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9/03/2022

專家指病死率 遭高估實際僅0.18% 林鄭承認最少180萬人染疫

#肺炎疫情 #病死率 #林鄭月娥 #防疫包 #血氧儀 #遺體 #檢疫酒店 #方艙醫院 #圍封 #打針 #長者

  【晴報專訊】本港連續3日確診跌至4位數,昨錄7,685人染疫,第5波累計逾112.3萬人感染,7,207人病逝。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指,有關病死率遭高估,因估計社區實際感染人數有400萬,病死率應為0.18%,僅略高於流感,而非港府公布的0.6%。

 

林鄭月娥


  特首林鄭月娥承認,患者「按常理」不只公布的百萬人,或佔四分一人口即約180萬人,日後需再整理數據分析病死率。

  本港昨多7,685人感染,當中4,458宗屬快測呈報;連同滯後個案,再多168人死亡,年介51至100歲,較年輕的5人全有心臟、癌症等長期病。第5波累計逾112.3萬感染,7,207人死亡,病死率達0.6%。

按400萬患者計 病死率略高於流感

  惟孔繁毅指,新冠病死率遭高估,因全港實際感染人數或高達400萬,不應僅以政府根據呈報的112萬人為計算的「分母」,調整後真正病死率為0.18%,僅略高於每年流感死亡數字。若按此推算,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更新至昨日的各地感染數字,本港新冠肺炎病死率實際低於台灣的3.7%和日本的0.44%,分別略高於新加坡和南韓的0.12%及0.13%。

  林鄭月娥認同,按常理已知全港感染者不止100萬人,按照圍封強檢及快測數據,確診比例約為四分一人,套用到740萬人口中,即最少180萬人已染疫。她指待疫情較穩後,須整理和分析很多公共衞生數字,以更客觀掌握第5波疫情;至於病死率「分母」是四分一人口或400萬人要「再做工夫」,現不會變更免引起混亂。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按各大學分析,每名確診者背後或有數名隱形患者,惟現僅掌握呈報確診數字,故以此為「分母」推算。她透露,分析42宗殮房呈報死亡個案後,判斷4人非死於新冠,僅死前有染疫。

  另孔估計,2、3周後單日確診會回落至3位數;若長者接種率達9成,且全港人口有400萬、500萬人染疫後獲免疫力,6月單日確診或回落至百宗以下。他稱若下月21日放寬防疫後未有反彈,即已達群體免疫,「6、7月可放心(戶外)唔使戴口罩」,食肆職員和客人若齊3針,入座率可回復100%。

袁國勇料今年有「快樂聖誕」

  但林鄭月娥擔心,過去周末市面人流回升,加上近日天氣轉好,兼適逢清明、復活節假期,會令傳播加劇。她稱「非不能理解」市民已有一定程度抗疫疲勞,但促市民「真的要更忍耐」和自律,冀在這3周內將疫情穩控至更低水平,才能如期在下月21日啟動首階段放寬,令學校復課及恢復晚市堂食。

  張竹君認同目前個案仍多,正密切跟進港大計算的病毒即時繁殖率,若回升至「1傳1」,或顯示反彈,市民如想外出,到郊外、人流少地區會較市區好。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曾預測疫情在3年內結束,若5月放寬,7月接種達標,今年料有「快樂聖誕」;但內地爆疫,料暫不會考慮與港通關。

 

 

下一頁 政府周六起全港派防疫包 議員倡增血氧儀

政府周六起全港派防疫包 議員倡增血氧儀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昨稱,當局將於周六(4月2日)起,向全港近300萬家庭派發防疫服務包,內有中成藥、20個快速測試包、20個KN95口罩、由衞生防護中心印製的「防疫錦囊」小冊子及心意卡,計劃7日內完成派發;政府早前稱,會另設多個派發地點「補漏拾遺」。

 

(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專家已表明血氧儀的重要,但政府現時只向確診家庭派發,建議在服務包派予每個家庭「看門口」,即使日後不幸確診都可自我監察,避免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下一頁 認領遺體加快每日200個 最快兩天領火葬紙 業界質疑空談 待法醫確認解剖最長等逾月

認領遺體加快每日200個 最快兩天領火葬紙 業界質疑空談 待法醫確認解剖最長等逾月

 

  第5波新冠死者逾7,200人,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昨稱,公眾殮房遺體處理量以倍數增加,昨起加快認領遺體等流程,處理量增至每日200個,最快可2個工作天內領取火葬證明書;5個火葬場亦增火化節數,近乎24小時運作。

