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維基解碼
30/07/2014

跑步的過程

  去年的某一夜,曾在中文大學來回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跑步,憶起大學時候的事。記得當時每次經過這段路,都會看到電子學系的李教授跑步,雖然他只是緩步跑,但每次卻會跑上好幾小時,非常有耐力。

 

  44歲以前的我從來不運動,直至有一次與很多企業的老闆一起參加港鐵競步賽,才開始接觸運動。在比賽中遇到偉易達集團主席黃子欣先生,他跟我說運動的好處,也提到馬拉松對提升公司團隊精神、健康都很有幫助。自此,我非常鼓勵同事參加馬拉松賽事,為同事支付參賽費用,安排專業的田徑教練每星期授課兩次,就像中學時代的體育課一樣,大家乖乖聽講和練習兩小時。現在,不少同事因此培養了跑步的習慣,每年更到世界各地參加馬拉松賽事。

 

  最初跑馬拉松的時候,同事都認為非常困難,也認為自己一定完成不了。最後經過多次訓練,跑過了,也捱過了。在跑步的過程中太辛苦,就稍稍跑慢一點回回氣,休息夠了便再接再厲,就更難也總跑得過去。只要多訓練,了解自己的體能情況,就能依照自己的弱點來調節步速。回想過去,跑馬拉松、行毅行者,其實也不是甚麼一回事。

 

轉載自晴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