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14/02/2022

藥監局緊急批准新冠藥,逐步開放不遠了?

#藥監局 #新冠特效藥 #群體免疫 #醫療體系 #開放

  國家藥監局11日在應急審批後,附條件批准了某海外藥廠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的進口注冊。

 

  【國家藥監局應急附條件批准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進口注冊】2月11日,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附條件批准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即Paxlovid)進口注冊。本品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用於治療成人伴有進展為重症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齡、慢性腎髒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風險因素的患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使用中應高度關注說明書中列明的與其他藥物相互用信息。(來自財聯社APP)

 

(iStock)

 

  此藥其實與其它不少藥物有撞車現象,未必是最佳的新冠特效藥,但確是現有的治療藥物中最常見的。

 

  筆者認為重要的不是這隻藥,而是中國在抗疫策略上可能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動態清零的抗疫策略在中國十分有效,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長期堅持必然帶來沉重的經濟社會成本,所以需要準備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已經在全球感染中佔95%以上的Omicron的傳染性極強,清零難度呈幾何級上升,而死亡率已經降到了流感的平均水平。在防和治之間的權重,也許需要有一個重新的考量。

 

  英國已經率先取消了所有針對疫情的管控措施,預計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會在3-4月開放,令經濟活動正常化。這給堅持清零政策的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挑戰,經濟無法永遠置身於全球循環之外而生存的,否則從產業鏈到訂單都可能受到衝擊,而內部經濟也會因為疫情的反覆而不斷受到困擾。

 

  筆者大膽推測一下,中國會在5-6月開始,有限度地漸進式地開放邊境。開放速度和力度上一定是循序漸進的,因為中國暫時沒有群體免疫堡壘,必須防範公共醫療體系遭到擠提。這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

 

  筆者認為邁出下一步之前,首先必須要有特效藥,而且必須要有國產特效藥,在產業鏈上可以自主、安全、可控。其次,中藥在整個防治藥物體系中必須佔有重要一席。最後,必須在疫情風平浪靜的時候。然後,在防和治之間作出一個重心轉移。

 

  發達國家都會比中國開放得早,但是中國遲早也會開放。優等生等著其他學生抄卷子,結果發現其他人全交卷出去玩了。自己也交卷之前會有心理掙扎的,最終還是交卷子離場。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30/06/2021

【FOCUS】製造業PMI連跌三月 6月經濟放榜恐驚嚇

#PMI #服務業 #消費傾向 #群體免疫

  被視作經濟領先指標的製造業PMI,中國官方6月讀數報50.9%(預期:50.8%),連續三個月呈下行之勢,疊加5月「三架馬車」表現齊遜預期,再印證本輪疫後強勁復甦邊際下行壓力漸增。

 

  此外,非製造業PMI中的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按月急挫,航空、住宿、餐飲、地產、租賃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齊位於臨界點以下,跟居民邊際消費傾向降至10年新低不謀而合。

 

新出口訂單續縮,價格壓力紓緩

 

  繼3月錄得階段高點51.9%之後,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於4、5、6月分別錄51.1%、51.0%、50.9%;儘管仍處擴張區間,惟環比動能節節下行,理論上反映受訪全體製造業企業中,認為經濟「擴張」相對「收縮」的佔比連續三個月傾向式微。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連續三個月呈下行之勢,再印證本輪疫後強勁復甦邊際下行壓力漸增。

 

  分項指數看,備受關注的出口領先指標「新出口訂單」指數錄48.1%,連續第二個月收縮,或跟較早時廣東疫情導致鹽田港等部分港口擁堵延誤有關。鑒於集裝箱積壓延誤未有明顯改善,一些歐美供應商已開始提前訂購假日購物季的商品,為聖誕節旺季提前準備,關注該指數稍後會否收復50榮枯線。

 

  此外,在政府接連出手遏制大宗商品價格之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按月大幅下降11.6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亦跌9.2個百分點,反映製造商感受到的價格壓力紓緩,或預示6月PPI將從5月的13年高位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國際銅價突破每噸一萬美元大關,令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壓力山大,銅消耗大戶之一的家電行業,為此特別探討空調「以鋁代銅」,以壓縮成本。

 

日常服務業不景,財政政策或加碼

 

  再看非製造業PMI,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按月挫2個百分點,報52.3%,同樣連續三個月下行。儘管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保險等商務活動維持59%以上高景氣,但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航空運輸、住宿、餐飲、房地產、租賃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齊位於臨界點以下。

 

  何解內地接種新冠疫苗突破12億劑,距離群體免疫目標再近一步,受益社交距離放鬆限制的航空、住宿、餐飲等商務活動仍不景氣?

 

  若以住戶部門活期、定期存款之比衡量居民未來消費傾向,6個月移動平均值上月錄得10年新低,無論是乘用車銷量還是電影票房收入,統統指向居民尤其是房貸在身的中產一族緊捂錢包。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會否從5月的12.4%水平續逼近10%,值得密切留意。

 

  總而言之,製造業景氣下降、製造業投資嘆慢板、工業產銷比率下降……本輪周期見頂信號頻閃,倘若6月出口、消費、房地產投資等進一步減速,7月政治局會議或適度加碼財政政策,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