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7/08/2021

首7月117宗醫美療程投訴 花3萬水光注射 滿臉針印4月未褪

#醫美療程 #美容療程 #消委會

  【晴報專訊】近年醫學美容療程令不少愛美女士趨之若鶩,惟消委會今年頭7個月,接獲117宗涉高能量或入侵性注射療程的投訴,按年增逾2成。有事主花3萬元進行水光注射療程後,致滿臉針孔印,4個月未褪,情緒飽受困擾。

 

  消委會提醒,此類美容程序標榜由註冊醫生進行,惟需留意是否皮膚科醫生,謹記保留單據及醫療紀錄,有需要可向醫委會投訴。

 

女士愛美是天性,疫下美容院曾停業,惟消委會首半年仍接獲479宗涉及美容服務投訴。

 

  疫情下美容院一度停業,惟消委會今年上半年仍接獲479宗涉及美容服務投訴,其中有關高能量光學或入侵性美容療程,首7個月已佔117宗,按年增23%。

 

  一名事主於美容院購買3萬元水光注射療程後,打針當天向職員指,過往以針筒注射感痛楚,職員遂推薦一部針機,聲稱注射效果均勻,痛楚較針筒注射少,事主同意進行,惟完成後面部出現紅腫,額頭、兩邊面頰及下巴亦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細小針洞。職員稱,紅腫及針洞會於2周內消失,但1個月後事主僅面部消腫,針洞印仍清晰可見,更有一條條凸出的綫留面上,向皮膚科醫生求診後,獲告知因注射太淺層,令透明質酸停留皮膚表層。

 

注射太淺 透明質酸停皮膚表層

 

  她向美容院反映,獲安排以熱能機加速溶解透明質酸,惜4個月後仍無好轉。事主飽受困擾,向消委會求助,經調停後美容院同意退回全數款項,雙方簽署和解協議。

 

  另一名事主於另一美容院買7,200元打針療程,分別於下巴及太陽穴位置注射1ml及3ml透明質酸。當注射約一半劑量時,事主向職員反映感劇痛,惟醫生稍停約10秒後,便續為她注射。完成後,她感呼吸急促及作嘔,需休息約半小時才回家,當晚兩邊太陽穴位置腫痛、頭痛及作嘔,須服止痛藥,至翌日更感牙骹位置拉扯及異常痛楚,只能進食流質食物,向醫生求助後,獲告知或因同一時間注射過多劑量。其後美容院建議注射溶解針,惟事主以手臂測試後,現紅印及眼晴附近皮膚腫脹,疑對溶解針敏感,決定不注射,經投訴後美容院同意退回餘下療程費,並承擔事主1.5萬元求診費。

 

皮秒激光現水泡 潤膚膏補救

 

  還有一名事主於美容院買9,888元定點去斑療程,包5次皮秒激光及因子精華,惟完成首次療程後,額頭感痛楚並出現許多小水泡,職員替她搽潤膚膏補救,並聲稱是皮膚薄所致,一般3日可消除。但情況持續2日未改善,甚至水泡破開,面上留有數個長方型紅印。美容院其後安排她到指定醫生就診,外塗抗生素消炎膏,後水泡雖消褪,但仍紅癢,要求美容院退款,但美容院要求簽署和解協議才退款,事主認為條文單方面保障美容院而拒簽。

 

譚鳳儀稱美容程序多標榜由註冊醫生進行,惟需留意是否皮膚科醫生。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指,此類美容程序可由註冊醫生進行,但部分並非皮膚科醫生,提醒需保留單據及醫療紀錄,一旦發生意外可向醫委會投訴。

 

醫療中心醫務總監資料衞生署網無披露

 

袁海文

 

  現時持牌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資料,列於衞生署相關網站,但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團隊發現,衞生署網頁未註明醫務行政總監身份等資料,經查詢後署方僅回覆一間資料,並指會考慮披露,但未作承諾;團隊另向211間持牌私營醫療機構查詢,僅3機構願提供資料。

 

