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台灣熱話
02/04/2024

「習馬二會」勢影響兩岸中美格局

#台灣熱話 #馬英九 #習近平 #習馬二會 #民進黨 #國民黨 #大國博弈 #中美關係 #兩岸關係

  在大陸快艇金門翻覆事件後,解放軍不再承認金廈之間所謂「禁限水域」,戰機更不斷越過海峽中線,而且愈來愈靠近台灣本島之際,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突然宣布應邀前往大陸訪問,並安排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習馬二會」雖然極有可能緩和目前兩岸劍拔弩張的氣氛,卻如意料引來綠營和側翼大肆攻擊,說穿了,綠營就是擔心兩岸緊張關係一旦降溫,將嚴重衝擊民進黨執政方向的正當性。

 

台灣傳媒引述消息指,馬英九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可望在下周進行「習馬二會」。

 

  賴清德雖然贏得大選,但得票率只有40.05%,可以說台灣有近六成選民不認同綠營的政見。蔡英文執政8年,靠「仇中親美」及漸進式台獨維繫綠營選票,這次大選反映出仇中路線並非大多數台灣人所樂見。而在賴清德就職前,兩岸形勢愈緊張,就愈能凝聚處於少數的綠營共識,這時殺出馬英九受邀請訪問大陸,甚至籌備「習馬二會」,顯然綠營的如意算盤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會面打破。

 

  也因此,綠營立委、綠媒和側翼開始對這次訪問冷言冷語,不斷要求馬英九在對岸宣示「主權」,「行政院長」陳建仁更呼籲馬英九「能夠在習先生面前,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些為難馬英九且不切實際的說法,對比近日在野黨要求蔡英文在卸任前到南沙太平島宣示主權,蔡英文卻礙於美國阻力選擇逃避,讓民進黨在所謂「主權」的議題上缺少了底氣。

 

  其實純粹從符合台灣利益的角度來看,在中美對抗下,唯有兩岸多交流、多接觸才能降低敵意,並避免在大國競爭中成為美方獲取利益的棋子;當然更有助於消弭大陸民眾仇台的氣氛,避免民間要求北京政府「武統」聲浪升溫。

 

馬英九訪問大陸首日抵達深圳,即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

 

  對馬英九而言,二度訪問大陸並進行「習馬二會」,而且更成為習近平第三任期會見的第一位台灣政治人物,讓他繼2015年新加坡「習馬會」之後,再進一步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這也是馬英九「雖千萬人吾往矣」,明知會被戴上紅帽子和狂貼標籤,仍欣然接受北京邀請的主因。至於綠營所謂擔心馬英九講話可能失格,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他已卸任8年,更不具備任何政府及政黨職位。而且馬英九擔任過領導人,應懂得如何處理這種政治性極高的會面,如果表現不好,立馬會被綠營抓到把柄,勢必讓國民黨貼上「賣台黨」的標籤,連帶影響2026年的地方縣市長選舉,以及2028年大選得票。

 

  當然,馬英九在「習馬二會」講甚麼,只能在新聞上稍為緩和兩岸緊張氣氛,習近平發表甚麼對台講話,才是國際關注的重點。不少國際知名政治學者也認為,如果「習馬二會」成真,最重要的是觀察習近平對台灣傳遞甚麼重要訊號。接下來,球就丟給賴清德,端看這位從「務實台獨工作者」改口為依循蔡英文路線的政客,520就職演說是否拋出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和主張。

 

解放軍戰機頻繁越過海峽中線之際,馬英九訪問大陸能否緩和兩岸關係值得關注。

 

  從中美對抗的大格局來看,習馬能否二會都不影響美國視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的政策,美方更關心的是,能否從習近平講話中,判斷北京是否放棄抑或積極準備以武力統一,結果勢必影響中美未來競爭格局。

04/06/2024

520後,大陸經貿軍事兩面施壓

#台灣 #台灣熱話 #賴清德 #蔡英文 #兩岸關係 #中美關係 #大國博弈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提出所謂「新兩國論」,引發北京激烈反應乃是意料之中,只是島內政客沒料到除了「聯合利劍—2024A」軍演外,經貿反擊那麼快就上場。大陸財政部在演習後,隨即宣布終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134個原產於台灣進口商品的關稅減讓。

 

  大陸方面繼去年12月,以台灣違反ECFA規定,宣布今年元旦起,向原產自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終止適用協定稅率後,上周五再度出手,宣布終止包括潤滑油基礎油、競賽型自行車、部分紡織品等產品關稅減讓。

 

  這次終止關稅減讓影響出口金額約98億美元,不過親綠傳媒和學者的說法都是堅稱影響不大,理由是蔡英文執政期間,已逐步將大陸市場分散至其他國家,例如,對外投資方面,大陸從高峰時佔83.8%,降到去年的11.4%;而貿易方面,大陸雖然仍是台灣最大出口地,但比例已從45%降到今年前兩季的30%以下。

 

大陸終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134個進口商品關稅減讓,對台造成約98億美元影響。

 

  島內部分學者也預估,基於北京兩岸「融合發展」的基調沒有改變,終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只是經貿手段,不會完全廢止ECFA。因為中斷兩岸經貿交流、令兩岸經貿脫勾,不符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月重申的「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雖然一般預料北京不會廢止ECFA,但對岸逐步終止傳統產業的關稅優惠,除了對出口雪上加霜之外,亦會引發一輪傳統產業出走潮,台灣經濟面臨空洞化,出口產業結構受到打擊,最後很可能只剩就業人數不多的高科技產業獨挑大樑。

 

  至於所謂蔡英文時期的分散市場,將面臨台灣沒法加入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因會員國已達成協議,未來10年內會員國之間90%以上產品,關稅都會降到零,令台灣出口失去競爭力。據統計,RCEP 15個會員國佔台灣出口比率高達近62%。所謂的分散市場,如果過不了這關卡,根本是一場空。

 

  除了經貿手段之外,520之後,北京的軍事施壓亦未停止過,例如從5月29日上午6時起至30日上午6時為止,有三架蘇愷-30戰機進入台灣北部應變區,最近距基隆39浬,距台北市更只有20幾浬,台灣空軍完全沒有反應的時間。

 

兩岸關係緊張,解放軍蘇愷-30戰機一度距台北僅20幾浬;圖為俄羅斯的蘇愷-30戰機。

 

  有趣的是,在北京宣布「聯合利劍—2024A」軍演後,美軍第七艦隊卻公布列根號航母離開橫須賀港,返回美國維修,接班的華盛頓號航母當時才開始航向亞洲。聲稱撐台灣的美軍這時候竟公開鬧空城計,是怕兩軍靠近擦槍走火引發戰爭,抑或美國老大哥也在藉此對賴清德台獨演說表示不滿,讓人有無限想象空間。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