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2/05/2023

洗碗工無人做 業界月薪2萬搶人 人工漲食肆加價15%

#最低工資 #洗碗 #飲食業界 #厭惡性工作 #前線行業 #勞動力 #工聯會 #輸入外勞

  【晴報專訊】最低工資昨起調升至時薪40元,惟「人才荒」持續下,此水平早已「離地」。以洗碗工為例,飲食業界指,現時月薪普遍已急升至1.8萬元,有連鎖薄餅店以1.95萬元搶人,有酒店起薪更高達2.2萬元。難請人洗碗,有食肆依賴洗碗工場解燃眉急,工場亦坦言近半年訂單多10%,惟因人手及容量有限,有生意亦不敢接單。

 

有酒樓指洗碗工一更已縮短至8小時、加班另有津貼等,但無奈仍然缺人。

 

  食肆不諱言,人工佔整體成本逾3成,人手不足致成本漲25%至35%,最終只能「顧客埋單」,過去半年已靜悄悄加價15%;一個菠蘿包都加價2成至12元。

 

  洗碗向來被視為厭惡性工作,缺新血入行,當各行各業人手需求增下,更無人願從事長時間勞力工作,致洗碗工工資近期持續飈升。必勝客餐廳最近在沙田分店貼出告示,開價1.95萬元聘全職熟手洗碗工,一更11小時,包2餐膳食。fb炒散群組中,亦不乏食肆開價70至80元時薪請兼職洗碗工。

 

洗碗工場訂單多1成 缺人手難接單

 

  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指,洗碗工薪金「飛升」已久,疫前已「無乜人肯做」,現時更有食肆出價1.9萬至2萬元月薪請人。倫敦大酒樓負責人蘇萬誠亦指,為吸引人應徵,現時洗碗一更已由10小時縮短至8小時,若需加班另有津貼,「返2、3個鐘已有半日工錢」或另有獎金,但無奈仍缺人,「忙起上來自己都要落場洗」。美麗華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陳宗彝指,酒店全面採用洗碗機,但洗碗工起薪仍達2.2萬元。

 

餐飲業指過去3個月飲食業人工已增25%,人工在整體成本佔比由疫前25%升至30%。(資料圖片)

 

  不少食肆均外判洗碗工場「代洗」。洗碗易有限公司創辦人時景怡指,自通關後查詢日增,訂單多約10%,「有食肆因洗碗姐姐突辭職,想工場即日開工支援。」惟她指,縱用工業洗碗機,也需靠人手「執漏」,因人手限制,再多訂單亦難接。洗碗王負責人關先生亦指,生意約多10%。有工場指,近半年訂單飛升,每月接20間食肆查詢,「疫情時一個(查詢)都無」。惟洗碗工場亦缺人手。關先生指,近期不論在勞工處招工,還是在食肆門前貼街招,均乏人問津。時景怡指,洗碗工多是年長婦女,通關後不少均辭工返內地探親,現靠其他員工頂更幫忙。有業內人士指,工作環境嚇怕不少人,「洗碗用熱水,夏天時工場高溫,好多人不願來」,現仍缺20%人手。

 

  不過,中小型食肆也未必能「負荷」。林瑞華直言,洗碗工場無法把洗好碗碟「即日來回」,食肆一般要備用3批來替換,且廚房工具亦要清洗,外判服務未必實際。蘇萬誠亦指,酒樓用碗量高,工場常缺運輸人手,易出現「無碗用」危機。

 

  洗碗工月薪高企,「羊毛出自羊身上」,人手成本最終轉嫁市民。本身是荃灣彩龍皇宮酒家負責人的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指,人工在疫前佔食肆整體成本約18%至30%,但隨着工資上漲,現已增至佔33%至35%;加上食物來貨、水電煤等加價,食肆成本開支愈趨沉重,部分已加價,如菠蘿包由10元增至12元。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稱,過去3個月飲食業人工已增25%,人工在整體成本佔比,由疫前25%升至30%,不少食肆過去半年已陸續加價15%,最終由「顧客埋單」。

 

最低工資加至40元 扣通脹後反減

 

  工聯會昨指,縱然最低工資由37.5元增加至40元,但扣除同期通脹率7.5%,實際購買力僅37.2元,相較下反減,有保安員慨歎:「(40元)連買盒飯都買唔到」,促改為「一年一檢」,並實行生活工資,做到勞有所得。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優化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首階段諮詢剛結束,會盡快公布檢討機制未來路向。

 

下一頁 前線勞動力需求持續增 全職起薪點升

 

前線勞動力需求持續增 全職起薪點升

 

  各行各業人手短缺,有網上招聘平台的數據顯示,本港各前線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在今年初至上月中繼續增加,其中推銷/中介升41%、保安及物業管理升32%、零售門市和餐飲業分別增23%和16%。

 

零售業門市全職起薪點中位數去年已急升,今年則持平。(資料圖片)

 

  為了吸納人手,不少僱主出動「銀彈策略」,全職起薪點中位數繼去年升7.1%至1.5萬元後,今年初至上月中再升至1.6萬元,增6.7%;兼職時薪起薪點中位數則持平,維持在去年大增9.1%後的60元。惟部分前綫行業的薪酬升幅有放緩迹象,如零售門市的全職起薪點中位數去年飈升11.1%,但今年初至上月中卻持平,維持在1.5萬元水平;物流亦繼去年增7.1%後,停留在1.5萬元;餐飲業和保安及物業管理則分別升3.1%和1.9%至1.65萬元,增幅較去年全年少3.6和3.3個百分點。

 

  平台指,經濟復甦令空缺數目上升、失業率下降,加上勞動人口下降、人口老化等,僱主將繼續面對人手不足問題,籲政府推動更多婦女重投就業市場,釋放潛在勞動力,及鼓勵前綫行業將流程及營運自動化。

 

 

下一頁 缺人手輸外勞 工會促政府勿繞過勞工界

 

缺人手輸外勞 工會促政府勿繞過勞工界

 

  工聯會昨在五一勞動節向當局提出5大勞工政策倡議,包括反對擴大輸入外勞等。理事長黃國指,本港非欠缺人力,而是欠缺積極鼓勵就業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完善人力資源規劃。他指,本地勞動人口參與率僅56.1%,較新加坡低14%,若能追上則可增約40萬到50萬就業人口,改善幾十萬基層家庭收入,消除貧窮。他強調,即使需補充短期出現的人手短缺,政府亦需透過「補充勞工計劃」提出申請,而非繞過勞工界參與及監督,影響本地就業機會。

 

工聯會促政府提高薪酬待遇、完善人力資源規劃等,增本地勞動人口參與率。

 

  另外,拾荒長者是常被忽視的一群勞動者。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接觸逾200位社區回收長者,發現因執整紙皮要常用手指綁紮,且需長時間彎腰等,9成人的手關節有不同程度變形及繃緊,8成則有膝關節退化及腳患。團體建議,社福業界可設立外展長者支援隊,尋找及連結區內回收長者,加強對其身心靈支援等。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