情衍生的求診個案,有個案是情緒病康復者,近日因對疫情恐慌致復發,出現焦慮;另一類求診者原本無患病,但近日出現驚恐、壓力敏感徵狀,喉嚨乾嗰時便感心慌、緊張、手震。張估計,其中一個因素是因口罩供應不足。

 

 

下一頁 菲律賓封關 1成僱主延後請菲傭

菲律賓封關 1成僱主延後請菲傭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菲律賓上周六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死亡個案,成為中國以外首宗死亡病例;當地政府亦宣布擴大入境限制,包括即日起禁止中港澳旅客入境,昨至少7班來往本港及菲律賓的航班被取消。有外傭中介公司指出,約10%僱主主動要求延後申請,中介亦無法往當地面試等。有僱主則批評,菲律賓當局資訊發放混亂。

 

  菲律賓首宗新型冠狀病毒死亡個案的死者,為一名44歲來自武漢、經由本港入境的男子。而繼意大利及越南後,菲律賓昨亦宣布即日起暫停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旅客入境;至於經由相關地區入境的菲律賓公民亦需強制隔離14日,並禁止旅客由菲律賓前往中國地區。菲律賓航空來往本港及菲律賓的航班,今日則有8班要取消。

 

僱主批菲國發放資訊混亂

 

  香港僱傭代理協會主席兼海外僱傭中心董事總經理張結民表示,原定每月往當地面試聘請菲傭的程序於新措施下需取消,每日亦至少有2至3名僱主因疫情選擇延後聘請等,佔整體約10%。他又稱,連月來受反修例風波影響,業界生意已錄得3至4成跌幅,若措施及疫情持續,情況恐雪上加霜。

 

國泰豁免部分旅客改機票費用

 

受菲律賓封關影響,中介亦無法往當地為菲傭面試。

 

  香港外傭僱主關注組召集人徐曉彤則稱,昨至少有4至5個僱主反映其外傭準備返港時臨時無法上機,更一度被告知「可能停2、3個月」,令僱主大失預算,批評菲律賓當局資訊發放混亂。

 

徐曉彤

 

  除了菲律賓,越南早前亦宣布即時停飛中港澳台等航班,其後雖已復飛,但簽證仍未恢復審批。縱橫遊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袁振寧稱,原定本月10日至29日出發往越南的5個旅行團,視乎客人簽證情況決定是否取消。中國旅行社自由行業務中心副經理楊世鑫則稱,原定本月10日出發往越南的1個旅行團已取消,本月中至3月初的5個旅行團則仍與旅客聯絡中,涉及約150人。

 

  入境處回覆,已即時與相關部門了解及提供資訊。

 

  另外,國泰宣布,即日起豁免2月1日或之前,經全球辦事處發出,於2月1日至29日抵港、由香港出發及過境香港的乘客,其重訂及更改航點的費用。

 

 

下一頁 疫情持續 陳茂波:經濟收縮風險增

疫情持續 陳茂波:經濟收縮風險增

 

  反修例風波陰霾未除,本港經濟再受武漢肺炎威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稱,外界早前估計今年經濟預測介乎增長2%至負增長4.1%,料疫情會大大提高經濟繼續收縮風險,連帶政府收入減少及支出增加,財政赤字或進一步上升。

 

陳茂波稱餐飲、零售、旅遊及消費等行業,將更嚴峻。

 

  陳茂波昨稱,本港經濟至今年初仍未擺脫持續下滑的風險,此時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威脅,形同雙重打擊。大半年來備受壓力的餐飲、零售、旅遊及消費行業,將陷入更深的寒冬;中小企及打工仔承受的壓力亦更大。

 

  陳指,政府現時還未敲定今年經濟的預測,但疫情的發展及持續時間會是主要考慮因素,估計今年經濟繼續收縮的風險大大提高,財政赤字或進一步上升。但他會確保所有防疫及抗疫工作、以及醫療體系,都得到充足的財政資源,打好防疫戰。

 

  陳又稱,他一直率領相關部門及各金融監管機構,做好實時、全方位及跨市場的監察與協調。疫情雖令本港及海外主要股市受壓,但本港市場仍穩妥和有秩序運作。政府會繼續保持警覺,確保香港的金融安全。

 

下一頁 1400解放軍醫護進駐 火神山醫院啟用

1400解放軍醫護進駐 火神山醫院啟用

 

進駐的解放軍全部戴上口罩。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情況最嚴峻的湖北武漢,當局為應對疫情而興建、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已完工,並於今天投入使用,而解放軍已抽調1,400名醫護人員派駐該醫院。

 

  據悉,武漢確診染病人數至昨天已超過4,000人,當地醫院早已不敷應用,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物資告急。為應付疫情,當局早前參照2003年沙士期間北京「小湯山模式」,興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間臨時醫院以應急。

 

設1000張病床

 

解放軍進駐後馬上調試設備。

 

  其中火神山醫院經8天趕工後,昨天上午已完工交付,並於晚上投入使用,今天可以正式收治病人。該醫院建築面積34,000平方米,有1,000張病床,設重症監護病區、重症病區、普通病區,以及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

 

  解放軍已抽調1,400名醫護人員到武漢,今天起承擔火神山醫院的醫療救治任務。此次抽組的醫療力量來自全軍不同的醫療單位,包括聯勤保障部隊所屬醫院、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等。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亦抽組15名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指導醫院疫情防控工作。

 

  據報道,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中,有不少人曾參加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任務,又或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亞抗擊伊波拉疫情任務,經驗豐富。

 

  至於武漢另一間臨時醫院雷神山醫院,建築面積75,000平米,將有15,00張病床,預計周三(5日)交付投用,翌日正式收治病人。

 

  另外,解放軍空軍昨天出動8架大型運輸機,從瀋陽、蘭州、南京、廣州4地出發,空運醫療隊隊員和醫療物資飛赴武漢。

 

官媒指「雙黃連」抑病毒 民眾瘋搶「雙黃蓮蓉月」

 

各地的「雙黃連口服液」多已斷市。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日前表示,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引來搶購潮。不過有網友卻發現,有人疑因未能搶購到這種藥物,加上「會錯意」,於是盲搶有「雙黃」字眼的東西,結果網購平台上的獸藥黃連素和「雙黃蓮蓉月」都被買光。

 

  據悉,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組成。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表裏雙清的作用。不過內地官媒提醒,抑制不等於預防和治療,呼籲民眾勿自行服用。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