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13/11/2023

信用評級變化,央行語境強硬

#信用評級 #美國 #鮑威爾 #美國聯儲局 #穆迪 #央行 #利率 #外匯 #陶冬天下

  上周有兩個大故事,第一個是穆迪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展望轉為負面,第二個是鮑威爾對未來政策利率走向提出鷹派警告。鮑威爾言論直接觸發債市拋售,2年期國債收益率升上5%,10年期則先升後回。歐洲央行也發出類似警告,德國2年期升破3.1%。美股對此反應不敏感,歐亞股市也多數向好。美元指數觸及106後回落,日圓繼續走貶。以哈衝突沒有朝最壞方向發展,市場擔心明年需求,原油價格大幅回調,黃金價格也疲軟。
  
  穆迪投資服務上周五(10日)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的評級展望,理由是龐大的財政赤字和升高的償債成本。穆迪特別強調戲劇性升高的國債利率加劇了美國政府的債務壓力,如果沒有政策應對,償債能力會「穩步地、嚴重地移向與其他頂級信用國家相比十分脆弱的水平」。穆迪是三大評級機構中最後一家仍給予美國AAA信用評級的,所以它的改變並沒有觸發市場軒然大波。
 
  在傳統上,美國民主黨被稱為花錢黨,共和黨則主張保守財政。這個均衡隨著特朗普在疫情期間推出逾萬億美元的減稅計劃而被打破,赤字財政成為兩大政治利益團體的共同訴求。財政赤字在過去受到貨幣發行的限制,但是QE之後美國聯儲局變身為財赤的主要背書者,財政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制衡消失了。同時,過去18個月的瘋狂加息,極大地增加了發債成本。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聯邦財政赤字在2023財年預計高達2萬億美元,較上一個財政年度翻了一倍。這種財赤做法,除了戰爭和新冠疫情之外是史無前例的。如今既非戰爭又非災難時期,美國經濟甚至在過熱中,但是拜登行政當局絲毫沒有放慢花錢腳步的意思,政治目的十分明顯。

 

穆迪雖然維持美國政府長期信用評級在最高等級的「AAA」,但評級展望由「穩定」降為「負面」。(AP)

  
  然而,美國政府真的會無力償還債務嗎?筆者相信這種機會微乎其微。市場的確有可能不願意或無能力承接日益增大的國債發行,但是聯儲局隨時可以通過QE創造流動性來購買新債,山姆大叔不過是發新債還舊債而已。有可能海外投資者不願意買美債,但是歐洲日本都在印錢,哪個貨幣的信用都不好。美元匯率一升再升,折射出投資者的無奈。
 
  在筆者眼中,只要央行肯配合,國會不橫加阻撓,大國的內債違約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是幣值被通脹蠶食。只有那些無法發行本幣債務的小國,她們的美元債才會違約。評級公司的降級,更多是表達一種不滿和立場,它們也未必預料實質性的債務違約。
 
  財政赤字失控,是短期政治利益與長遠國家利益失調的產物,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沆瀣一氣的產物。儘管短期未必會導致國債違約,但是中期一定帶來通貨膨脹和貧富不均的惡果。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上周四(9日)的演講中強調,不要被最近幾個月的良好數據所迷惑,達成2%通脹政策目標並非確定的,通脹曾經幾次虛晃,「如果進一步緊縮是合適的,我們會毫不遲疑去做」。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認為,目前情況下討論減息是「完全為時過早」。無獨有偶,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也強調考慮減息的時機「徹底不成熟」。
  
  央行行長們集體發聲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為市場對明年的減息預期降溫。大西洋兩岸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都有明顯的回落,政策利率的上行周期已經結束或接近結束。央行的焦點開始從自己的政策制定,轉向對市場利率的影響。此時,市場對明年減息還是充滿希望的,華爾街投行中甚至有人直言,聯儲局對明年的判斷是錯誤的。
 
  用一把鞭子來形容的話,政策利率是鞭子的把手,攥在央行的手中,市場利率是鞭子,長期國債收益率更是鞭梢,貨幣政策、央行態度有很大影響,但市場利率並不直接掌控在貨幣政策制定者手中。政策意圖,歸根到底需要通過市場的資金成本來傳導到實體經濟中去。市場對明年減息的預期,直接反映在資金成本上,衝擊央行的抑制性政策意圖。
 
