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8/02/2022

增2.6萬宗110亡再破紀錄 殮房爆滿遺體放急症室 家屬須隔離難領回

#肺炎疫情 #快速檢測包 #停業 #食肆 #院舍 #第5波疫情 #殮房

  【晴報專訊】第5波疫情升勢未遏止,2個月內感染逾15.8萬人。昨再破記錄單日有逾2.6萬人確診,連同滯後個案更有多110人去世,僅約1成多死者有打疫苗,有六旬翁因長期病,打3針亦不幸離世。

  衞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承認,逾4,000個殮房位近飽和,3大公眾殮房9成滿,部分遺體被迫放在急症室和走廊,促家屬盡快領回。有殯儀業界指因家屬亦須隔離,難及時備妥先人文件成樽頸。

  本港多26,026人感染,7宗屬輸入。單日多83人死亡,涉53男16女,年介19至100歲,當中77人年逾65歲;年輕死者多有長期病,如19歲死者居殘疾院舍,46歲女死者患癌正化療。另有27人在上周三至上周五離世,包括1名104歲人瑞,為歷來最高齡死者;第5波已造成514人死亡,疫下累計719人離世。

大部分死者均無打針

  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第5波總個案突破15.8萬宗,當中空少引發的Omicron BA.1傳播已截斷,Delta佔零星感染,巴籍婦傳播的Omicron BA.2成主流。他指,連日個案逐步由1萬升至逾2萬宗,非常擔憂,疫情仍處升軌。

 

第5波破15.8萬宗,單日個案逐步由1萬升至逾2萬宗,疫情仍處升軌。圖為沙田禾輋邨民和樓昨圍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指,昨離世者中7人已打1針,5人打2針,1人打了3針,惟情況非意味疫苗無用,強調打3針的67歲男死者在去年11月接種,他患乙型肝炎及晚期腎衰竭,體質較弱;連同滯後個案,110名死者中高達91人無打針。

  對伊院及廣華醫院出現遺體堆滿走廊和急症室,明愛醫院需在室外帳篷暫存遺體等震撼景象,劉指天寒及確診者大增,令死者急增,部分人因到急症室時已垂危或心臟停頓,按現行法規需轉送公眾殮房解剖,惟運送過程滯後,令遺體疊滿公院。他坦言公院約3,000個殮房位近飽和,已與衞生署及食環署等商討應變方案,促死者家屬及殯儀業界盡快領走遺體。

  歐補充,衞生署轄下3間公眾殮房儲存遺體容量在疫下增至1,350個,近1周用量趨升,已逾9成滿。

  裕祥殯儀負責人陳檵垣指,全港百多個火化位未飽和,惟不少死者家屬須隔離,難及時準備先人文件,「行政程序處樽頸,如醫院要花3個工作天準備死亡證等文件,不少家屬不願在醫院出殯,要疫下安排後事等,都令流程滯後。」陳指昨晚收到九龍殯儀館通知,為保障員工不收新冠患者遺體,而世界殯儀館因早前有員工中招,故暫停出租禮堂1個月,暫時仍能預約4月檔期。

有殯儀館拒收患者遺體

  香港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指,涉傳染病遺體一向可封棺處理,推測九龍殯儀館或涉人手問題,而業界亦風聞有殯儀館擬3月起不出租禮堂,是否新冠患者均不受理以減風險。

  護協主席源志敏建議,在醫院外加建貨櫃作為臨時停屍間,且可將遺體移送到有空位的公院殮房。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預計第5波將持續兩個月,待天氣回暖才有望扭轉,市民現應小心但勿恐慌。

 

 

下一頁 累計530院舍爆疫 逾3000人中招

累計530院舍爆疫 逾3000人中招

 


(資料圖片)

 

  院舍災情未消,昨多42間安老院及24間殘疾人士院舍爆疫,約680人中招,以位於新界東和九龍區的院舍最多,分別佔24間和20間。全港累計530間院舍爆疫,800名員工及2,450名院友中招。單計昨離世的83人中,就有67人住院舍,包括1名19歲殘疾院舍院友,他因長期病需插胃喉,身體較差。

聘千名內地照顧員 紓人手不足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於網誌指,院舍「最致命」樽頸在於人手不足,會由社署試行直接在內地聘用1,000名臨時合約照顧員解困,料「首批救兵」可短期抵港,但要先接受基本訓練。羅指新安排有時限,只在未來3個月適用。當局亦正考慮允已打針且快測陰性家屬,進入院舍助照顧院友,及在院舍增建臨時隔離設施。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指,院舍感染嚴重,擔心未必有足夠內地人員願來港,且本港及內地都要配合簡化出入境程序。勞顧會勞方成員鄧家彪憂會否出現大幅輸入外勞,建議合約期為9月,期間要保障本地員工不會遭不合理解僱。

