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3/07/2021

出版繪本涉煽動仇恨 言語治療師總工會5人被捕 警斥美化暴力

#言語治療師總工會 #繪本 #煽動仇恨 #拘捕 #兒童

  【晴報專訊】在反修例事件期間成立的言語治療師總工會,早前出版《羊村》系列繪本,被指煽動仇恨。警方國安處人員昨拘捕工會5名骨幹成員,指其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違《刑事罪行條例》第9、10條。

 

  警方斥繪本美化及合理化暴力行為,煽動兒童憎恨政府及司法制度,籲家長盡快棄置繪本,但強調單純管有未必違法。

 

  警方昨晨拘捕工會5名成員,包括主席、副主席、司庫及秘書等,其後曾將被捕人士押返工作地點及工會會址搜查,期間搜出約550本相關刊物和傳單,另凍結工會約16萬元資產。

 

李桂華強調批評政府全無問題,但不能有煽動意圖。

 

  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指,工會在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先後出版3本《羊村》系列繪本,向兒童灌輸他們無法理解的概念,簡單化和美化暴力行為,以至合理化醫護罷工,批評是「荼毒兒童」,引起他們對香港政府和司法制度憎恨,又質疑工會利用其專業身份灌輸反政府主張,行為令人髮指。

 

李桂華:內容令兒童顛倒黑白

 

  李又指,工會曾舉辦親子讀書會,對象為4至7歲兒童,該年齡為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質疑工會令兒童顛倒黑白,而工會原擬下周日再辦讀書會,故警方需採行動阻止。

 

  被問到對繪本的質疑是否純基於警方猜測或個人判斷,李稱繪本有提反修例時序表及「12港人」事件人物對照,「係咪講緊呢啲嘢?一定係」,法律意見亦一致,強調言論及出版自由非無限制,要尊重他人權利、國家安全。

 

管有未必違法 惟籲家長棄置

 

  至於《1984》或《動物農莊》等政治寓言小說會否違法,李稱僅看過《動物農莊》,但認為繪本本身提到「食咗啲羊、會殺咗佢、會霸佢啲地方」,與故事無關只會添憎恨,強調「批評政府完全無問題」,但不能有煽動意圖;又提到家長管有繪本未必違法,但建議盡快棄置,亦呼籲店舖勿再派發。

 

  李桂華稱,市民不必擔心警方無限聯想後執法,只要創作時無意圖煽動或散播仇恨即可;至於印刷相關繪本會否違法,則要視乎本身是否知情。

 

  另香港製藥及醫療儀器業職工總會昨稱,工會理事經內部討論後決定全部請辭,工會本身無人接班亦會解散;該工會同在2019年底成立。

 

學界指購書經專業判斷確保適合閱讀

 

  警方指會調查繪本有否在學校廣傳。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認為,學校不會因有言語治療師出版或推薦就使用某類繪本,但有需要亦考慮校內言語治療師意見。他指,學校購書會作專業判斷,確保適合所有學生閱讀,但部分書目購置已久,難完全確保符合新法例,籲外界給予空間讓學校調整、或由當局提供書單,否則「無同事敢買書」。

 

  有兒童繪本家指,作品不止有作者意念,讀者亦會因個人背景加以演繹,但後者是作家無法控制,坦言現創作時考慮對白或使用數字時都會擔心「聽者有意」,恐舊作品亦惹爭議。

 

  木棉樹出版社創辦人黃雅文稱,難免擔心「踩雷」惟無人告知「地雷」何在,但出版社從無針對政治,只關心所有與成長相關的議題,希望「努力做正常嘅事」。

 

 

23/07/2021

出書對抗洗腦,自己做的就是洗腦

#出版 #兒童刊物 #言語治療師總工會 #煽動仇恨 #恐怖主義 #刑事罪行條例 #洗腦

  出版兒童刊物、搞讀書會、玩互動遊戲,看似很好;原來出版反修例刊物、提供親子共讀指引,美化反修例示威違法行為、英雄化暴徒,究竟居心何在?

 

  要搞清楚,故事書和讀書會都是針對5至8歲,讀幼稚園和初小學生,心智完全不成熟。以漂亮漫畫包裝,將幼童不會明白的政治議題,以漫畫簡單化內容、美化暴徒罪行、又合理化醫護罷工等行為,散播不守法意識。

 

  這既荼毒幼童,借此灌輸對司法制度的憎恨、又有煽惑暴力之嫌,亦宣揚不守法意識,更挑戰法律,尤其是國安法。

 

(iStock)

 

  警方國安處昨日(22日)拘捕5名男女,年齡介乎25至28歲,他們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10條。警方指被捕人士為涉事工會為言語治療師總工會,5名成員被捕,涉3本兒童刊物。

 

  該會出版的3本刊物,其中在《羊村守衛者》在去年6月出版,以反修例事件作為背景,當中有時序表和所謂羊村守衛者的故事,提及「狼佔領成條村,食哂入邊啲羊」,而當中「狼」影射政府和內地人,「羊」暗喻港人。

 

  另一本《羊村十二勇士》則以12逃犯為背景,內容涉及12隻「羊」會被「狼」所殺害。12隻羊代表12勇士,名字和12潛逃港人一樣,借機影射本地司法制度,引起對司法制度的憎恨;而《羊村清道夫》則以羊村的洞喻意關口,藉此引起兩地仇恨。

 

  這些涉案言語治療師,利用其專業身份和家長學生信賴,借機灌輸反政府主張,毫無專業道德,已經令人憤怒。

 

  但叫人同樣氣憤的,是有電台節目主持竟然不去討論漫畫內容是否有問題,而和過去把持節目時間一樣,轉移視線去講人權法和言論自由。要知道人權法是不能凌駕國家安全。《國安法》第4條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權,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這些國際公約都有標明行使自由並非毫無限制,要尊重他人權利、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等。

 

  正如上文提及美國人麥克2015年在網上悼念「恐怖大亨」拉登,又公開了擊殺拉登突擊隊隊員名單,被判煽動暴力監禁20年。2017年英國人阿夫斯基在社交網站揚言要報復伊斯蘭人,他自辯酒後胡言,但法官判他意圖煽動宗教仇恨監禁1年。

 

  任何人公開為恐怖主義行為辯解,即屬犯罪,而為恐怖主義行為辯解,例如「合理化或美化有關行為」、「正面評價事件」、「為犯案者辯解」均可被視為恐怖主義行為辯解。

 

  那些執意於警方以《刑事罪行條例》執法,指是一條過時的殖民地時代法例,這又是偷換概念。根本上香港絕大部分法例都是在殖民地時代所訂立的,何來過時?即使今次警方所引用的條例,回歸以來從沒有執行,但是法例就是法例,沒有所謂過時不過時的。在沒有進行任何修訂或更改時,那就是法律。

 

  涉案人士說出書是對抗當局的洗腦教育,其實他們所作所為就是洗腦。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