  儘管面對同一個經濟前景、同一個通脹趨勢、同一個信貸環境,市場與監管的解讀未必一致,所採取的行動也未必一致,不僅認知上有差異,還包含著博弈。2021年底,央行在通脹判斷上集體失誤,政策利率在很長時間落後於市場利率。2022年底,市場對衰退概率出現了錯判,結果市場利率一路被政策利率拖著走。此時此刻,市場與央行在未來風險上再次出現嚴重分歧,市場認為明年的風險來自金融緊縮的後遺症,央行則繼續以抑制通脹為政策主軸。這種分歧反映在政策利率與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異上,政策利率已經穩定下來,但是市場利率卻大幅波動。
 
  無論央行的語調偏鴿還是偏鷹,筆者相信加息周期已經基本結束,焦點在於市場對減息時機和力度預期,以及央行針對此所作出的干預與表態。從實體經濟看,大西洋兩岸的增長強度不同,但都沒有減息逼切性,以不變應萬變當是目前情況下的穩妥選擇。市場看到的是激進加息和流動性收縮所帶來的信用萎縮,這是明年風險資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央行與市場只能有一個是對的。
 
  本周有幾個數據焦點,1)美國10月份通脹數據,預計按月增0.3%,按年升4.1%;2)英國10月份通脹預計大幅下滑,CPI預計從上月6.7%驟降到4.8%;3)中國10月份月度經濟數據,預料固定投資和工業生產增速放慢;4)日本第三季度GDP增長,可能出現收縮。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19/09/2023

【FOCUS】華府關門又陷倒數,驢象做戲威脅評級

#信用評級 #美國

  美國的巨型債務雪球正式突破33萬億美元之際,華府卻再次面臨「無錢可用」導致的關門風險,死限就在10月1日新財年開啟之日。最新進展是,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不惜得罪共和黨內極端保守派,周日(17日)揭盅被稱為「持續決議(continuing resolution)」的法案,擬為政府臨時提供31天的資金,以爭取兩黨討價還價時間。惟該權宜之計既不獲極端保守派待見,亦未贏得民主黨青眼。市場警告,今次迫在眉睫的關門,或打破2018年底35天的歷史記錄。

 

逾期通過撥款如家常便飯

 

  6月的債務上限之爭,驢象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看似有驚無險,卻未料近兩個月後惠譽突然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如今,兩黨放狠話、鬥強硬戲碼重現,押注政府停擺影響可控,會否再有意想不到後果?

 

負債超過33萬億美元的華府,面臨十年内第四次關門的風險。(AP)

 

  時值美國2024新財年10月1日開啟在即,根據《國會預算法》,由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制定的12項撥款法案,需在此之前由國會通過並交總統簽署。距離10月1日僅一周有餘,12項覆蓋農業、運輸、能源、金融、商業/司法/科學、勞工/醫療/教育等不同領域的撥款法案,僅通過了一項(最終版本仍有分歧)。

 

  過去多年,撥款法案未能按時通過如家常便飯,但國會幾乎總能以「持續決議」來提供臨時支出並爭取時間。不過,倘若「持續決議」亦欠奉,聯邦機構將陷入局部或全部停擺,過去總計已發生21次,最近一次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35天政府關門,導致約38萬名聯邦僱員休假,另有42萬人無薪工作。

 

極右翼指摘權宜法案軟弱

 

  今次似乎又將昨日重現,一大原因就在「持續決議」難產。據麥卡錫游說共和黨內極右翼自由核心小組、中右翼大街核心小組達成的此項初步協議,將為政府提供資金直至10月31日,但將削減除國防/退伍軍人支出外的可自由支配支出8%,另推動重啟南部邊境牆建設等。

 

極端保守派共和黨議員,批評麥卡錫軟弱,反對「持續決議」。(AP)

 

  不過,預計周四(21日)進行投票的該「持續決議」,恐難在眾議院獲得半數支持,因至少7位極端保守派共和黨議員,批評麥卡錫軟弱,要求在其中加入額外削減新財年可自由支出1150億美元、解決司法機構武器化問題、反對任何烏克蘭空白支票等。

 

  民主黨方面亦指摘,此項短期融資法案是「右翼的願望清單」,意味其在眾議院、參議院通過的機會微乎其微。

 

「美國例外論」或添稻草

 

  各方互不相讓,令華府陷入十年來第四次關門的風險愈來愈大,且天數隨時超過2013年9月的16天、2018年1月的3天、2018年12月的35天。高盛的基準預期為停擺兩到三周,穆迪更警告可能整個第四季都陷入停擺,並導致美國第四季GDP增速降低1.2個百分點。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2018年底35天的政府關門導致永久損失資金30億美元,相比美國政府上周五(15日)一天新增負債逾562億美元,此無疑是杯水車薪,但再次關門會否令穆迪跟隨標普、惠譽腳步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為「美國例外論」再壓上根稻草?拭目以待。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