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4/01/2022

葵涌邨大爆疫遍7廈逾170宗 遭禁足居民不滿安排混亂

#肺炎疫情 #復必泰 #兒童打針 #源頭不明 #傳播鏈 #葵涌邨 #肺炎 #疫情 #逸葵樓 #映葵樓 #圍封 #袁國勇 #陳恒鑌

  【晴報專訊】葵涌邨爆疫續擴大,截至昨午,有逾170宗初陽和確診個案,遍布7幢樓宇。最先爆發的逸葵樓,最少有126人中招,映葵樓有41人染疫,兩廈續圍封。特首林鄭月娥昨到場巡視時,有居民不滿安排混亂在單位對窗外叫罵。另當局指會加強檢測居民分流,避免交叉傳播,又冀市民體諒安排入隔離營需時。

 

葵涌邨映葵樓和逸葵樓兩廈續「封樓」

 

  本港昨錄140宗新症,125宗為本地感染,當中104人為葵涌邨居民或相關親友。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截至昨午12時,邨內錄得逾170宗初陽或確診個案,逸葵樓有126人感染,映葵樓有41人,雅葵樓有2人,其餘4廈各有1宗。

 

  因預計葵涌邨個案或再升,逸葵樓和映葵樓維持「封樓」,前者圍封至周三(26日),後者圍封至周四(27日)。而曾圍封的曉葵樓、旭葵樓、雅葵樓及芊葵樓,因未見大爆發,風險較低,可解封讓居民自由出入,惟居民隨後數日差不多每日要強檢。至於日後若確診者上升會否再圍封,當局指未有硬指標。

 

房署兩員工染疫 1人居逸葵樓

 

  多個政府部門陸續有員工感染,繼警方有2名居映葵樓人員中招,房屋署昨有居逸葵樓合約技術男助理初陽,他直至上周五(21日)仍有返何文田房委會總部辦公室上班。另房屋署荃灣象山邨樂山樓辦公室,有女合約勞資關係主任昨亦確診,她上周三(19日)仍有上班。象山邨信義學校地盤亦有2人染疫;而居深水埗源頭不明40歲男地盤工亦曾到象山邨地盤工作。另居逸葵樓的「松悅園耆和護養院」49歲男員工昨確診,52名院友要隔離。有逸葵樓居民上周五和六(21、22日),即圍封後曾入住荃灣如心酒店,恐令病毒擴散。

 

林鄭月娥(左二)、李家超(右二)和陳帆(右一)到葵涌邨視察

 

  特首林鄭月娥昨傍晚到葵涌邨巡視約15分鐘,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及運房局局長陳帆等人隨行,期間有遭禁足居民不滿當局安排混亂,在單位對窗外破口大罵。

 

  葵涌邨商場昨大部分店舖暫停營業,商場內超市出現搶購潮;鄰近葵涌街市亦人流冷清,有商戶指生意大減逾7、8成。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隨個案增加,不敢擔保邨內不會垂直傳播,建議居民落樓檢測時,戴兩個口罩自保,且大廈走廊要開窗保持通風。至於應否全邨禁足,他指確診多的大廈才要居家隔離,不必全邨進行。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稱,截至昨午1時許,收到逾千邨民求助,有人投訴政府熱綫長期打不通,有洗腎或需化療的癌症病人求助無門,亦有坐月中女士因女性衞生用品不足苦惱,且當區檢測站高峰期需輪候逾1個多小時,加上逾40名清潔工被送往隔離停工,令垃圾堆積,恐增交叉感染風險。

 

當局改善檢測分流 防聚集增風險

 

  當局已安排6個檢測承辦商在邨內設10個流動採樣站。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承認出門採樣聚集有播毒風險,正改善分流安排。對有居民投訴家人確診多時未送院,徐指安排患者送院情況大致理想,惟密切接觸者需再協調車輛到隔離營,安排需時;另承辦商工作量大,上門檢測要耐心等待。當局亦安排另一承辦商協助清潔,衞生已有改善。

 

 


下一頁 公院傳播鏈再現 瑪嘉烈威院2職員 曾到逸葵樓聚餐

公院傳播鏈再現 瑪嘉烈威院2職員 曾到逸葵樓聚餐

 

  繼日前瑪嘉烈產前病房職員感染後,威院與瑪嘉烈昨日分別各有1名病人服務助理初陽,其中瑪嘉烈職員曾到威院職員位於葵涌邨逸葵樓家聚餐,其後又曾在茶水間跟同事除罩聊天,多人須隔離及強檢,現時公院料最少有2條傳播鏈。另檢測承辦商CareLink一名採樣員同告初陽,他曾在葵青區圍封強檢及多個檢測站工作。

 

