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威少看世界
04/06/2021

新冠疫情與北美的飲酒文化

#美國大選 #棒球比賽 #NBA #啤酒 #劇院 #飲酒文化

 

   美國一位酒類飲品分析師日前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提到,新冠病毒在美國肆虐超過一年,期間酒類飲品銷售量有所下降。這讓我有點意外,因為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由於千百萬人轉為在家工作,減少了上下班開車的機會,不必擔心酒後駕駛,所以人們喝酒也比過往隨意(在自己家裡當然可以想喝就喝),預料酒類飲品消量會有所上升。但這位專業人士在電視採訪中指出,事實並非這麼簡單。數據顯示,烈性酒銷量略有增加(威士忌、伏特加、白蘭地等等),但葡萄酒和啤酒的銷量反倒下降了。這是為什麼?原來它與北美的飲酒習慣和飲酒文化有關。

 

  在北美,無論是公司宴客、情侶約會,還是週年紀念、婚喪嫁娶,餐桌上少不了紅、白葡萄酒。但疫情嚴重導致餐廳被迫停業,所有這些群體活動都沒辦法進行,葡萄酒自然就銷量銳減。雖然有人喜歡在家中自得其樂喝上兩杯,但往往兩杯也就到頂了,因為缺少了聚會的歡樂氣氛,很少一頓飯一個人喝掉一瓶紅酒。

 

  如果晚上去看演出(歌劇、話劇、歌舞劇、交響樂、芭蕾舞),西方人一般會在劇院附近的餐廳先吃一個像樣的晚餐,當然也少不了要喝上兩杯葡萄酒。吃完飯才去看演出,這是一個小儀式。演出中場休息時,要去買一杯香檳喝,這是另一個小儀式。從去年三月開始,新冠疫情令各地的劇院陸續關門,紐約百老匯劇院區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鬧,周圍的餐廳生意大減,其它大城市也都如是,葡萄酒銷量隨之下降。

 

  啤酒同樣也是社交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吃飯時點兩瓶啤酒自不必說,如果幾個人到酒吧吹水或者晚上去酒吧一起看體育比賽的直播,最常點的飲料還是啤酒。對於年輕人來說,流行歌星演唱會和夜店狂歡也是喝啤酒較多的場合。過去這一年多,所有這些群體活動幾乎完全消失,啤酒的銷量自然會受到影響。

 

  其實,喝啤酒也是觀看體育比賽時的「指定動作」,尤其是夏天看棒球比賽。棒球比賽要打九節,雙方輪流攻守,一場高水平的比賽可以從傍晚進行到深夜,球迷在熱狗和啤酒上的花銷可能會貴過門票很多。職業棒球比賽的場數較多,票價也比NBA 等其它職業球類比賽便宜很多。二十多年前我在紐約工作,週末常看職棒比賽,紐約大都會隊 (New York Mets) 比紐約揚基隊(New York Yankees)的門票便宜,不太熱門的球隊來訪做賽,6美元就能買一張門票,雖然是「山頂」位,但因為觀眾不算太多,開賽後可以「下山」找個好座位。剛剛又上網查了一下,本月Mets的主場比賽,還有14美元一張的便宜門票。

 

(作者提供圖片)

 

  北美地區有五大職業體育聯賽,籃球和冰球是在體育館內進行,在戶外比賽的有美式足球、棒球和足球。啤酒消耗量最大的應屬美式足球賽事,一是體育場可容納數万名觀眾,二是因為球迷喜歡在賽前搞個小型派對,叫做Tailgate Party大喝啤酒。Tailgate是卡車車廂的後擋板或者Van仔向上掀的後門。美式足球一般都是下午或傍晚開始比賽,球迷往往提前幾個小時就來到賽場。體育場的停車場超大,可以容納幾萬輛汽車。球迷在停車場泊好車,打開車後門,卸下燒烤爐和各種食品飲料,開始燒烤大餐。有人還喜歡拿著一杯啤酒在停車場四處逛,尋找認識的球迷聊天。這種吃吃喝喝可以進行幾個小時,然後才是入場看球,也就是繼續享用熱狗和啤酒。

