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21/12/2017

美國減稅,全球變局

#稅改 #特朗普

  特朗普政府取得了第一個立法勝利,成功推出稅務改革。這是八十年代列根時代以來最大的稅務改革,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競爭力均有重大的影響。

 

  特朗普行事怪異,其做派不似傳統的政治精英,但是他是商人,深知經商的難處,明白美國經濟的軟肋。稅務改革,乃是特朗普試圖通過供給側改革來重燃企業家精神的支柱性措施。許多人將減稅當成經濟刺激措施,筆者看來此舉意在改變美國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看到長期盈利點,由此激發animal spirits。美國已經進入戰後最長的經濟復甦,消費十分旺暢,甚至新增就業人數也持續高速上升,然而企業投資卻未顯示出類似的熱情,公司寧可回購股票也不願進行大規模長期投資,究其原因就是企業對經濟的長遠前景不看好,認為貨幣擴張所帶來的增長榮景不可長期維持。

 

  本次下調企業所得稅力度十分大,同時通過稅收豁免將滯留海外的巨額企業盈利引導回美。此舉在未來數年預計造成財政赤字1.5萬億美元,但是如果經濟因此而獲得活力,則可能因為更大的繁榮而取得更多的稅收。列根任內的結構性改革,為美國經濟三十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而且扭轉了巨額財政赤字,到克林頓時期財政已經有所盈餘。

 

  特朗普稅改,為美國資本市場提供著利好,並惠及全球其他地區的股市。不過稅改對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負面影響,卻不容低估。筆者認為,特朗普稅改對全球經濟格局的衝擊,比其貿易政策、逆全球化主張更令人擔心。

 

  這幾十年亞洲的崛起,依靠的是海外投資,其背後就是在勞動成本和稅率上的優勢。美國在稅制上的變化,勢必加速已出現的跨國企業回流。歐洲的社保成本十分昂貴,美國現有的稅制是維持歐洲高稅率的一個重要支撐因素,特朗普稅改打破了全球稅制均衡,製造出眾多潛在的變數。

 

  金融危機後,競爭性貨幣貶值成為各國不言的政策,特朗普的稅改幾乎無可避免地開啟一輪新的政策性競爭,主戰場轉向稅率。匯率貶值,是利己害人的。降稅率,卻首先是傷己的,能不能得益就不一定,因為這是零和遊戲,資金去了這國便去不了那國。美國稅改到底會對各國財政狀況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減稅的最大得益者是企業,尤其是跨國巨企。如果降低了的稅務負擔可以令他們多投資,並將部分好處轉讓給消費者,倒不失為正途。不過滯留海外的巨額資金班師回美,勢必帶來海外美元短缺,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的流動性收緊,由此出現的匯市、股市、債市變局,也許很快就會浮現出來。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意見,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13/07/2018

美國稅改與貿易戰

#特朗普 #稅改 #貿易戰

  中國政府批評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是霸凌主義。這批評當然正確,但我們也應看到,這是特朗普個人性格的必然延伸。分析國際大事,自應以社會科學與事實為基礎,但忽略擁有極大權力的國家領袖的性格,卻容易引致對形勢誤判,所以中國不但要懂特朗普,還要利用其弱點。

 

  特朗普有何性格?去年底美國有多位知名精神病學家,聯名直指他根本便是一名精神病患,對美國構成重大危險,最近更有他們的同行,認為他病情加劇。至於他主要患上甚麼病,卻有些爭議,但也不外是惡意自戀狂、反社會、虐待狂之類的。我是精神病學的外行人,也搞不清這些病症的差異,但據這些精神病學者所言,此種病患不會對損害他人利益有任何內疚,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或地位。他們若是成功,會得寸進尺;若是挫敗,也只會繼續蠻幹攻擊,把矛盾升級。他們對實際世界無甚認知,只活在自己世界中,要停止他們對別人的侵犯,只能是真實世界對他們權力及自由的制約。假設他們行事理性,是緣木求魚。

 

民粹主義主導 胡亂發洩不滿

 

  如果分析屬實,應付特朗普只能是以硬制硬,但這也要研究策略。中國或其他國家不可能終止其權力,只能靠美國人自己限制他。美國受不了特朗普及反對他政策的人多如牛毛,但更應先搞清誰是特朗普對華貿易戰支持者。

 

  去年美國的國際民意調查機構皮尤(Pew)有個大型跨國調查,他們發現美國人民中有47%對中國抱負面態度,正面則僅44%。在全球多個國家的調查結果卻顯示,位處中間的國家的人民有37%對中國負面,有47%正面,反映中國在世上雖然朋友多於敵人,但在美國卻不能如此說。不滿中國的美國人很多都會支持特朗普的貿易戰。

 

  一般美國人對國際政治並無興趣,也不認識中國,但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下,不少美國人卻分享不到經濟增長的成果,他們很易被民粹主義者引導,認為中國人搶走了他們的飯碗。至於中國製造的民生消費品價廉物美,充斥市場,大大降低了美國的物價,一般人除非被提醒,否則會視而不見。怎樣提醒?貿易戰可推高美國的物價,以美國人儲蓄低,家無隔日糧的現實看來,物價上升可以有效提醒他們從中國得到的好處及貿易戰的危害。

 

  但這裏也要注意美國近月一些重要的經濟狀況。去年12月22日特朗普簽署了一系列的稅制改革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美國稅制複雜無比,但此法案的主要特點便是減稅。在7個個人入息稅稅階中,有5個稅階俱獲減稅率,例如最高稅階的稅率從39.6%減至37%,標準的免稅額也上升近倍。但對商界影響最大的則是最高稅率35%不復存在,公司稅劃一為21%,再加上各地的州稅城市稅,企業的稅率大約是26.5%,低於歐盟的26.9%。

 

  減稅是利好因素,有助經濟增長、人民可用收入及企業的稅後盈利,這也是為何特朗普上台後,美股除近期受貿易戰的影響外,一直處於上升軌的主因。此種局面有利特朗普掌權,但世上無免費午餐,減稅也有兩大後患。

 

  第一後患是美國人的消費會更被刺激,更要借貸度日。我們知道,美國的貿赤正是因為其儲蓄量低於投資量所致,所以美國的儲蓄減少,後果只會是其貿赤更大,特朗普在國人面前失威可期,但他有可能惱羞成怒,對更多國家發動貿易戰,製造更多敵人。

 

華府不減開支 財赤仍會嚴重

 

  第二後患是倘若美國政府不能同步減低政府的開支,減稅便必然擴大其財赤,增加其政府的欠債。特朗普政府雖說可寄望較好的經濟能帶來更多的稅收,但經濟學界及美財政部的經濟學家都知道減稅做不到增加稅收的效果。美國法例中有規定,若財赤增加,有一削減開支的機制會自動啓動,但很多開支是減不了的,所以最後財赤及欠債都會上升。美國的「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估計,未來幾年,美國政府的債務會因此而增加2萬億美元左右,美國政府目前對公眾的欠債是15.3萬億美元,對政府不同部門的內部欠債是5.7萬億,財赤對美國經濟不會有幫助,光是償還利息,便隨時每年耗掉美國4%的GDP。這也是為甚麼特朗普強要別的國家向他多交保護費。美國自己想擴軍,但卻要別人付錢,不會使世界及美國社會更和諧。

 

  從上可見,中國的最好策略是強硬回擊,使美國人的痛浮現出來,特朗普失道寡助,持久戰中他會敗下陣來。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