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7/12/2020

網上理財密碼疑遭挪用 85歲寡婦失$2000萬 首9月電騙共涉逾$4億

#電話騙案 #網上銀行保安 #網上理財

  【晴報專訊】電話騙案無日無之,疫情下經濟不景更猖獗。警方表示,今年首9個月本港電騙案不論宗數或涉款均明顯上升,錄895宗損失逾4億元,預計全年或破千宗紀錄,料明年情況仍不理想。警方發現,長者續成電騙案受害者,估計與長者不掌握網上銀行保安概念有關,今年最大宗失款個案受害者正是一名85歲寡婦,遭人以網上理財轉走逾2,000萬元。

 

今年首9個月電騙共895宗,與去年同期的388宗相比,急增1.3倍。(iStock)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莫子威表示,今年首9個月電騙共895宗,與去年同期的388宗相比,急增1.3倍;涉款方面更是「水漲船高」,由去年同期8,200萬元,今年更達逾4億元,飈3.2億元。而895宗電話騙案當中,以「假冒官員」案達465宗佔最多,涉款約3億元。莫估計,案件急升與社會受疫情影響、經濟不景有關。

 

  他提到,「假冒官員」手法轉變不大,騙徒都是以執法人員身份,要求受害人交出金錢以示清白,惟近年更多利用社交媒體及唆擺受害人成為「特務」,協助幕後主謀犯案。警方今年1至9月拘捕46人,涉及29男17女,年齡介乎18至76歲,當中就有30人是被騙做「特務」。

 

  涉及騙案受害人共868名,50歲以上佔499人。莫稱,最大宗失款個案受害者,是一名居將軍澳豪宅的85歲老婦,她自今年4月起被騙徒騙走網上理財戶口密碼等資料,被人分4次轉走積蓄逾2,000萬元,最後一次因收到銀行短訊轉帳通知始揭發事件,可惜只能止付約200萬元。

 

最細受害人14歲 遭「女特務」騙$20萬

 

  而年齡最小受害人則為一名14歲少年,他家裏從事生意,家中存放了20萬元現金,少年收到騙徒來電後不虞有詐,偷取該20萬元現金予「女特務」以證清白,特務將款項存入個人戶口後,再滙款至海外的幕後主腦。騙徒見情況順利,便又再苛索更多,少年惟有向父母索錢下揭發事件。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顏凱欣呼籲,市民要多提醒家中長者慎防騙案,並協助辨識電騙案圈套,適時介入;針對獨居長者,警方已聯同長者服務組織加強宣傳,又聯同菲律賓及印尼駐港總領事館製作防騙宣傳單張,冀藉此提升外傭協助年長僱主識破騙案能力。

 

督察接來電暗中查 形容騙局建構精妙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督察鄧德陽早前也曾接獲騙徒來電,他更將計就計假扮墮入假冒內地官員騙局,並研究騙徒的犯案手法和行騙伎倆。鄧說,整個騙局歷時6天,涉及約10個半小時的通訊軟件電話對話,以及大量通訊軟件文字信息。騙徒為求逼真,一方面設立虛假內地官員網站、照片外,又會偽造內地檢察院傳票等虛假文件,最後要求受害人安裝惡意程式,繼而奪取手機資料、截取受害人收發來自銀行發出的一次性密碼、短訊等,令受害人蒙受損失。

 

鄧德陽(右一)稱電騙騙徒會軟硬兼施,務求令受害人配合。

 

  他形容,騙局建構精妙,騙徒又會利用「權威性」捉弄心理,同時又會「假情假意」,聲稱堅信受害者是無辜,在軟硬兼施下務求令受害人配合。

 

  鄧雖與騙徒周旋多日,可惜最後仍不能將騙徒繩之於法,他指騙徒多身處內地或海外,警方追緝有一定難度,希望待疫情過後警方恢復與外地執法機構合作交流,可共同打擊電騙案。

 

 

 

31/10/2022

提防騙子!拆解4大最新詐騙技倆!購物網買手圈套、零風險高回報投資騙局?同場推介:一按即Check「防騙視伏器」

#打工仔 #反詐騙協調中心 #求職騙案 #電騙 #陷阱 #防騙視伏器 #騙徒 #詐騙技倆 #職場 #電話騙案 #網騙 #網戀騙案 #投資騙案 #詐騙 #騙案

  正所謂「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由近年網騙案件愈見愈多,不慎墮入陷阱,被騙徒騙走大量金錢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近日警方指出,今年頭三季共接獲超過19,000宗詐騙個案,按年大增4成!究竟如何才可以精明避免墮入騙案陷阱?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最近就推出宣傳片,為大家拆解最新4大騙案套路,即睇!

 

【最新詐騙技倆】1. 電話騙案:公安來電靠嚇!

 

  在收到不明來電時,謹記要小心!不少騙徒都會在電話中假扮內地執法人員,聲稱受害人在內地犯法,要求受害人支付金錢作保證金,或交出網上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作調查之用,並威脅受害人,若拒絕合作,便會作出拘捕,令受害人因一時驚慌誤中陷阱!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最新詐騙技倆】2. 求職騙案:高薪刷單圈套!

 

  疫下搵工難上加難,有騙徒會利用「高薪厚職」、「無需經驗」、「彈性工作」等字眼作招徠,透過社交媒體發放招聘廣告,聲稱只要在購物網站將貨品放入購物車截圖,然後將截圖發給騙徒,再將購物金額轉賬到騙徒提供的個人銀行賬戶,就可以賺取佣金並獲退回購物金額!為免受害人懷疑,騙徒會在起初的交易兌現承諾,把佣金和購物金額轉賬到受害人手上,但最後騙徒會指示受害人執行大額刷單任務,當受害人墊支大筆購物款項後,便會逃之夭夭,令受害人損失大量金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最新詐騙技倆】3. 網戀騙案:假扮俊男美女!

 

  網戀騙案絕對是近年最常見的網騙之一!騙徒會在社交媒體中扮成俊男美女結識受害人,然後對受害人噓寒問暖,務求快快與受害人成為「情侣」!發展成網上情侣後,騙徒會以不同藉口向受害人索取金錢,例如送名貴禮物給受害人但需要繳交關稅、家人身患絕症需要醫藥費、自己出現財務危機急需現金週轉等。警察臨床心理學家胡展鵬早前更指出,騙徒更會訛稱自己為專業人士、軍人、甚至皇室貴族,連英國哈里王子都曾被「擺上枱」!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最新詐騙技倆】4. 投資騙案:零風險,高回報?

 

  在投資騙案中,騙徒都會自稱成投資達人,透過社交媒體結識受害人,然後向受害人推介虛假投資APP,聲稱自己掌握程式的升跌規律,或有內幕消息,受害人只要跟隨騙徒提供的貼士在程式內投資,就會有所斬獲!和其他騙案一樣,騙徒在初期會把利潤轉賬至受害人銀行戶口,引受害人上檔,但當受害人最後想取回累積的投資本金和利潤時,卻$1元都拿不出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同場推介:一按即Check!防騙視伏器

 

  大家在收到可疑來電或訊息時,不妨參考政府早前推出的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只需在網站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帳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即可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不過除了靠網絡資源,大家平日亦要從自身出發,收到可疑訊息時,記得先停一停,諗一諗!

 

 

防騙視伏器:按此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