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5/03/2021

人大會議商完善港選舉制度 特首選委擬增至1500人

#兩會 #香港選舉制度 #愛國者治港

  【晴報專訊】全國政協會議昨在北京開幕,政協主席汪洋表示,堅定支持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加強港澳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全國人大會議則在今日開幕,有關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將納入議程。據悉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晚透露擬將特首選委增至1,500人,並新增1個界別,立法會亦會增至90席。

 

全國人大會議則在今日開幕,有關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將納入議程。(iStock)

 

  汪洋昨發表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稱今年堅定支持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加強與港澳台同胞等團結聯誼,要就加強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等開展調研協商。回顧去年工作,他稱透過組織港澳委員情況通報會和座談會,強化港澳委員政治責任,又鼓勵港區委員就《香港國安法》持續發聲,亦透過不同渠道嚴正駁斥美國所謂涉港法案及個別政客反華謬論。

 

  而全國人大會議今日開幕,將審議《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議案將列在10項議程中的第7項。

 

立會或增至90席

 

  人大發言人張業遂昨晚稱,選舉制度是香港政治體制的重要部分,近年情況表明,選舉制度需改善,為一國兩制及愛國者治港提供健全制度保障,人大常委會有權亦有責任作相關決定,但未有交代詳情。

 

  港區政協委員昨晚與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面,據悉夏提到計劃將特首選委由1,200人增至1,500人,並新增1個界別,立法會亦會由70席增至90席。港府昨晚稱中央有權有責完善選舉制度,會全面配合。

 

  消息指,12月舉行的特首選委會選舉,需先於立法會選舉舉行,故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料再押後,無法於今年9月舉行。

 

  日前有學者估計,本港政改五部曲或變一部曲,即直接由北京制定方案。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稱,相信完善選舉制度不一定要觸及五部曲,認為只要全國人大作決定,特區政府修改本地法例即可做到;若今次人大會議有決定,他亦不會感意外。他稱,五部曲是《基本法》規定,若隨意「將五步變一步」,肯定損各方對《基本法》的信心及其權威。

 

  曾解釋,目前坊間流傳多種政改方案,但認為都無必要啟動五部曲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二,包括區議員選委席位和取消超級區議會議席等,只要修改《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和《立法會條例》即可。

 

 

14/03/2024

在碰撞中建構西太平洋安全空間

#大國博弈 #台海 #南海 #菲律賓 #中國 #兩會 #AUKUS #海軍

  就在北京舉行兩會的這段時間,台海和南海相繼發生「碰撞」事件:先是會前金門撞船導致大陸漁民傷亡;至兩會期間,菲律賓海警又駕駛日本提供的大型海警船,在仁愛礁衝擊執行攔截任務的中方海警船。

 

左:金門撞船致大陸漁民傷亡;右:菲律賓海警船衝擊中方船隻(互聯網)

 

  兩宗碰撞事件不僅導致中國民間要求強硬反應的呼聲四起,也確實給兩會期間的北京帶來了兩難:如任由事態發展,則中國周邊反華勢力恐變本加厲,以致將來更難收拾;但若順應國內強硬派民意重拳還擊,又難免擾亂以兩會為起跑點的年度經濟布局。

 

碰撞事件為北京帶來兩難

 

  2024年兩會的核心議題,正是在美國即將進入減息周期,而日本亦將告別負利率的節點上,按部就班推進、鞏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產業革新,並爭取擴大民間企業和國民在經濟變革中的獲利份額和感知。這就涉及到一套非常全面而又異常複雜的操作,既要穩住傳統的「三駕馬車」,改善各層級資產負債表,提升金融安全,又要在基礎研發、新興產業等領域持續取得突破。

 

  因此2024年,毫無疑問是中國力求經濟由變至穩的轉折年。是否以放棄經濟布局為代價,迅速反制外來安全隱患,取決於北京的政治意志。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智囊及學術精英認真而深入研究過西方列強史,其中獲得較大認同的,當推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所著《大國的興衰》。簡言之,就是產業改新與經濟增長,是過去西方強權更迭的關鍵因素。