2名初陽的病人服務助理,都曾經到葵涌邨逸葵樓家聚餐。(資料圖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指,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名50歲手術室助理,本月19日晚檢測呈陰性,翌日出現喉嚨痛和肌肉痛,曾到私家診所求醫但無檢測,到本月21日早上再上班,同日初陽,期間無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且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故未有職員或病人要隔離,但有6名病人要強檢,約140名職員須檢測,其中18人已知屬陰性。

 

  另一名初陽的53歲病人服務助理於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病房工作,本身家住葵涌祖堯邨,惟本月16日曾到上述威院50歲職員於葵涌邨逸葵樓住所作5人聚餐,到21日出現病徵並到普通科門診提交深喉唾液樣本檢測,另自行快速測試亦呈陽性,前晚到急症室求診。李立業稱,53歲職員由18日到前日仍上班,有穿保護裝備且無做高風險程序,但曾在茶水間與另一名53歲病人服務助理交談,期間有除罩,故對方及另2名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隔離,而2位初陽患者的工作範圍已清潔消毒。

 

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名50歲手術室助理,樣本驗出初步陽性。(資料圖片)

 

檢測商CareLink採樣員初陽

 

  CareLink駿嶺生物科技一名採樣員初陽,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患者住沙田禾輋邨,最近居於悅品酒店,曾到葵青區參與圍封強檢,亦到過荃灣蕙荃體育館及青衣流動採樣站,雖有穿保護衣,但曾到過多個高危點,不能完全排除風險,惟病毒量低,料為感染初期,傳染他人機會較細。

 

 

 

下一頁 萬寧3店員染疫 涉葵涌邨群組

萬寧3店員染疫 涉葵涌邨群組

 

  葵涌邨染疫居民再掀多條新傳播鏈,當中萬寧分店和位於3號貨櫃碼頭的貨倉共有3人遭波及,其中居映葵樓的染疫倉務員,更疑再傳染到貨倉巡視的海關關員;葵興港鐵站分店有2人感染,1人為產品推廣員。另有居映葵樓的冷氣工程人員,疑將病毒帶返何文田勝利道地盤。

 

  葵涌邨毒禍牽連再擴大。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萬寧葵興港鐵站分店有2人中招,而3號碼頭貨倉有1名工作人員確診,他居於葵涌邨映葵樓,疑將病毒帶入貨倉,再感染另1人。因店內出現爆發,全部員工須檢疫,曾到分店人員要檢測。

 

  海關則透露,1名海關關員曾在上周四(20日)到萬寧貨倉,調查一宗大麻二酚產品涉含四氫大麻酚成分案件,期間曾與1名確診貨倉職員有接觸。關員因身體不適,昨晨到醫院求醫,後證初陽;而他前日(22日)曾出席海關記者會,恐令毒鏈再延。

 

(資料圖片)

 

冷氣工程員 播毒勝利道地盤

 

  萬寧發言人指,3名染疫員工上周五(21日)最後上班,當中葵興港鐵分店有2人中招,當中1人是推廣員,有8名同事要入檢疫中心。至於3號貨倉確診的倉務員,曾接觸初陽海關人員,而該海關關員在上周四(19日)曾短暫到過萬寧大埔分店,目前全部涉事地點已消毒,倉務員接觸過的貨物暫不會分發到店舖,同組貨倉同事已安排作檢測和在家隔離,職務由另一組員工替代。

 

 

  另有居映葵樓的冷氣工程人員,平日在何文田勝利道地盤上班,地盤內已發生傳播,張指最少2人染疫。另最少3間院舍有職工或院友曾到或居於葵涌邨而受感染。

 

下一頁 77倉鼠交漁護署 1隻驗出陽性

77倉鼠交漁護署 1隻驗出陽性

 

  連日來有市民把飼養倉鼠交予漁護署,署方昨日指一隻由市民交出的倉鼠對病毒呈陽性,其前主人一家已安排隔離,檢測結果未明,而該署截至前日收到77隻由市民交出的倉鼠,71隻已接受病毒測試,同日已有2,512隻動物被人道毀滅,包括2,229隻倉鼠。Little Boss群組至今共13宗確診。

 

Little Boss群組新增4病例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日指,目前最少2宗Delta個案未曾到寵物店,其基因排序與Little Boss群組確診者有15個基因不同,料已出現2條傳播鏈,其中17歲染疫學生的補習老師曾到涉事寵物店,不排除傳染學生。他估計因病毒經寵物傳人後,基因為適應人體產生不同變化,或令毒性加強及削疫苗效用。

 

  而Little Boss群組多4宗個案,1名本月7日曾到通菜街分店買倉鼠的35歲男確診,他住荃灣排棉角村,於新蒲崗大有街寶城工業大廈工作。曾與中招寵物店顧客到香港仔龍薈同場用膳的確診82歲男,昨日多一名檢疫中的76歲家人染疫。兩人居住的香港仔中心港昌閣有另一名9歲女確診,正調查關連。

