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我要初創
11/09/2019

【看好AI潛力】Clare.AI研廣東話聊天機械人,由金融機構入手進軍智能客服市場!

#管理 #創業 #初創 #AI #chatbot #Fintech #人物專訪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接受訊息和學習時,8成靠視覺;但在表達時,9成都是靠文字或語言!」本地初創Clare.AI聯合創辦人楊志光(Ken)與何思穎(Bianca)曾任職投資銀行多年,他們看好AI(人工智能)在語言能力方面的潛力,同時抓緊AI發展的機遇,於3年前創立Clare.AI,自行研發可接收和理解文字及說話提問的Chatbot(聊天機械人),為企業和金融機構創建智能客服平台!

 

  Bianca指,在發展Chatbot時,掌握語意、語境尤其重要,尤其是在一詞多義的廣東話上。「例如︰在對話中有『樓上』一詞,究竟談的是一間店舖?還是幾多錢『樓上』(以上)的住宅單位?我們一開始主打金融機構的智能客服,Chatbot可理解該行業相關的語意,省卻金融機構測試和訓練Chatbot的時間。」在掌握語意、語境後,Clare.AI的Chatbot更逐漸由銀行業,擴展至應用於保險及其他行業等10多個客戶上。

 

Clare.AI的Chatbot現時已能擴展至應用於保險等行業上,除了Facebook,亦可用於WhatsApp等通訊軟件中。(相片由Clare.AI提供)

 

想創業 先要累積經驗

 

  Clare.AI選擇從銀行業開展業務,主要是因為兩位聯合創辦人對該行業有認識、有連繫。Ken在從事銀行業的10年間,主要負責進行AI(人工智能)的算法開發,他認為,「銀行業經常面對客戶重重覆覆、經常發問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都可透過AI的文字和說話技術作出回應;因此我們希望以Chatbot為平台,嘗試促進人和機械之間的互動。」

 

  曾於投資銀行擔任分析員的Bianca則表示,「銀行業為香港的主要行業,我們選擇以廣東話Chatbot打入市場,而不少客戶亦因為廣東話Chatbot而找到我們;加上銀行業的圈子比較細,同行之間或會互相介紹,當香港分行用了我們的服務,亦較容易推廣至該行於其他地方開設的分行!」 

 

Bianca表示,銀行業為香港的主要行業,選擇以銀行業進軍智能客服市場有優勢。

 

  Ken表示,「我們的廣東話Chatbot能理解中英文夾雜的廣東話,發展3年,我們已累積到一定的客戶,亦由香港市場發展至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

 

  現時,Clare.AI的Chatbot除了可用於Facebook,更可應用於WhatsApp、WeChat、Line等不同通訊軟件中,並會按不同地方的溝通習慣,設計回覆的模式,Bianca舉例指,「台灣人比較喜歡用可愛的貼圖,內地人則比較喜歡說話。」

 

參加比賽 助初創建立品牌專業形象

 

  Bianca和Ken亦有參加初創比賽,並且獲得多個獎項,包括︰於2017年香港科技大學第七屆百萬元創業大賽獲得GF Securities Award,以及2017香港資訊及科技獎(ICT Awards)最佳金融科技(新興解決方案/創新支付方案)銅獎等。另外,他們亦有與政府部門合作,為其創立第一個智能客服。

 

Clare.AI憑自家研發的Chatbot,獲得多個初創獎項。

 

  Bianca認為,參加比賽有助建立品牌的專業形象,「對於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而言,找初創合作時,可能會擔心其能力和是否能應付大機構的需要;我們獲得的獎項,如︰ICT、Citibank等獎項都是行內有公信力的,亦有助令金融機構相信我們的實力。」

 

  展望未來發展,Bianca和Ken希望,把他們研發的AI軟件應用在更多範疇上。Bianca指,「我自己都開始習慣在WhatsApp購物,也可見愈來愈多公司,會因為沒有發展通訊軟件客服而落後於其他競爭對手!」Ken則認為,「現時AI發展處於成長期,我們希望未來的AI技術可漸漸成熟;除了用於金融方面,我們也看到smart city(智慧城市),以至科技在教育和日常工作上的發展潛力!我們希望把AI技術用於更多範疇上,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Bianca和Ken希望,未來可將他們研發的AI軟件應用在更多範疇上。

 

初創必答題

 

1. 你認為成立初創(start-up)先要具備甚麼條件/有何準備?

