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葉劉的地球儀
06/11/2017

「全面管治權」「高度自治」唇齒相依

#本土 #最大公約數 #最大同心圈 #愛國 #統一 #一國兩制 #高度自治 #中央 #底線 #全面自治 #加獨 #加泰隆尼亞 #唇亡齒寒 #全面管治權 #十九大 #港獨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了洋洋萬言的工作報告,港人最關注的當然是香港篇章。

 

  習近平首先在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中點出「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

 

 

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工作報告中,港人最關注的當然是香港篇章。(資料圖片、CNS圖片)

 

  隨後在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中的第十二條解釋,「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再在第十一部分〈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全面闡述,指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層層推進,反映香港在國家的發展方略中佔著重要位置。

 

沒有全面管治權便沒有高度自治

 

  報告在三個部分提及「一國兩制」,香港人則對「全面管治權」這五個字最為關注。其實,中央政府提出要掌握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並非新鮮事,在2014年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已有提及。我們也不需過分擔心或反應過敏,因關鍵在於第三部分的第十二條「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

 

  所謂有機結合,是指事物唇齒相依地緊緊扣連在一起,相補相生來發揮最大效用。

 

  反過來說,潛台詞就是,若國家不能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也不會享有高度自治,兩者唇亡齒寒,不能分割。

 

  近期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獨立危機便是最佳的反面教材。加泰隆尼亞不遵守西班牙憲法,單方面宣布獨立,馬德里中央政府便收回其自治權。結果,自治議會領袖普伊格蒙特出走比利時,其他加獨領袖將被控叛亂罪。普伊格蒙特及4名加泰前官員在剛過去的周日已向比利時警察自首,而法官將於當地時間周一早上宣判,五人隨時身陷囹圄。

 

  從加泰隆尼亞的例子,我們可看到對一個主權國而言,高度自治是中央政府授權的,而「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更不等於獨立於主權國。

 

  回歸以來,已有不同的中央官員在不同的場合,明示、暗示、強調,香港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要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即是說,我們要知道,中央政府透過「一國兩制」,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從而授權香港享有高度自治。

 

  有些人把高度自治等同全面自治甚至港獨,其實是扭曲了高度自治,碰觸了中央的底線。

 

  報告花了那麼多篇幅論述「一國兩制」,證明中央政府已把「一國兩制」納入治國方略,證明那是國策,是向全世界展示的承諾。國策是不會隨便更改或取消的,對於擔心2047二次前途的人士來說,這無疑是定心丸。

 

找到最大公約數 畫出最大同心圈

 

  報告還有一個較少人留意到的重點,是第六部分〈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第六條,提到要「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第六條提到,統戰是「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而且要「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圈」,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要「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強知識分子工作」、「構建清新型政商關係」及「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舊僑僑眷」等等,與習近平7月來港時提及的「求大同、存大異」互相呼應。

 

  此外,報告的結語特別強調年輕人對國家的重要性──「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簡單來說,即是要和社會各界打好關係,把朋友圈最大化,把敵人減至最少,謀求團結、共融,促進社會和諧。同時要爭取年輕人的心。這些真是放諸四海皆準,放在紛亂的香港社會,更是別具意義,希望香港政府及愛國愛港人士反思,甚麼才是真正有利香港的長遠利益,製造敵人對香港並沒好處。

 

16/12/2022

天然生曬豉油、只做頭遍生抽!百年字號本地醬園如何堅守傳統之餘與時並進?

#老店 #老字號 #醬園 #冠珍醬園 #醬油 #豉油 #天然生曬 #日曬 #頭遍豉油 #頭抽 #海鮮醬 #夕陽行業 #傳統行業 #手藝 #工業 #本土 #本地生產

  醬園業是香港其中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工業,據可考資料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在二十世紀有長足的發展。時至今日,雖然香港工業的規模已經大大萎縮,但仍有本地廠家堅持在港開設廠房,以天然生曬的古法釀製醬油,延續本地的工業傳奇。冠珍醬園就是其中一間。


  在今天看來,本地醬園業似乎很落後,既不屬高科技,也不是高增值。古人先進的「科研」成果,成了今天的傳統古方。然而,這單單依靠陽光、黃豆、鹽和水以傳統製法釀製而成的醬油就是有本事成爲許多中外家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暢銷世界。在發展一日千里的香港,我們要珍惜仍能嘗到天然生曬醬油的日子。


百年字號執守傳統


  冠珍醬園創立於1928年,在九龍城起家,至今已近一個世紀,秉持傳統發酵和天然生曬的方法釀製豉油。天然生曬的豉油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而用化學方法製成的豉油可能只需一個月的時間。前者出品滲透豆香而且健康,每滴都蘊含師傅的時間和心思。


  冠珍的產品堅持不加防腐劑,亦不加添加劑,這除了是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之外,也是對客人健康負責的表現。冠珍其中一個與別不同之處乃其豉油只作頭遍抽取,只售濃厚醇香的頭抽。不說不知,原來冠珍的招牌產品是海鮮醬,而製造高質素的海鮮醬需要用到豆味濃郁的豆渣,所以冠珍只會利用榨取過一次豉油的豆渣製作醬料。在返璞歸真的年代,我們愈是珍惜這種簡單的傳統產品。

 


冠珍醬園昔日的報價單和帳本,攝於2020年

 


元朗冠珍醬園,攝於2020年


與時並進繼往開來


  冠珍恪守傳統精髓的同時,亦與時並進,或許這是冠珍成功抵擋新時代衝擊的其中一個原因。冠珍在八十年代為了應付節節上升的銷售量而興建大型水泥曬池,以亞加力膠板蓋頂,大大增加了豉油的產量。為方便大批量的運送工作,醬園同時擴闊缸與缸之間的通道,引入鏟車。為加速生產,冠珍亦引入新式水泵抽取豉油和打造大型豉油儲存缸。此外,為簡化工序和節省時間,廠房亦在八十年代開始陸續設置自動生產線。


  醬園曬場夏天烈日當空,冬天又寒風凜凜,製醬工序重重覆覆,很容易面對年輕人不願意入行的問題。昔日冠珍為提高產量而改善的生產模式某程度上預防了未來人手短缺的問題。冠珍又著手改善工作環境,甚至奉行五天工作制,相信能緩解未來招聘的問題,讓醬園繼往開來。

 


元朗冠珍醬園大型豉油儲存缸及大型水泥曬池,攝於2020年


  醬園業是傳統行業,但不是夕陽行業,本地以至全球都對醬油有巨大的需求,希望本地的醬園能繼往開來,爲世界製造高品質的豉油和醬料。香港寸金呎土,真心期盼本地醬園在發展的浪潮中能夠穩住陣腳,延續製醬傳奇。


冠珍醬園


創於:1928年
經營:醬料
醬園地址:元朗凹頭107約1910段(青山公路潭尾段)
旗艦店地址:上環孖沙街19-25號祝安行303號室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09:00-17:00;星期六:09:00-13:00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