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尋‧情‧味
15/12/2023

殯葬|石廠扎根川龍近60載,為石碑、骨灰盅鑿刻文字!行業式微石雕鑿字手藝怕後繼無人

#老字號 #老店 #魏容記 #石廠 #石獅 #石碑 #川龍 #區建公書法 #生活百科 #殯儀業 #土葬 #墳墓

  據聞魏容記石廠的招牌由區建公題字,於是決定擇日實地考察,計劃拍照之餘順道訪問老號。乘坐小巴抵達川龍村口,沿著車路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魏容記石廠。現場觀察書法招牌,可見保養狀態甚佳,四旁樹頭菜盛開,眼前景象賞心悅目。稍為細看石廠招牌,左下方可見「區建公時年八十五」,區氏享壽八十有五,故此題字乃其晚年之作。此外,「魏容記石廠」五字之下刻有「承辦中西墳墓」,業務範疇一目了然。

 

 

  魏容記石廠成立於1966年,創辦人為魏容老先生,現時業務由他的兩位兒子主理。石廠分為寫字樓及工場,前者選址川龍昂塘地段,後者在山上的響石墳場。兩者地理位置相近方便日常營運,皆因墓地工程十居其九位於響石。魏氏兄弟平日輪流坐鎮昂塘,埋首打理石廠工程業務之外,員工午膳需要依靠二人安排,早上他們前往荃灣街巿買餸,午前駕車運送食材交給工場,該處設有簡樸灶台可供煮食。石廠同樣負責員工交通,清早專車直達響石工場,黃昏接載伙計回到巿區。

 

 

  響石墳場由荃灣鄉事委員會管理,規定墳場「衹限安葬身故之荃灣鄉事委員會屬村原居民、荃灣區戰前居民及戰前漁民」,魏容記廠方指出,目前墳場尚有土地可供先人下葬。其實火葬在港日見普及,龕位石碑需求不少。此類石碑採用石料較薄,所以鑿字工序仍在本地。現時石廠擁有一部囉字機,連接裝上相應軟件的電腦,只要輸入需要刻鑿的文字,機器隨即於碑上展開工序。至於墳墓石碑厚大得多,無法使用小型機器鑿字。石廠最後一位鑿字師傅亦於廿年前退休,目前工序已經交由中國大陸的工廠負責。墓碑石材有福建石及汕頭石,不過目前石廠主要選用青石,蓋其石質較為幼細,碑上金漆不易脫落,只是價格相對較高。

 

  魏容記門前空地碑石連片,參差層疊,而且厚薄大小不一。舊日只有厚身碑石,厚度四至五吋不等,後來精良切割機器普及,薄身碑石伴隨出現,此類石材厚度大約一吋。不過舖外地上厚大碑石居多,另見數座石獅藏身於碑石堆,營造墳墓之時置於墓碑兩旁,主要守護陰宅並可庇佑亡靈,不過現時本港已無石雕工匠,所以石獅全是產自大陸工場。至於石骨灰盅同屬中國製造,不過盅身刻字仍由魏容記負責。

 

 

  香港土葬用地已經所剩無幾,火葬取代土葬之勢無法逆轉,直接衝擊殯儀行業各個環節,例如名貴壽衣需求持續下降及土葬墳墓工程數目減少。無論壽衣老號抑或部份石廠,近年選擇開拓殯儀顧問業務,嘗試增加本業以外的收入。不過推動業務變革從不容易,有待年輕一輩願意投身祖業,運用嶄新思維達至推陳出新,目前魏家石廠傳承前景未明,不過依然祝願魏容記業務繼續穩健發展。

 

魏容記石廠 – 荃灣

創於:1966年

經營:石廠

地址:荃灣川龍村昂塘地段

 

07/06/2024

駱克道55年麻雀館見證行業變遷!麻雀枱由「泥地」變「草地」、深圳碰槓牌取代傳統廣東牌!與食店合作派食物、伙旅行社辦深度遊,傳承麻雀文化

#街坊生意 #灣仔 #本地遊 #老字號 #麻雀館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老店 #麻雀 #老店情味

  談到香港人的消遣娛樂,當然少不了「攻打四方城」。麻雀耍樂於香港傳統文化植根甚深,而五、六十年代為香港麻雀館的黃金時代。昔日駱克道娛樂場所林立,入夜後,其中一塊巨型霓虹招牌尤其矚目,它正正就是屬於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即現任董事總經理張家寧的爺爺。張法平本為教師,在六十年代偕同妻子從廣東三水南下香港,曾在不同地方打工,後來在麻雀館晉升快,就省吃儉用,繼而成為股東。六十年代的灣仔曾經有過十間麻雀館,張法平相中灣仔一帶的發展潛力,決定自己投資,於1969年創立香港蔴雀娛樂。張法平當時也做過酒樓及歌廳生意,隨後專注投入麻雀館業務,太太則照顧家庭,從旁輔助。到2003年張家寧的嫲嫲癌症病發,痊癒後自知已到風燭殘年,便交付孫子好好管理麻雀館。他憶起小時候只會在店內砌麻雀金字塔,對如何營運完全不熟悉,連打麻雀也是後來才學。最初接管經營時,曾經做到蝕本。爺爺叫他從計數開始學,花了一段時間才逐漸上軌道。

 

昔日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的巨型招牌,今已拆卸。(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隨著時代變遷,香港蔴雀娛樂的營運模式也經歷了不少變化,譬如「泥地」已被「草地」淘汰。「泥地」為木枱,「草地」則為電動麻雀枱。這代表於「泥地」上打的傳統廣東牌已被「草地」上打的深圳碰槓牌取代。兩者之間的分別在於後者無法上牌。能夠上牌的時候,章法稍為重要,而碰槓牌的話,章法依然重要,但運氣佔較大比重。不過這也意味著習慣打傳統廣東牌的老人家,逼著要與時並進,改在「草地」上打麻雀。

 

「草地」,即電動麻雀枱。

 

  人手方面一樣改變不少。其一是以往無論女性表現多出色,到退休那天還是只能當侍應工作,而這一代,女性員工已上升到一半比例,現在店內亦有女經理。其二是過去麻雀館只有全職工作,現時則有部分員工為兼職工作,有些人會寧可打幾份工,較能靈活分配個人時間。至於工作天數,以前是每三天就休假一天,現在則是上班兩天就休假一天,一個月有十天的有薪假期,有此改變主要是因為招聘較以往困難。發薪日方面則由過往每天發薪,改成十五天發薪。

 

  香港蔴雀娛樂的街坊生意居多,遊客較少,故此除了提供娛樂,他們亦扮演了一個街坊聚腳點的角色。老友記可以在此聚在一起聊天,附近上班的裝潢師傅或廚師趁休息時間來麻雀館摸幾圈。他們亦與灣仔區其他食肆,如忠記粥品,合作派發食物給長者,連結駱克道一帶的街坊街里。另外,香港蔴雀娛樂之前跟遊戲《明星3缺1》合作,現在正計劃與旅行社合作舉辦深度遊,打算在營業前的時間讓觀光客參觀麻雀館,教他們打麻雀,可見他們團隊持續不斷花心思為了讓更多人接觸及了解麻雀文化。文化傳承從來不易,這間五十五年的老店可謂盡心盡力。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灣仔

創菸:1969年

經營:麻雀館

地址:灣仔駱克道384-388號嘉賢大廈地下B舖及閣樓全層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