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30/06/2020

「保就業」第2批補貼 六福領$4300萬最多 部分僱主獲多於上限4成

#保就業 #僱主 #六福

  【晴報專訊】保就業計劃昨公布第2批受惠僱主名單,當中98%為中小微企,涉款約65億元。名單中不乏連鎖大集團,當中六福集團獲逾4,300萬元補貼、唐記包點母企獲逾4,200萬元,為次批名單中最高,但仍遜於首批獲8,500萬元補貼的養和醫院;而今次亦有僱主獲批的補貼額,每名承諾的受薪員工平均獲逾9,000元上限,有部分獲1.26萬元工資補貼。

 

保就業計劃現已完成53%僱主申請審批,並已發放191億元。

 

  保就業計劃秘書處昨公布第2批受惠僱主名單,涉及約3.4萬名僱主,當中98%為聘用50人或以下的中小微企,涉及補貼工資總額約65億元,料可保障逾28萬名受薪僱員崗位。

 

  今次受惠僱主亦不乏連鎖企業,包括補貼金額最高的六福集團,獲批逾4,300萬元,按其承諾受薪的1,493名員工計算,每人月均可獲約9,750元;而唐記包點母企「祖遇唐控股有限公司」,則獲批逾4,200萬元,為第2高補貼公司,每名承諾受薪員工月均料獲7,180元。

 

  第3位的城市護衞有限公司則獲批逾3,900萬元;港怡醫院獲逾3,100萬元,排第4;香港航空與新翔集團合資、在機場提供地勤服務的「新翔(香港)有限公司」則獲逾2,800萬元,排第5。

 

鄭若驊夫公司 獲$2400萬補貼

 

  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公司亦參與計劃,包括大班麵包西餅獲批逾770萬元;九龍維記牛奶獲批逾1,250萬元;YKK香港獲逾1,150萬元:卓悅獲610萬元補貼。另包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的「安樂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亦獲逾2,400萬元補貼,941名員工每人月均可獲8,763元補貼。

 

  另名單上不乏傳媒機構,包括眾新聞母企「公民記者有限公司」獲25.2萬元補貼、香港外國記者會亦獲逾279萬元補貼等。

 

望7月中完成所有補貼審批

 

  但單計員工的月均補貼額,有3間獲批18.9萬元、僅聘用5人的微企可謂「傲視同群」,分別為天星珍珠首飾有限公司、浩永海產貿易有限公司,及合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它們每名承諾受薪員工平均可獲1.26萬元工資補貼,高於上限9,000元的4成。

 

  保就業秘書處指,現已完成53%僱主申請審批,總共已發放191億元,並已向7.4萬名自僱人士發放一筆過7,500元資助,涉款5.56億元。現時第3批保就業申請亦已批出約3萬名僱主,涉約77億元薪金補貼,料可保障33.5萬僱員,但名單仍待公布,冀在7月中旬完成所有審批。

 

69間旅社獲批業界:難抵「納空租」損失

 

禤國全

 

  疫下旅行社生意慘淡,兩批次申請最少有69個僱主獲批。獲1,189萬元的東瀛遊,519名員工月均可獲7,636元。其執行董事禤國全指足以延長公司壽命,但租金等開支仍巨,員工每月仍要放12日無薪假,他冀開關後政府能補貼病毒檢測成本。

 

  獲批668萬元的新華旅遊董事總經理蘇子楊坦言,老牌旅行社員工多、門市多,補貼僅是「吊命」,難抵償「納空租」損失。他指,旅行社不如航空業可轉做貨運,可謂前景黯淡,擔心即使有工資補貼,員工仍會因看不到前景離開。

 

 

18/05/2022

炎夏潛水季!疫下難做生意?以誠信為本,老牌潛水中心拒與同業惡性競爭!

#防疫抗疫基金 #潛水業 #水上活動 #疫情 #消費券 #經營理念 #創業 #潛水 #停業 #保就業

  近年戶外活動盛行,潛水、獨木舟等水上活動大受歡迎。原是本地旅遊業的大好商機,卻遇上疫情來襲,令一切皆化為泡影。

 

  有經營PADI潛水中心至今24年的潛水教練,憑著多年以「誠信」待客、堅持不與同業作惡性競爭,雖然疫下幾乎停業,仍能夠力保不失,迎來第5波後的第一個潛水旺季。

 

潛水歷險會創辦人區紹堅表示,雖然本港潛水有淡旺季,但競爭相對較小且發展潛力大,故毅然在金融風暴期間創業。(黃建輝攝)

 

  潛水歷險會在1998年開業,該企創辦人區紹堅表示,早於開業前,已辭去公務員工作,打算跟親戚到荷蘭發展;惟不想在外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決定返港創業。因向來熱愛潛水,與潛水相關的業務自然成為了他創業的首選。

 

  當年創業遇上97金融風暴,加上香港潛水有淡、旺季之分,區紹堅的親友認為潛水並非必需品,經濟不好又豈會有人花錢娛樂,均不看好他的決定,紛紛勸說他放棄。他卻認為,「經濟好,大家自然願意花錢;經濟不好,也需要娛樂輕鬆一下」。而且當年從事潛水業務的公司不多,區紹堅深信「有危就有機」。

 

明碼實價 器材租借助普及

 

  初次創業難免會碰釘,區紹堅以「問題天天都多」來形容創業初期的生活。幸好,他熟悉本港潛水圈子,略懂其他潛水公司的經營模式。在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劣後,找到自己的經營理念——「誠信」。

 

  他指,30年前談潛水活動,大多數的人也會覺得是有錢人的玩意。事實上,是因為大多的潛水公司都不會標明收費,以及經常要求或游說初學者購買整副潛水裝備,甚至會因應不同學員而有「海鮮價」,令人誤會潛水是高消費活動。為令潛水活動普及,他除了明碼實價標明各項服務收費外,還推出在當時算是較新穎的租借器材服務。

 

區紹堅指該會於旺季以自由工作形式,聘請考獲潛水教練資格的舊學員,以應付需求。(黃建輝攝)

 

  面對潛水淡、旺季,區紹堅直認這是香港從事本地潛水事業中,不可改變的劣勢,但也造就了該企發展海外旅遊團的業務。「香港太凍,可以組團去菲律賓,香港教練帶香港人」。他解釋,一般人去旅行不會選擇景點不多的菲律賓,但當地卻是潛水勝地。若非有一班同樣熱愛潛水的朋友,普遍不會選擇到菲律賓旅遊。

 

  加上到外地潛水,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與當地教練言語不通。因此,區紹堅在2003年為其公司申請旅行社牌照,在香港潛水淡季舉辦海外潛水團,讓港人更放心到外地潛水,亦可確保教練們在淡季仍有穩定收入。

 

疫市不減價 寧推額外體驗

 

  經歷多個起伏,疫情對潛水業的影響可算最長。政府初實施限聚令時,並無列明禁止泳灘以外海域的水上活動,而遊艇屬私人地方。區紹堅直言,當時公司仍會舉辦如潛水訓練、水肺潛水、浮潛等人數較少的活動。直至疫情加劇,以及有人因參加水上活動而被罰款,才暫停辦各項活動,以避免染疫和招致法律問題。及後,該企只能以「保就業」防疫抗疫基金撑過。

 

  為助經濟復甦,港府於今年4月再次向港人派發消費券,不少企業推出各種優惠吸客。區紹堅指出,該企亦有推出免費潛水體驗等優惠,讓學員在參與部分潛水課程或活動後,有額外的免費體驗機會。惟他堅稱與以往一樣,不會減價,一來保障服務質素,二來不希望同業「鬥平」,形成惡性競爭。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