 

下一頁 多間食肆停堂食停業 4月恐逾2000店倒閉

多間食肆停堂食停業 4月恐逾2000店倒閉

 

  第5波疫情令飲食業陷入前所未見寒冬,接連有大型連鎖餐飲集團及酒樓停業,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麵分店宣布明(3月1日)起暫停堂食,只供應外賣;而翠華有3分店只供應麵包、粉麵等有限度服務;大快活更有42分店停業。餐飲業界估計,至4月恐有7,000間食肆停業、逾2,000間結業。

  大家樂集團昨宣布,為減低除口罩傳播風險,明起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麵分店暫停堂食,只提供外賣,直至另行通知;休閒餐飲品牌部分分店營業時間及模式亦會調整。

 

大家樂旗下其中一間一粥麵分店,昨已暫停堂食,只提供外賣。


部分縮短營業時間

  大快活網站則顯示,有42分店停業,24分店縮短營業時間到4時至5時半。而全港共8分店的翠華餐廳,3分店只供應出爐麵包、三文治、早餐、粉麵及飲品,其中筲箕灣店只供應外賣。

  叙福樓集團日前亦決定,旗下餐廳包括牛角、溫野菜等,將無限期暫停營業至另行通知。麥當勞上周已將全綫甜品站暫停,至今全綫分店已無24小時服務,12間停業。

  有冰室負責人表示,部分人流少或有員工確診的分店,都已停業,其餘分店的營業時間亦縮短至晚上8時,因考慮到前綫員工手停口停,暫未計劃全綫停業。

  616牛肉火鍋專門店東主林瑞華說,有分店員工確診曾停業,2分店因人流少已停業,直言生意跌70%至80%,相信未來2周有更多食肆停業。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不少食肆接連有員工確診或成密切接觸者需停業,加上政府收緊社交措施,生意一落千丈,明言業界甚擔憂,每日都安排員工做快速檢測,形容如全民檢測後發現更多人確診,最壞打算是更多食肆停業或倒閉,「上市公司都無曬子彈」,估計至4月有7,000間肆停業、逾2,000間結業。

 

下一頁 市民搶購檢測包 難分靈敏度 參考3大名單 快測申報平台籌備中 惡作劇虛報 抽查後或提告

市民搶購檢測包 難分靈敏度 參考3大名單 快測申報平台籌備中 惡作劇虛報 抽查後或提告

 

  政府將承認快速抗原測試(RAT)陽性為確診,正籌備申報平台。近日大批市民搶購RAT,惟準確度成疑。衞生防護中心指,市民在市面買到的絕大部分RAT都屬可用,但要光顧良好信譽零售商,又預告未來或要求可疑的申報個案作覆檢。對有市民RAT陽性現卻求助無門,有專家認為,當局處理令市民不便,但提醒可先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本港衞生署採購7款RAT,另承認國家藥監局、歐盟及美國FDA認可的名單,但歐盟公布相關文件長達57頁,且只有英文版,不方便市民閱讀和選擇,而近期多間連鎖藥品店以至市面都有出售的RAT,部分都未在相關名單上。

  在深水埗近日有電腦用品店以低價出售一款RAT,平均每支僅18元,且有歐盟認可。排隊購買的市民何先生認為,各牌子分別不大,廠商亦無必要造假,不擔心假陽性問題。

 

不少市民搶購快速測試,深水埗一家店舖出現人龍。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日稱,明白相關名單很長,市民若有懷疑仍可參考,籲可到信譽良好商戶購買,認為市面買到的產品絕大部分可用,又提到相信市民不會在平台虛報,但有懷疑惡作劇會抽查覆檢,有機會提控,他又不建議市民自行租酒店作隔離,除非得到酒店同意。

  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招彥燾亦指,內地或海外名單的確較難閱讀,建議市民可參考衞生署認可款式,但要留意歐盟的「CE」標籤部分屬自願申報,「喜歡印就印」,故官方名單才可作參考。他又解釋,RAT的靈敏度高測出陽性的能力較佳,但要留意有否說明計算方式。

專家指政策一刀切 市民無所適從

  對有市民自行用不同廠商的RAT比對結果,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若兩款產品同樣靈敏度低,便無法排除是「假陰性」,即市民仍有機會染疫,最理想是以核酸測試作比對,否則可隔日再檢,以排除處於潛伏期的可能。至於「假陽性」比例則相對低,建議市民即使未能申報RAT陽性,都可先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政府日前調整檢測策略,以派發RAT取代強檢公告,19個流動採樣檢測站即日停止運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認為,目前檢測有樽頸,當局調整檢測策略也無可厚非,惟起碼應保留部份流動採樣站,以方便未能取得或不懂用RAT的市民,又指本身已有不少核酸陽性市民不知所措,如今當局未籌備好申報平台便即一刀切,令市民更無所適從。