 

  西環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亦再有61歲女客人染疫,有另一屬群組的確診者在同時段光顧。當局指,兩人本月17日下午12時15分至2時15分光顧,料入座時間近,但座位距離遠,中心會派員到場調查座位分隔及會否涉及等位期間接觸,同時段食客要檢測。

 

  當局亦已完成化驗寵物店及貨倉採集的738個環境樣本,35個呈陽性,其中銅鑼灣利園山道I Love Rabbit再多一樣本呈陽性,本月7日至18日曾到訪者要強檢,員工檢疫。

 

組織憂棄養增加

 

 

  R.Love小動物度假村負責人Pamper指,擔心陽性個案或令更多人考慮棄養,每日都接到有主人查詢該組織如何處理收到的倉鼠;組織目前已收到30多隻12月22日後購買的倉鼠,籲主人小心考慮感染風險,不必過慮。

 

下一頁 最少增4宗 源頭不明遍多區 電梯維修員疑染Delta 大窩口邨續有傳播

最少增4宗 源頭不明遍多區 電梯維修員疑染Delta 大窩口邨續有傳播

 

  本港疫情呈「幾何級」飈升。新確診者中最少4人源頭不明,居所遍及馬鞍山、大圍和東涌,有44歲男電梯維修員最少曾到2屋苑維修;另大窩口邨疑有傳播鏈,繼富強樓2人確診,富德樓亦有住客中招。而初陽個案再破百,涉多間院舍,當中沙田新生精神康復會思悅園有院友初陽,同層10院友撤往亞博館;深水埗救世軍南山長者之家亦有清潔工初陽。

 

大窩口邨富強樓需要強檢,富德樓亦有源頭不明個案。

 

  防疫戰綫瀕臨失守,昨多4宗源頭不明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指,有44歲無源頭男士驗出L452R毒株,或屬Delta個案,他居於馬鞍山新港城中心,是三菱電梯維修員,確診前曾到黃大仙現崇山、及新蒲崗廣場1、2座工作;但暫未掌握他有無去過寵物店或養倉鼠。

 

  大圍碧田街美柏苑有31歲無業女士源頭不明;東涌藍天海岸3期影岸‧紅A座有6歲男童找不到源頭,他平日多在附近公園遊玩。

 

思悅園院友 曾返葵涌邨

 

  大窩口邨繼有48歲女保安員和81歲富強樓女住客確診,富德樓亦有源頭不明個案,涉事18歲女學生在荔枝角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讀書。目前掌握女生家人是早前確診40歲男地盤工同事,但家人暫呈陰性;而女保安居於葵涌邨逸葵樓,或將病毒帶入大窩口邨,惟初步調查她僅曾巡視富邦樓和富民樓廁所。

 

  多間院舍亦中招。沙田新生精神康復會思悅園有院友初陽,中心指院友可外出,曾返葵涌邨親人家中;新生會指,目前有10名同層院友要到亞博館隔離,而全院院友和員工昨快速測試全屬陰性,正待進一步檢測。深水埗救世軍南山長者之家亦有居葵涌邨的清潔工初陽,院友暫只需檢測;但曾與清潔工共膳人士要隔離。

 

袁國勇:常戴兩口罩 警惕市民嚴重

 

  另城大工學院有學生初陽,他在本月11日於工學院活動中做工作人員,城大校長校長郭位等高層亦有出席;校方已通知他們檢測。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形容,本港確診個案以「幾何級數」上升,預計未來7至14日患者會大幅增加,料疫情要2至3個月後才可受控,已無機會在年初4放寬社交距離。對特首林鄭月娥連日出席記者會無戴口罩,袁促本港領袖和專家應以身作則,在公開場合戴口罩警示公眾︰「我一直戴兩個口罩,令公眾明白Ormicron嚴重性。」

 

 


下一頁 兒童打1/3劑復必泰安全 藥劑師倡每瓶最多抽10劑

兒童打1/3劑復必泰安全 藥劑師倡每瓶最多抽10劑

 

  專家委員會早前建議使用成人復必泰的3分1劑量作「標示外使用」,為5至11歲兒童接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指,成人及兒童劑型主要成分和包裝沒分別,只有緩衝溶液成分不同,成人版使用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而兒童版則為Tris,可令疫苗儲存更穩定和更長時間,而藥廠亦計劃在成人版改用同一溶液。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

 

  崔解釋,大多數藥物研究對象為成人,故不時要將成人劑作「標示外使用」,做法不罕見;而成人復必泰本應可稀釋為18劑兒童疫苗,但若將藥瓶橡膠塞刺穿太多次,或令微膠粒以至受污染空氣進入疫苗,為安全起見建議每樽成人版疫苗抽取10劑為兒童接種,每劑為10微克。

 