 

(作者提供圖片)

 

  總體來說,新冠疫情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剎停了各類群體活動,這是對葡萄酒和啤酒行業的意外衝擊。好在北美接種疫苗的人數不斷攀升,隨著各種公眾活動逐步得到解禁,球賽也可以有限度地讓球迷入場觀看,而他們可能會「報復式」地享受,令啤酒銷量回升。

 

  前面提到烈性酒的銷量沒有下跌,可能因為烈性酒本來就不太受群體活動影響。哪有公司同事外出用膳比著喝白蘭地?在電影裡見到最多的可能是心情鬱悶或飽受壓力的男主角、女主角回到家中獨自喝悶酒。特寫鏡頭往往是劇中人表情痛苦,情緒激動地往冰塊上倒威士忌,或者拿起威士忌瓶子,直接灌幾口落肚。如果荷里活電影呈現給觀眾的是真實生活,那新冠疫情期間,喝悶酒的場景可能已發生在許多家庭。即使哪天新冠病毒已成過去,也不用期待烈性酒能像啤酒一樣銷量大增,因為除了酒精上癮者,不會有人報復式地狂飲 XO 或者Jack Daniel’s。

18/06/2024

「改良版電視辯論」能幫拜登多大忙?

#威少看世界 #美國大選 #特朗普 #電視辯論 #拜登

  作為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拜登和特朗普將在下周四(27日)進行今年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主辦方CNN近日公布了相關的具體安排,包括現場沒有觀眾(只有兩位負責提問並控制時間的CNN主持人)、90分鐘辯論期間有兩個廣告時段、播廣告時拜登和特朗普不能與助手溝通、兩人不可以帶提示卡片或任何道具(講台上有紙、筆和瓶裝水)。與以往電視辯論最不同的一點是,兩人的麥克風處於關閉狀態,只有在輪到某位候選人發言時,他的麥克風才會打開。

 

  據說這個「改良版」對拜登非常有利,因為特朗普過往在對手講話時經常插話,擾亂對方思路並變相佔有更多發言時間。如今改為「全程消音,只在其發言時段開咪」,特朗普優勢不再,拜登則可以避免被特朗普任意追問。

 

下周四電視辯論的新安排,料對拜登較有利。(AP)

 

  這樣的「改良版」對拜登會有多大幫助?電視辯論的場內氣氛固然重要,一方若能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有時會被稱作「贏家」。然而真正決定辯論效果的,乃是當事人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只有得民心的政策,才能贏得選民的支持。

 

多個熱點問題,拜登「處於下風」

 

  民調結果顯示,在美國選民最關心的多個重要問題上,拜登的政策都遭到民眾的普遍批評。儘管有些問題當年特朗普執政時也存在,但拜登上台後沒能做出積極的改變,反而讓問題愈來愈嚴重,有趣的是其中三個議題的英文單詞都以「tion」結尾,即inflation(通脹)、immigration(移民)和abortion(墮胎)。

 

  通脹問題被民眾認為是拜登表現最差的,兩黨的支持者都很不滿。由於通脹高企,美國聯儲局遲遲不降息,成千上萬的美國家庭深受其害,尤其是想買房和買車的人。通脹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就更為嚴重,食品價格、通勤費用等日常必需的開支不斷上漲,導致這些家庭對拜登政府感到不滿。特朗普肯定會在辯論中抓住機會抨擊拜登無能,近來他在競選造勢大會上已經為此定調。

 

美國通脹高企,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為嚴重。(AP)

 

  移民問題是特朗普從政以來主打的「王牌」,也是拜登的「軟肋」,因為拜登的寬容政策,令美國在過去幾年非法入境者大增。根據不同機構公布的統計資料,最保守的估計,也有600多萬人從美國與墨西哥接壤的南部邊境非法進入美國,並且很快被釋放,因為當地的收容設施已人滿為患。他們給各州帶來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福利、教育資源短缺),令很多選民非常反感。

 