 

 

下一頁 1400萬快測包 半數已發高風險群組

1400萬快測包 半數已發高風險群組

 

  商經局昨日稱,已接收1,400萬個快速測試包,約一半已分發予指定高風險及指定群組派發,其餘會與已抵港的1,100萬個N95及KN95口罩,留待下月全民檢測使用,但約50萬個口罩會分發予衞生署及前綫紀律部隊。

內地採樣支援隊準備來港

  國家衞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稱,內地已準備9,000人採樣支援隊隨時來港。立法會議員陳凱欣建議採取混合檢驗模式加快效率,以家庭、公司為單位作強檢。參與指導內地援港抗疫工作專家馮子健認為,香港當務之急是盡力壓低疫情,若允內地人員直接參與香港抗疫工作,將是重大突破。另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政府已成立內地援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項目的「港方專班」,配合全速推展項目。

 

21/04/2021

【FOCUS】印度疫情海嘯式反彈 變種病毒添全球不確定

#肺炎疫情 #印度 #變種病毒 #疫苗

  兩個月多前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印度,正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新增確診在連續破頂後向單日30萬例邁進;火葬場不敷應用,人們沿恆河邊點起一個個火堆焚燒親友遺體;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的首都新德里,正從全國徵調物資……

 

  錯判形勢的莫迪政府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成人接種疫苗,惟同時放鬆疫苗價格管制,被評論為巧妙轉移疫苗產能受限的焦點。地獄般經歷或顯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

 

日新增徹底失控,實際總確診或達4億

 

  短短一周新增確診逾160萬例的印度,正將全球總確診推向新高。50人爭一病床、火葬設施金屬零件燒至熔斷、周二再增逾29萬例,無不指向這個1月底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國家徹底失控。

 

印度疫情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首都新德里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正從全國徵調物資。(AFP 圖片)

 

  何解?兩大原因當推政府錯判形勢及民眾放鬆警惕。隨著2月底多個邦進入如火如荼的邦議會選舉造勢、3月兩場國際板球比賽吸引逾十萬球迷、每12年一次的宗教盛會「大壺節」令數十萬計印度人齊浸恆河,加上「雙突變」變種病毒推波助瀾,位於華盛頓的CDDEP(疾病動態、經濟與政策中心)的有專家甚至指,以當地30%的檢測陽性率推斷,印度實際確診數或達4億。 

 

政府放開疫苗價格,被指圖掩產能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擁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血清研究所(SII),首季出口疫苗達6400萬劑,但本國接種首劑比例僅8.1%、完全接種更只有1.3%;因應此,有「疫苗大帝」之稱的莫迪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現為45歲)印度人接種疫苗。

 

  不過,所謂「魔鬼在細節」,政府同時指,將放開疫苗銷售及放鬆疫苗價格管制,意味現時由聯邦政府向各邦免費提供疫苗的機制,將變成各邦價高者得;換言之,印度本土的兩隻疫苗或由聯邦補貼價每劑150盧比(Covishield)、206盧比(Covaxin)爆升至1000盧比(約103港元),令普通民眾難以負擔。

 

  更糟的是,SII正面臨疫苗原料短缺,其首席執行官Adar Poonawalla最新在推特敦促拜登,取消對生產上述兩款疫苗所需原料(包括生物反應器袋、過濾器、血清等)的出口禁運。他並指,過去一個月一直在追問美國當局,但未有回應。

 

變種重挫疫苗抗體水平,芬佬處變不驚

 

  疫苗原料短缺並非SII獨有,康希諾較早時同指,高需求下,疫苗企業共同面臨原材料、耗材供應等產業鏈挑戰。據國家衛生委官員最新透露,中國今年新冠疫苗產能料超30億劑,以此計,原材料供應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專家預計印度新增確診中有20%攜帶「雙突變」變種病毒,如同早前出現的英國、南非變種病毒,或令傳染率提高50%以上,並降低疫苗中和抗體的作用。港府專家亦指,有研究發現南非變種病毒可令科興、復必泰兩款疫苗的抗體水平分別下跌七成和九成。

 

  悲觀而言,一個攜帶變種病毒的超級傳播者,即可能扭轉已經平復的確診曲線,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樂觀的看,美銀美林全球基金經理最新調查顯示,將疫情列為市場最大尾部風險的芬佬僅佔15%,畢竟,自世衛去年3月宣布全球大流行至今,疫苗股Novavax、Moderna、Biontech已分別升逾22倍、4倍、3倍。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