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心筆在妍
05/05/2015

校長的語言藝術

  趁幾天勞動節假期,跑了幾天台中,從前因工作關係來過幾次,都是過境式的蜻蜓點水,後來自由行遊了兩回,主要遊山、行山,台中市都是匆匆走過,沒多留腳印。

 

  這次在市內逗留的時間多一點,可以慢慢走,細細認識這個小城。那天因要找著名的路思義教堂,來到東海大學,我對這所大學的認識源於一則新聞。

 

  去年五月,台北捷運發生4死12傷的殺人事件,兇手鄭捷本是國防大學學生,後來退學轉讀東海大學插班,上了大半個學期課,就發生殺人事件。

 

  一個年輕人幹下如此驚天大案子,作為學校發言人要表態,真的是高難度。當日事情的震慄性令世界譁然,校方的說話,既不能攬責上身,更不能置身事外,於是這番話要說得得體很考功夫。當時東海大學校方發表的公開信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過去24小時,我們都共同經歷一段令人震驚、遺憾與悲傷的一天……鄭捷同學不僅是一位去年暑假轉入環工系的大二學生,一夜之間我們也發現了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原來愛得不夠……」

 

  字裏行間,透著學校對學生破壞社會行為的自責和檢討,卻沒有白紙黑字的道歉說得那麼死,這就是台灣人的語言藝術。

 

  我們香港的官、學校的主事者,習慣了公文化、公式化地面對傳媒,一字一句說得小心翼翼,寫得生硬官腔,欠缺人味,於是看的人、聽的人只會挑剔,不會被感動。

 

  東海大學的發言,讓人在悲劇中找到人性,真好假好,至少不會造成另一回軒然大波,讓壞事件繼續發酵。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