  儘管如此,拜登依然決定擴大對非法移民的保護,以爭取部分少數族裔尤其是講西班牙語的選民對他的支持。據媒體報道,拜登將推出一項新的行政措施,允許10年前非法進入美國並與美國公民結婚的人不被遣返,讓他們順利取得永久居留權(綠卡)和美國國籍,預計有50萬人可以受惠。拜登是在仿效前總統奧巴馬的做法,2012年6月,奧巴馬在競選連任時推出了簡稱為DACA的特別赦免措施,允許幼年時被父母帶到美國的非法移民免於被遣返,只要擁有高中文憑且沒有犯罪紀錄,就可以繼續居留直至獲得綠卡。拜登的新措施能否落實仍屬未知數,因為它與DACA一樣會受到法律挑戰,只是等到法院開庭時,大選早已結束。所以,拜登現在「照方抓藥」僅僅是為了拉票,但客觀上也給特朗普提供了新的攻擊目標。

 

墮胎、民主、治安,固有成見難消

 

  拜登的顧問向媒體披露,在辯論中,拜登的「強項」(能調動選民情緒的話題)是保證婦女的墮胎權和維護美國的民主制度。拜登陣營希望突出這兩個話題,宣揚民主黨的價值觀,鞏固該黨的選民基礎並吸引更多年輕選民。

 

拜登保證婦女的墮胎權,希望爭取更多年輕人選票。(AP)

 

  經特朗普提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增加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令高院明顯「右傾」,在2022年推翻了保證婦女合法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判決,並將此權力交予各州。隨即,共和黨佔據主導地位的一些州通過新法案,嚴格限制墮胎,令州內婦女幾乎沒有可能合法墮胎,不得不去外州墮胎。很多婦女選民意識到,大選結果關係到她們的未來,而民主黨政客則順勢利用選民的情緒來拉票,使「合法墮胎權」成為該黨在大選中的一張「王牌」。

 

  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立場變化很大,從政之前他是商人和媒體名人,那時非常支持婦女享有合法墮胎權,但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得到共和黨保守派的支持,他轉身成為反墮胎的鬥士。上台後他用提名大法官來兌現承諾,進一步鞏固了共和黨選民對他的支持。預料他與拜登會在這個問題上激烈交鋒,但選民不會因此而改變各自的立場。

 

  至於捍衛民主制度與維護社會治安這兩個議題,拜登想多講前者,重點抨擊特朗普試圖動搖美國的民主根基(衝擊國會山、不承認選舉結果);特朗普則想強調後者,藉以批評拜登政府打擊犯罪不力(「零元購」明搶愈來愈猖獗;僅剛剛過去的周末就發生九起槍擊案,導致五人死亡)。雖然談論這兩個話題都能找到知音,但選民在這兩個問題上的看法取決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會因他人的引導而輕易改變立場。

 

「罪犯」變成焦點,互詰值得期待

 

  這場辯論最難確定的是兩人對「罪犯」的態度,以及因此而爆發出何種情緒。特朗普如今是罪犯(felon),拜登的兒子亨特也被定罪。拜登團隊近期投放的電視廣告中,已加入特朗普是罪犯的相關內容,因此電視辯論的主持人肯定會問到這個問題,而兩人的回答及相互攻擊非常值得期待。這個話題有可能令兩人情緒化,同時也可以讓選民知道兩人的道德底線。

 

特朗普是首名被定罪的美國前總統,在辯論中料會被追擊。(AP)

 

  記得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在辯論會上,有一位現場觀眾問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頓,對於對方最佩服的一點是甚麼?希拉里的回答是,她很佩服特朗普的孩子們,「他們非常能幹,對他非常忠誠,這說明了特朗普的為人」。特朗普的兒子和女兒當時在場,他們對希拉里的話面無表情。而特朗普則表示,「雖然我不同意希拉里的立場,但很佩服她的鬥志,因為她從來不放棄,她是個鬥士」。

 

  儘管這都是虛情假意,但在兩位政壇高手的交鋒中,這個經典回合能說明一些問題。因此,很多人可能與我一樣,希望再次見到類似的場面,以免90分鐘辯論都是相互攻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