  惟殯儀業界指,待法醫確認是否解剖已要等2至3周,最長曾要等逾1個月,質疑「2個工作天」承諾是空談。

  特首林鄭月娥昨晨再對第5波死者家屬及親友表深切慰問,強調政府有責任協助辦好身後事。林文建指,2月下旬至本月初需送往公眾殮房的遺體以倍數增加,殮房容量增至4,600個停屍位;富山殮房有1,800具遺體停放,過去1周壓力已紓緩。日後除需解剖個案,家屬認屍後2個工作天內可領火葬證明書;昨起公眾殮房會見及辨認遺體處理量增至每日200個;並增設情緒支援熱綫,由臨床心理學家提供輔導。

增情緒支援熱綫 心理學家輔導

  食環署署長楊碧筠則指,除長洲外,5個火葬場每日火化時段增至300節,近24小時運作;和合石下月初會加2個新火化爐。屍體處理隊增至25隊,人手加5成,運送遺體至公眾殮房工作大致復常。另紅磡寰宇殯儀館今起轉為指定殯儀館,允許染新冠先人化粧及瞻仰遺容。內地已運抵3,570副棺木,庫存基本充足。

  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指,疫下遺體處理量較正常多1倍,且解剖涉法醫判斷及家屬意願,流程未必加快,有個案花20日才領回遺體。裕祥殯儀負責人陳檵垣亦指,樽頸位仍不少,如警方安排認屍仍有搞錯公眾殮房情況,且等法醫決定應否解剖已可耗時1個月,「2個工作天」承諾幫助不大。

 

殯儀業界指,因紙紮品等非列作供港必需品,貨源不穩,「打齋也不敢保證有紙紮」。


  吳又指,因寰宇收新冠死者,令其他家屬避用,令一般靈堂更搶手而坐地起價;且寰宇不包化粧,有化粧師索4位數天價。紙紮品、金銀紙及壽衣因來貨不穩,已現炒價,陳指,紙紮品僅及正常供應量7、8成,價格已升2、3成。

 

下一頁 檢疫酒店萬間房足應付需求 林鄭︰加價乃商業行為難干涉

檢疫酒店萬間房足應付需求 林鄭︰加價乃商業行為難干涉

 

  港府本周五(1日)起復飛9國,有檢疫酒店涉坐地起價。但林鄭月娥指,酒店市場價格是商業行為,政府未能干涉,但強調早前已多找了4,400間酒店房,旅客檢疫房間已增至1萬間,外傭專用房亦達1,600間,相信可應付需求;加上最新檢疫期由14日減至7日,房間供應量變相「翻了一翻」。

毋須公帑補貼

  她坦言,會按需要再增加檢疫酒店數量,但現有房間已達合理水平,且愈多人回港,輸入風險亦會加大。另她強調,絕大部分檢疫酒店的入住率超過合約保底標準,毋須公帑補貼。

 

下一頁 涉方艙醫院單位多處留糞 拘37歲婦

涉方艙醫院單位多處留糞 拘37歲婦

 

  警方表示,落馬洲方艙醫院一名清潔工於前日下午清潔一單位時,發現單位衞生情況惡劣,水煲、床褥及地板均留有疑似糞便痕迹遂報警,警方調查後昨午於上水彩園邨拘捕一名曾入住該單位的37歲陳姓本地女子,她涉嫌刑事毀壞被扣查,案件交由邊界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警方拘捕一名曾入住落馬洲方艙醫院的女子,她涉嫌在單位多處留糞。(資料圖片)


  警方重申,任何人如無合理辯解而摧毁或損壞他人財產,最高可判處監禁10年,籲隔離人士使用設施時應保持環境清潔,避免破壞公共設施、影響其他正隔離人士。

 

下一頁 圍封助長者登記上門打針 聶德權冀「一個不漏」

圍封助長者登記上門打針 聶德權冀「一個不漏」

 

  政府本周起向圍封強檢大廈的有需要長者及殘疾人士登記,翌日可安排上門打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期望做到「一個不漏」,初期會選擇其中一幢大廈進行,熟習流程後可多幢大廈一拼做。

 

(資料圖片)


  另外,政府昨宣布下月起縮短4間兒童社區接種中心及13間公立醫院接種站開放時間,以調動人員進行居家接種服務。而以色列有研究顯示,接種第4針復必泰疫苗加強劑的長者,感染新冠肺炎後的死亡率,與僅接種3針相比相差78%。

 

下一頁 逾1成強檢戶無應門 林鄭籲市民守法

逾1成強檢戶無應門 林鄭籲市民守法

 

