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6/04/2022

「保就業」周五起申請 下月初發首批補貼 違規罰款加重

#企業 #保就業 #失業率

  【晴報專訊】新一輪「保就業」本周五(29日)起接受申請,向僱主補貼5至7月工資,全職員工上限8,000元,兼職及65歲或以上則劃一4,000元,並容許僱主在6、7月更改僱員人數,最快下月初發放,料160萬名僱員及約14萬自僱人士受惠。

 

今輪「保就業」計劃除補貼全職員工外,亦涵蓋兼職員工。

 

  為堵塞上輪有僱主「肥上瘦下」及拖欠罰款等,當局加重違規罰則,如未將全數補貼用於工資、或聘用員工數量不符,除要退回補貼額,另追加10%罰款;而所有獲批僱主將被扣起最後一期、即7月的30%補貼額,以防僱主「走數」。

 

當局提醒,僱主需在5月10日或之前,繳清「2020保就業」的退款或罰款,才能申請新一輪計劃。


  新計劃下,僱主可選擇按「2020保就業」、即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申請的僱員人數及指定月份,或以去年第4季的強積金紀錄決定申請的僱員人數,以獲較高補貼額作指定月份,前者申請最快下月初獲發補貼,後者則需再等3至4周,最快6月初才能獲發放補貼。當局提醒,僱主需在5月10日或之前,繳清「2020保就業」的退款或罰款才能申請,涉860間公司共7,700萬元。

6及7月初 可改補貼僱員人數

  而每名全職僱員的補貼額為8,000元,另設月薪3,000元至8,000元的兼職僱員名額,補貼額為4,000元、及65歲或以上、月薪不足3,000元的「年長補貼」名額,同為4,000元。一般企業申領名額上限為1,000人,「受限名單」企業如超市、物管等則限於100人。至於自僱人士,只要於去年底或之前已開通強積金戶口,並於申請日未取消,將可獲一筆過8,000元補貼。

  今次又容許僱主在6月初及7月初,各有一次機會更改6及7月的補貼人數及分布。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表示,「2020保就業」約15萬僱主成功獲補貼,當中逾80%有遵守承諾,約18%則未能完全遵守規定,部分僱主亦有「肥上瘦下」情況,自動調撥補貼,「不是全用在同一位員工身上」,加上僱主可修改補貼僱員人數,更具彈性,故今輪將加強違規罰則。

  若任何一個月聘用人數不足、或非將全部補貼用於支付工資,需退回補貼及被追加額外10%罰款,舉例如有僱主申請補貼10名全職員工工資,翻查記錄最終僅聘請9人,便需退回8,000元補貼、及全數補貼的10%罰款,即合共1.6萬元。

違規需退補貼 追加額外10%罰款

  僱主可於本周五起申請,為期2星期。下月12日截止,成功獲批將分4期發放,5至6月各發放1期,7月將分2期發放,首期獲發70%,餘下30%會在扣除退回補貼及罰款後才發放。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解釋,按兩年前經驗,因分2期支付補貼,當局在第2期追回第1期的罰款有難度,「追債難好多」,故今次最後一期將扣起30%,相信足以處理罰款。

  何珮玲強調,對違法個案「零容忍」,不排除抽查及實地視察,秘書處已就「2020保就業」轉介多個懷疑個案予警方調查,去年採取拘捕行動,涉2間企業。

 

 

 

下一頁 失業率料續升 6月公布數字始回落

失業率料續升 6月公布數字始回落

 

  受疫情影響,今年1至3月失業率輕微回升5%,羅致光指,下月公布的失業率為2至4月,相信仍會上升,但至6月公布3至5月的失業率,受惠於消費券刺激市道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高位已過」屆時將會回落,認為現時推出保就業計劃是合適時機,「太早推實際上未必幫助到」,料企業會就計劃調整人事策略。

 

疫情打擊下,不少商戶結業收場。(資料圖片)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表示,現時不少企業未有增聘全職人手,零售多數請兼職,飲食則以散工為主,部分零售業員工更被調配至其他職位,如清潔、收銀等。周生生香港區域總經理李敏姬稱,過去3年疫情對業界打擊大,故未有增聘人手,隨着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消費券帶動,近來正作零星招聘,以填補過去自然流失的人手及應付新舖開張,招聘人數約30人,為全職員工。

疫情緩和增聘 估計兼職為主

  倫敦大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則說,會以去年第4季人手作指定月份申請,因酒樓有近50名65歲或以上全職員工,早年取消強積金戶口,現已重開及供款,暫無計劃請人,料合資格申請僱員約170多名。

  勞顧會資方委員郭振華估計,大部分僱主會以去年第4季人手作申請月份,「想請人都未必請到」,即使疫情緩和,企業一般僅增加10至20%人手,且以兼職及散工為主。

 

下一頁 35%企業將增聘 專業及金融服務最多

35%企業將增聘 專業及金融服務最多

 

  畢馬威中國於1月3至16日訪問794名高管,結果顯示,35%預期今年在港員工人數,將按年增21個百分點,以專業服務(44%)及金融服務(39%)增長最多。

  而去年轉工趨活躍,有27%指在期內曾轉工,助理經理或以下級別人員轉工比例更達44%,有36%加薪逾20%。

 

(資料圖片)


  至於留在原職的受訪者,有50%指去年獲加薪,19%獲加薪3至5%;另有近70%人在去年獲發花紅,50%獲發多於1個月,整體平均花紅水平由2020年的1.83個月,增至去年的2.21個月,貼近疫前水平。

  對有外企因嚴格防疫限制將人手遷離香港,畢馬威中國行政人員招聘服務總監許秀芝指,僱主或會因應市場人才緊張,而提高薪金水平,故有不少企業高層都預期未來人工或花紅將錄得增長。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