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飛凡年輕夢
29/10/2019

【關顧小眾】「咔嚓」!透過光影鏡頭,為外傭在異鄉尋回失落的夢

#人物專訪 #年輕人 #青春 #攝影 #外傭

  一間僅能容下一張床的房間,是異鄉人在這偌大之城的私人空間。窗內映照着單色調的家務勞動,世界的光影、快慢,只能隔着小窗口感受一二。唯有假日,她們才能走出這個像家又像牢的地方,把世界攝入鏡頭,讓一張張照片成為小房間的養分,滋養那曾被澆熄的小苗。

 

  去年電影《淪落人》,將外傭追夢的故事搬到銀幕上,一部相機,撕去她們身上的標籤,她們為自己創造出「姐姐」以外的身份—一位擁有自己名字的攝影師。電影中展出的攝影作品,部分由外傭攝影師Leeh Ann操刀。現實中,原來不少「姐姐」都正在逐夢;但人在異鄉要開拓自己的夢,談何容易?除了靠自身努力,還少不得本地有心人相助。關注外傭組織Lensational Hong Kong的義工Rachel與Felicia就是其中兩位有心人。

 

 

異鄉人的落泊夢

 

        Lensational Hong Kong的義工Rachel與Felicia這幾年接觸多位像Leeh Ann一樣充滿熱情與努力的外傭,她們有的擅長設計衣服、有的喜歡畫畫、有的甚至曾經寫過書……各有所長,但她們一旦被貼上「外傭」的標籤,只會被模糊地成為四十萬外籍傭工的其中一個臉孔。Rachel說:「 很多人看外傭只會關注她們的工作,但沒有好好了解她們本身,甚實她們大多有自己的理想、能力,有她們的故事,有自己的想法。」自小由外傭照顧的Rachel,與「姐姐」關係親密,從她們口中不時聽到其他同鄉的故事,對她們的經歷既概嘆又同情。

 

Lensational Hong Kong的義工Felicia(左)和Rachel(右),藉教授外傭攝影技術,幫她們發聲。

 

  你知道嗎?在香港的外傭,不少在當地擁有大學學歷、有的做過小學老師,但來到香港,這些履歷無用武之地,打掃時用不上,煮飯時也不能令她化身女廚神。但從登上飛機的一刻,她們選擇將過去的經歷放下。「她們在香港的工作經驗是完全不被認可的,回到家鄉後沒有人會覺得她們做過外傭,獲得甚麼能力或技能。她們回去後,很難找工作,但她們在香港已耗去最青春的10年、20年。」Felicia說道。有說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有說青春是令人保持年輕的心態,但對於這些外傭,她們的青春在沉重的現實中被逐漸磨去,部分更遭僱主虐待,為人生留下永不磨滅的陰影;對此Felicia和Rachel都覺得很可惜。

 

這張題為《靈魂休整》的照片,最能觸動Rachel。宗教對所有信徒而言都非常神聖,但在香港,因欠缺足夠的宗教場所,外傭只可在公廁旁進行祈禱,令Rachel反思香港公共設施的不足。

Lensational學員Dwi Purwanti作品)

 

Lensational 去年與中大人類學系合辦「攝影x性別」的工作坊,40位菲律賓和印尼的移工通過照片表達她/他們對家庭、宗教、身份等與性別錯綜複雜關係的解讀。這張照片題為《相遇》"The Meeting (of two cultures)"。

(Lensational義務導師 Leeh Ann作品)

 

《性別覺察》"Gender and Awareness"

(學員Mhelz Catamin作品)

 

《我看到的你》"I See You"

學員Jadeay Alhambra Manalac作品

 

 

攝影,作為發聲的窗口

 

   Lensational以相機作為媒介,透過教授外傭攝影技術,讓她們擁有發聲的機會,還幫她們供相給getty image、中小企等,將攝影從興趣轉化為生活技能和收入來源。「攝影是一個治癒的活動,讓人抒發自己的情感,很多外傭會透過攝影治療自己的思鄉之情。」