  第5波共進行287次圍封強檢,約2,800人未遵令檢測,佔整體3.5%;另近1.7萬戶未有應門,佔整體10.5%,林鄭月娥質疑「是否真有這麼多人不在屋內」。對日後全民檢測如何避免,她指,拒絕遵從檢測屬刑事罪行及會罰款1萬元,促市民守法。

 

大埔廣福邨廣仁樓昨被圍封強檢


  另大埔廣福邨上周末連封4廈,檢測5,383人後,揪出263名患者,陽性率達4.9%,惟連同1,149名早申報感染者,實際有4分1居民感染,「須很認真記住」此情況。她續指,因廣福邨數廈污水病毒量高才同時圍封,做法非特別調整,日後有能力便會「一次過做」。

 

21/04/2021

【FOCUS】印度疫情海嘯式反彈 變種病毒添全球不確定

#肺炎疫情 #印度 #變種病毒 #疫苗

  兩個月多前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印度,正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新增確診在連續破頂後向單日30萬例邁進;火葬場不敷應用,人們沿恆河邊點起一個個火堆焚燒親友遺體;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的首都新德里,正從全國徵調物資……

 

  錯判形勢的莫迪政府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成人接種疫苗,惟同時放鬆疫苗價格管制,被評論為巧妙轉移疫苗產能受限的焦點。地獄般經歷或顯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

 

日新增徹底失控,實際總確診或達4億

 

  短短一周新增確診逾160萬例的印度,正將全球總確診推向新高。50人爭一病床、火葬設施金屬零件燒至熔斷、周二再增逾29萬例,無不指向這個1月底才宣布疫情處「最後階段」的國家徹底失控。

 

印度疫情陷入毀滅性的海嘯式反彈,首都新德里醫用氧氣將於周三(21日)告罄,正從全國徵調物資。(AFP 圖片)

 

  何解?兩大原因當推政府錯判形勢及民眾放鬆警惕。隨著2月底多個邦進入如火如荼的邦議會選舉造勢、3月兩場國際板球比賽吸引逾十萬球迷、每12年一次的宗教盛會「大壺節」令數十萬計印度人齊浸恆河,加上「雙突變」變種病毒推波助瀾,位於華盛頓的CDDEP(疾病動態、經濟與政策中心)的有專家甚至指,以當地30%的檢測陽性率推斷,印度實際確診數或達4億。 

 

政府放開疫苗價格,被指圖掩產能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擁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血清研究所(SII),首季出口疫苗達6400萬劑,但本國接種首劑比例僅8.1%、完全接種更只有1.3%;因應此,有「疫苗大帝」之稱的莫迪最新宣布,5月起將開放所有18歲以上(現為45歲)印度人接種疫苗。

 

  不過,所謂「魔鬼在細節」,政府同時指,將放開疫苗銷售及放鬆疫苗價格管制,意味現時由聯邦政府向各邦免費提供疫苗的機制,將變成各邦價高者得;換言之,印度本土的兩隻疫苗或由聯邦補貼價每劑150盧比(Covishield)、206盧比(Covaxin)爆升至1000盧比(約103港元),令普通民眾難以負擔。

 

  更糟的是,SII正面臨疫苗原料短缺,其首席執行官Adar Poonawalla最新在推特敦促拜登,取消對生產上述兩款疫苗所需原料(包括生物反應器袋、過濾器、血清等)的出口禁運。他並指,過去一個月一直在追問美國當局,但未有回應。

 

變種重挫疫苗抗體水平,芬佬處變不驚

 

  疫苗原料短缺並非SII獨有,康希諾較早時同指,高需求下,疫苗企業共同面臨原材料、耗材供應等產業鏈挑戰。據國家衛生委官員最新透露,中國今年新冠疫苗產能料超30億劑,以此計,原材料供應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專家預計印度新增確診中有20%攜帶「雙突變」變種病毒,如同早前出現的英國、南非變種病毒,或令傳染率提高50%以上,並降低疫苗中和抗體的作用。港府專家亦指,有研究發現南非變種病毒可令科興、復必泰兩款疫苗的抗體水平分別下跌七成和九成。

 

  悲觀而言,一個攜帶變種病毒的超級傳播者,即可能扭轉已經平復的確診曲線,全球抗疫前景仍高度不確定;樂觀的看,美銀美林全球基金經理最新調查顯示,將疫情列為市場最大尾部風險的芬佬僅佔15%,畢竟,自世衛去年3月宣布全球大流行至今,疫苗股Novavax、Moderna、Biontech已分別升逾22倍、4倍、3倍。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