  袁海文指,《私營醫療機構條例》列明,醫務行政總監需確保機構運作合規,若有投訴涉及機構運作,如招攬生意、設備或人手不足等問題,無醫務行政總監資料難向醫委會投訴,不明白為何網頁有公布持牌人資料,但醫務行政總監又會有私隱問題,促當局公開相關資料,並同時應刊登麻醉程序、護士數目及收費等資料。衞生署回覆指,會仔細平衡使用個人資料的合理性,以作考慮。

 

 

16/05/2024

消委會實測5款垃圾電話攔截App:小熊來電、Whoscall!邊2款疑外洩個人資料?連住址畀人任意查看?附消委會使用+防詐騙Tips!

#Pantry熱話 #生活百科 #App #消委會 #詐騙

  平均每日會收到多少個垃圾電話,很多人收到「2」、「3」字頭的電話都會不聽,但一日收到幾個的話,真的有點煩厭。所以市面上有不少App指可以攔截垃圾電話,但這些程式是否真的安全?最後,消委會實試了5款攔截垃圾電話程式,一次過比拼服務和收費!即睇!

 

  當你的手機響起,大家第一時間覺得是誰打來呢?促銷?詐騙?一日收到幾個垃圾電話的情況真的時有發生,所以很多人都會在智能電話安裝攔截程式。所以消委會檢視了市面上5款較受歡迎的垃圾電話攔截App,結果發現部分程式會把用戶的通訊錄上載到伺服器供其他用戶搜索,所以大家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今次,消委會於今年2月選取了5款較多本港消費者使用的垃圾電話攔截程式,集中於來電攔截功能實試了以下App:

 

1. CallApp

2. 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

3. 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

4. Truecaller

5. Whoscall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CallApp要求存取多達8項個人資料

 

  在5個程式中,CallApp和Truecaller規定必須註冊帳戶才使用,而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的Android版本亦有相關要求;大家註冊帳戶時,可以用電郵地址、電話號碼等。大部分App都要在註冊時索取姓名、電郵地址、個人頭像等資料,但如果大家使用Facebook帳戶註冊CallApp,CallApp要求存取多達8項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個人頭像、電郵地址、出生日期、相片、影片、朋友名單,以及生活時報連結。而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及Truecaller會要求通過電話號碼驗證程序。大家如果不想提供太多個人資料,可以試用其他方法註冊或使用其他App。

 

CallApp

CallApp要求存取多達8項個人資料(圖片來源:消委會)

 

下一頁:2款疑外洩個人資料?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2款疑外洩個人資料?

 

  用戶通訊錄是今次調查的重點,原來有App是會儲存並分享用戶通訊錄!因為要攔截垃圾電話,所以許多App都會存取通訊錄方能識別聯絡人的來電。除了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不會讀取用戶的通訊錄外,其他App的Android版本一般均要求索取有關權限;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的Android版本預設了毋須存取通訊錄。不過,CallApp在取得用戶通訊錄後,這些聯絡人資料會被自動上載和整合到商戶的電話資料庫中,並可供其他用戶搜索,即是就算未得你的認可,只要你朋友使用這App,你的資料也會被取用和上載。

 

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

 

  如果大家經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和安裝Truecaller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你是用官方網站的下載程式檔案(例如APK檔)進行安裝,因為會有「強化搜尋」功能,你的聯絡人姓名等個人資料都會上載到商戶的電話資料庫中,供其他用戶搜索。

 

  而今次消委會更實試5款攔截程式的反向搜索功能,看看會不會披露他人的個人資料,實試的手機只有消委會新登記電話號碼的模擬聯絡人。結果發現,CallApp及Truecaller中,可以找到實試職員及其親友的私人電話號碼,更可以任意查看。而有個別人士的舊有住址,甚至是每月租金被顯示於其姓名一欄中,有關資訊有機會是源自當時人的業主或地產經紀的通訊錄!