 

  在外傭鏡頭下的香港,總是蒙上一層灰白。平日我們所見的外傭,在街頭播着音樂起舞、與同鄉聊得非常起勁,但當靜下來時,她們都有自己想分享的。或許年輕人看事物習慣帶着一點感性,Rachel 與Felicia留意到外傭那張笑臉下,藏着很多故事,於是提供機會予她們,以照片打開自己的內心,與社會產生連結。

 

《Sacrifice》為Lensational學員Joan Pabona的得獎作品,在《2017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中,獲得香港人和事組別亞軍。Felicia認為此照片能觸動她的地方,在於被社會忽略的外傭,能觀察到其他與她一樣被忽視的群體,令Felicia更覺要重視這些被遺忘的聲音。

(Joan Pabona提供)

 

  Lensational 今年4月與本地機構合辦「真人圖書館」,邀請外傭與街坊對話;大夥兒圍坐在一起,拿着一張照片,開始聊天。當中有外傭僱主的妹妹出席,她透過照片,真正了解這位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明白她背後原來有很多經歷,累積許多的壓力,促使僱主妹妹重新思考她們在家中相處的方法。「平時聊天大家都不是用母語,無法分享精確的感情,但透過照片,你會知她為何要這樣影或者這樣用色,例如她選擇黑白,可能表現出她是不開心的。」以影像了解攝影師的想法,不是甚麼新鮮事,但用此媒介了解外傭,促進社區融合卻是少見而嶄新的方法。打破固有的框架求變,大槪是年輕人的專長。

 

今年4月,Lensational舉辦了兩場「真人圖書館」,由外傭帶幾張自己拍攝的照片,與街坊分享自己的故事。

(受訪者提供)

 

(受訪者提供)

 

青春是……無需顧慮太多

 

  大學時加入的義工組織,一般在畢業前就會慢慢淡出,但Rachel自大學二年級加入後,在Lensational Hong Kong已度過第五年。Lensational 2013年由兩位大學生創辦,當時大部分義工都是學生,但隨着各人畢業,義工人數從高峰時的十多位,到曾經只剩下她一人︰「有一段時間只有我一個,當時我都有放棄的念頭,後來遇到不少外傭學員,聽完她們的故事後,知道她們本身很努力,即使工時很長,但都會學習不同的東西,那麼我都沒有藉口說自己忙。」學員更幫忙分擔組織的工作,幫手籌備攝影班,與Rachel一起撑着Lensational。

 

  走過組織的低潮期,現在Lensational Hong Kong主要由Rachel 、Felicia和另一位義工負責。平日她們各有正職,只有周末才能抽時間開班、舉辦活動。兼顧義工與正職最辛苦之處是甚麼?以為她們會說壓力大、失去私人時間云云,兩人卻不約而同地提到申請營運經費的困難︰「我們始終有正職,想找更多資源舉辦活動,但大部分申請經費的計劃,都要在工作時間會面,我們要取捨。」旁人或許會認為她們很傻,但她們的確試過為此而請假。投入Lensational的時光,她們以「習慣」形容︰「當你關注這個議題,很難放棄。當見到外傭學員有熱誠,很想去學習、做好一件事,你很難視而不見。」年輕人的世界,總是特別簡單,沒太多計算,沒太多計劃,憑着一股熱情,就能放手去做。如果Rachel和Felicia,自私一點、計算多一點,或許成就不了外傭攝影師得獎的故事;異鄉人的夢,或許始終囚禁在那狹小的房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Felicia訪問當日所穿的T-shirt上,印着這句話。她們透過相機,逐點燃起異鄉人的夢,亦將外傭的故事,逐點帶入香港人的眼中,彷彿在訴說:在這所偌大之城,擁有不同膚色、說着不同語言的人,都可擁有同一夢想,都可以不分彼此,互相幫助,為夢想前進。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