  他又引述《自然免疫學》期刊研究指,3至11歲兒童接種產生的中和抗體及T細胞與成人相若,但可維持最少12個月,比成人更長,甚至兒童或無需打第3針,而兒童接種劑量較少,兩針相隔12星期,副作用及心肌炎風險大減,英國已批准相關做法,只未實際執行。但崔坦言,此做法不應當常規,惟只因兒童版暫供港無期,應有中期措施助兒童建免疫屏障。

 

下一頁 圍封居民申官方證明 可領病假津貼

圍封居民申官方證明 可領病假津貼

 

  政府近日圍封葵涌邨多座,大批居民須強檢,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昨日稱,因被圍封而無法上班的市民,在完成檢疫後可向當局申領病假證明,再透過僱主向保險公司申請病假津貼,相信可取回約8成薪金,籲僱主與僱員同舟共濟,盡量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政府亦應加強支援僱員。

 

春節後恐現食肆結業潮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估計,業界自政府月初禁晚市堂食起已損失近4成、約40億元生意,有酒樓甚至要賣龍蝦散貨,對年初四或以後放寬限聚不樂觀,若下月仍沒生意,部分餐廳、特別是舉辦宴會的大型食肆可能會在3月起結業,籲政府為業界推新一輪「保就業」計劃。

 

21/04/2021

【FOCUS】印度疫情海嘯式反彈 變種病毒添全球不確定

#肺炎疫情 #印度 #變種病毒 #疫苗

  兩個月多前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印度,正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新增確診在連續破頂後向單日30萬例邁進;火葬場不敷應用,人們沿恆河邊點起一個個火堆焚燒親友遺體;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的首都新德里,正從全國徵調物資……

 

  錯判形勢的莫迪政府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成人接種疫苗,惟同時放鬆疫苗價格管制,被評論為巧妙轉移疫苗產能受限的焦點。地獄般經歷或顯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

 

日新增徹底失控,實際總確診或達4億

 

  短短一周新增確診逾160萬例的印度,正將全球總確診推向新高。50人爭一病床、火葬設施金屬零件燒至熔斷、周二再增逾29萬例,無不指向這個1月底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國家徹底失控。

 

印度疫情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首都新德里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正從全國徵調物資。(AFP 圖片)

 

  何解?兩大原因當推政府錯判形勢及民眾放鬆警惕。隨著2月底多個邦進入如火如荼的邦議會選舉造勢、3月兩場國際板球比賽吸引逾十萬球迷、每12年一次的宗教盛會「大壺節」令數十萬計印度人齊浸恆河,加上「雙突變」變種病毒推波助瀾,位於華盛頓的CDDEP(疾病動態、經濟與政策中心)的有專家甚至指,以當地30%的檢測陽性率推斷,印度實際確診數或達4億。 

 

政府放開疫苗價格,被指圖掩產能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擁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血清研究所(SII),首季出口疫苗達6400萬劑,但本國接種首劑比例僅8.1%、完全接種更只有1.3%;因應此,有「疫苗大帝」之稱的莫迪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現為45歲)印度人接種疫苗。

 

  不過,所謂「魔鬼在細節」,政府同時指,將放開疫苗銷售及放鬆疫苗價格管制,意味現時由聯邦政府向各邦免費提供疫苗的機制,將變成各邦價高者得;換言之,印度本土的兩隻疫苗或由聯邦補貼價每劑150盧比(Covishield)、206盧比(Covaxin)爆升至1000盧比(約103港元),令普通民眾難以負擔。

 

  更糟的是,SII正面臨疫苗原料短缺,其首席執行官Adar Poonawalla最新在推特敦促拜登,取消對生產上述兩款疫苗所需原料(包括生物反應器袋、過濾器、血清等)的出口禁運。他並指,過去一個月一直在追問美國當局,但未有回應。

 

變種重挫疫苗抗體水平,芬佬處變不驚

 

  疫苗原料短缺並非SII獨有,康希諾較早時同指,高需求下,疫苗企業共同面臨原材料、耗材供應等產業鏈挑戰。據國家衛生委官員最新透露,中國今年新冠疫苗產能料超30億劑,以此計,原材料供應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專家預計印度新增確診中有20%攜帶「雙突變」變種病毒,如同早前出現的英國、南非變種病毒,或令傳染率提高50%以上,並降低疫苗中和抗體的作用。港府專家亦指,有研究發現南非變種病毒可令科興、復必泰兩款疫苗的抗體水平分別下跌七成和九成。

 

  悲觀而言,一個攜帶變種病毒的超級傳播者,即可能扭轉已經平復的確診曲線,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樂觀的看,美銀美林全球基金經理最新調查顯示,將疫情列為市場最大尾部風險的芬佬僅佔15%,畢竟,自世衛去年3月宣布全球大流行至今,疫苗股Novavax、Moderna、Biontech已分別升逾22倍、4倍、3倍。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