 

Bianca:要有被拒絕的準備。因為亞洲的文化,個個都要「攞A」,要預備自己的mindset(心態)!因為時勢、投資氣氛等,都並非能掌握在你手中,同時要有進步的心,不可安於現狀,隨時有要轉、要改的準備!

 

2. 在成立初創後,如何在芸芸對手中突圍而出?

 

Bianca: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亞洲市場,並從廣東話做起。因為當時廣東話在市場上沒有太多人做,我們很多合作伙伴都是因為廣東話而找我們,而且不少跨國企業都在香港設有總部,這是我們的優勢。加上我們的Chatbot技術是自己研發的,可以做得更專門,且不會受制於其他軟件的發展。

 

Ken︰要專注在自己所做的事上,這是十分重要,且要持續下去的!其次是在經驗、人才方面,亦要想辦法保持競爭力!在3年前我們初成立時,Chatbot的競爭沒有那麼多,到了今天,就要不斷找新的技術、新的突破。另外,我們在發展的Chatbot技術門檻較高,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因此,在成立初創時,可想想自己有甚麼特別之處,再決定要做甚麼。

 

3. 要成功募資/融資有何策略和秘訣?

 

Bianca:募資真的不容易,除了要有資金,有資源也很重要!要想想這位投資者可以幫你走向下一步嗎?及後再需要融資時,對方會再支持你嗎?這位投資者對於你的行業有多了解?而你找到投資者後,是不可以輕易「離婚」的,要離、也是很困難的事,因此要確保你選擇的投資者是可以與公司一路行下去的!

 

  我們現時仍屬於種子階段,不過,我們也看到AI市場正在成長中,募資的時間要把握得更準確!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完成首輪募資,這樣就可有資金令公司業務迅速增長,以免錯失發展時機而被趕上。

 

Ken︰我認為要募資或融資,先要增立自己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投資者想要回報,因此初創只有科技是不足夠的,還要有business model讓對方了解你的業務,並且看到初創是有可持續性的!

 

Ken認為,尋找人才是Clare.AI發展面對的一大難題。

 

4. 創業至今遇過最大的創業瓶頸是甚麼及如何解決?

 

Ken︰主要是尋找人才吧!初創發展要靠團隊,特別在科研人才方面,香港都比較缺乏。很多人在修讀相關課程後,或會選擇到外地公司工作,我們要想辦法與他們競爭,想辦法吸引人才加入。幸好我們已累積了3年的客戶和機構,加上我們主打廣東話Chatbot,有本地性,希望吸引到相關的管理和研發人才吧!

 

Bianca:我也認為是尋找人才!因為我們在研發的技術很新,我們需要聘請科研人才之餘,也需要一些對這種科技有了解的人,讓商業機構認識和了解這個不能觸摸的產品,以及其商業價值,這也是後來為何我們要創出智能助理的原因。如何將這個產品轉化成商業上的ROI(投資回報率),這也是十分困難的!

 

5. 有甚麼「貼士」可與想成立初創的朋友分享?

 

Bianca:我認為是不要怕失敗!另外,我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startup,而在決定創業前,先要找到自己的niche(合適的崗位)、想解決的問題等,這些都是初創必需要回答的問題!

 

Ken︰我認為要先找到自己的興趣!例如喜歡在科研發展的,要想想自己的興趣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還是其他範疇?就如我自己一直希望用技術去幫助人,在10年的銀行業工作上亦累積了相關經驗,因此就可按興趣去創自己的startup!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