 

  北京在為百年變局的「驚濤駭浪」掌舵時,顯然亦意識到在新能源、AI運算等新興科技領域和軍事技術上的彎道超車,對中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研判對台海及南海的風波做何種反應時,北京恐怕仍不樂見其經濟布局受到外來因素干擾。

 

美國與菲律賓加緊軍事合作(資料圖片)

 

 

警惕被拖入烏克蘭式代理人戰爭

 

  更何況,此刻正值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北京必然警惕像俄羅斯在亞歐大陸西線那樣,被一場局部代理人戰爭拖入國力消耗的泥濘。亦因此,北京對相關安全形勢的研判與部署,亦必然是牽一髮動全身,焉能是「只識彎弓射大雕」,任由幕後操盤者作壁上觀?

 

  凡此種種考慮,促成北京在兩會期間仍展示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施政策略。最為明顯的事例,就是已舉辦了31年的總理中外記者會被取消,使得總理李強得以專注經濟工作部署,而避免被台海和南海的碰撞事件「喧賓奪主」,被外媒帶風向。

 

  而在會場之外的萬里碧波之上,北京處理台海和南海問題的軍事力量,其實早已突破第一島鏈而前出深藍。較為顯見的,是央視早前披露055大驅南昌號曾脫離航母編隊,在距關島只有260公里的海域,單艦與美軍航母艦群纏鬥20多天。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軍啟動054B新型護衛艦的「下餃子」工程。這說明,海軍已經意識到美英澳AUKUS軍事同盟全力推進核潛艇建造的威脅。該軍事同盟的戰略思維源於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時代的「亞洲再平衡戰略」,包括利用潛艇等海軍力量,在第二、第三島鏈之間對中國實施遠海封鎖。

 

俄羅斯在烏克蘭陷入消耗戰(資料圖片)

 

AUKUS遠海封鎖與偽旗行動

 

  AUKUS的成立說穿了,協助澳洲造艦還在其次,真正的優勢是三國海軍部隊可以憑借通用英文的優勢,在完成美軍作戰體系訓練後,隨時進入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核潛艇補充兵員,而澳洲在必要時不排除可以通過租借等手段,快速獲得成建制的核潛艇部隊。

 

  這種多國海軍核潛艇協同活動的模式,給西太平洋安全帶來全新的變數,因為它不僅可以實施遠海封鎖,同時可以逼近中國沿海執行各種特種作戰和偽旗行動。舉一個天馬行空的極端例子,如果某艘核潛艇在台東海域發射巡航導彈,經台島上空擊向大陸沿岸城市,大陸若欠缺偵察手段,就有可能誤認這枚導彈來自台島。

 

  因此,未來一方面054B等水面艦隻將在西太平洋進行頻密的反潛偵測,以防更大型的海軍艦隻和編隊遭到水下襲擊;而另一方面,更不為公眾所知的是空天領域的技術競賽,例如鋪天蓋地地搶建衛星偵察網,力求捕捉可疑目標在水面的任何蛛絲馬跡,防範敵意國家做出鋌而走險的行為。

 

  這才是中國在東部海域建構國防安全的全貌,因應國力及國際地位的上升,北京在有關地區的安全觀念和戰略布局,亦有必要從傳統意義上的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擴大至建構完整的西太平洋安全空間。而這一安全空間概念,又和諸如新殖民主義等掠奪性強權思維具有本質性分別:

 

  因為其一、它的目標是在區內建構平等的貿易和經濟互利關係;其二、其軍事力量的作用在於北京經常提出的「止戰止亂」,防止區域矛盾被激化、甚至爆發代理人戰爭。做到這兩點,這個安全空間概念就不難獲得區內大多數國家支持。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