 

有關資訊有機會是源自當時人的業主或地產經紀的通訊錄(圖片來源:消委會)

 

下一頁:攔截功能大比拼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攔截功能大比拼

 

  以上5個App的攔截功能差異不大,只是Android版本普遍比iOS版本有較多功能。除了小熊來電Call Defende與Truecaller的iOS版本,及Whoscall外,其餘App都可以讓大家自訂攔截行為,包括自動掛斷或阻擋垃圾來電、把來電靜音等。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的Android版本和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都可以在漫遊時選用其他指定的攔截行為或者以行業等選取須攔截的來電,十分靈活。

 

  另外,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芝麻來電JimaCaller ID與Whoscall都有採用HKJunkCall的電話資料庫,所以大家收到醫院、大學、政府部門等機構的來電時會顯示相關身分提示,不會被當做垃圾電話。

 

芝麻來電

 

  其他攔截功能上,CallApp、Truecaller及Whoscall的Android版本同時聲稱可標記垃圾短訊和識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人。不過,消委會提醒,雖然功能會令大家更便利,但其實是賦予更多權限,所以大家使用之前要小心。

 

下一頁:付費Android版本功能較為多樣化?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付費Android版本功能較為多樣化?

 

  在今次的5個攔截App,除了有免費攔截服務外,還有付費功能,以Android版本較為多樣化,今次會看個人計劃的一般收費:

 

1. CallApp $33/月、$95.9/年;$269(一次性)

2. 小熊來電 Call Defender $15/月、$158/年:有提供共享計劃,容許用戶綁定4至5名親友,或較適合家庭成員分享使用

3. 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 $8/月、$43/半年、$83/年:收費最低,其付費服務只適用於iOS版本,可選擇訂閱或一次性買斷,前者包括無限額自動更新資料庫以及移除廣告功能,後者為純粹移除廣告

4. Truecaller $30/月、$199/年:Premium Gold為調查之中收費最高的付費計劃($1,790/年),以 Android版本為例,主要功能包括自動更新資料庫、移除廣告、進階來電封鎖。有提供共享計劃,容許用戶綁定4至5名親友,或較適合家庭成員分享使用

5. Whoscall $18/月、$108/半年、$188/年

 

  不過,除了一次性收費計劃外,大家要小心付費服務均實行訂閱制,即是會自動續訂。但你移除應用程式並不等於取消訂閱,所以大家如果不想再用的話,記得要於訂閱或試用期結束前的指定時間內於App Store或 Google Play的相關頁面取消訂閱。

 

Truecaller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移除自己電話號碼+刪除帳戶

 

  如果大家想從資料庫中移除自己的電話號碼,以上5款App都可處理有關申請。例如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就可以在要求合理下處理,而CallApp及Truecaller則在相關網頁處理上述事宜。

 

  除了毋須註冊帳戶的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CallApp、Truecaller及Whoscall都要自己在App中刪除攔截程式的帳戶,而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則要發送電郵作出有關要求。

 

  對於閒置帳戶的處理,Whoscall會把閒置達1年或以上的帳戶及附帶的用戶資料刪除。在帳戶被停用或刪除後,CallApp的個人資料保存期限為最多5年,而Whoscall為30日

 

Whoscall

 

消委會攔截垃圾電話App使用及防詐騙Tips:

 

  1. 應細閱服務條款和私隱政策,以了解商戶收集和處理個人資料的方式

 

  2. 程式要求存取電話權限時,須評估有關要求是否合理

 

  3. 定期更新攔截程式及其資料庫,確保擁有最佳的攔截效能

 

  4. 主動回報垃圾來電有助分析數據和編制垃圾電話清單

 

  5. 如發現自身的電話號碼被程式上載及供他人搜索,可要求有關商戶將其刪除,並緊記於相關頁面或電郵輸入該號碼的所屬區號,例如是香港的+852

 

  6. 收到疑似詐騙電話時,應避免給予任何回應並立即掛線,以免日後收到更多類似來電,或是聲音被錄下以作不法用途

 

  7. 切勿將經實名認證的電話卡賣予第三方,以防他人用其撥打詐騙電話

 

  8. 考慮替家中長者電話安裝垃圾電話攔載程式,同時把電話的字體調大,以便他們知悉來電者的身分,防範詐騙電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