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心筆在妍
11/09/2015

烏龜追上來了

  英國的學校一般九月中才開學,女兒是新生,要早點報到,一班非本地生齊齊聚首於校園,參加迎新課程。孩子聽從前輩的告誡,不要老黏著香港人,於是第一天就交上德國同學、非洲朋友和一個中國內地生。

 

  女兒說,那內地同學一直跟她說英文,她覺得怪怪的,於是回以普通話:「其實你可以講普通話,我聽得明。」內地同學深感驚訝,大家這才開始以中文交談。

 

  第二天、第三天,認識的新朋友愈來愈多,老師刻意以不同國籍混合來分組,同學的關係大兜亂了,吃飯閒談也不再是中一堆西一堆,奇就奇在,當內地生遇上香港人,即使是問路還是同枱吃飯,彼此說的還是英文。

 

  「都唔知佢哋噏乜?」香港同學說。

 

  「你們都聽不明白……」內地同學說。

 

  同一張臉孔,同一個國籍,在人生路不熟的環境,想找個同聲同氣來互相支援解鄉愁,說的竟是別國語言,可悲。

 

  更可悲的是,枉香港人自命國際都市,常常以賽龜之兔的姿態轉頭來嘲笑追趕在後面的內地人,結果,被烏龜超前也不自知。女兒說,內地同學的英語基本上都比香港學生說得好,字正腔圓很道地;反而我們的英文,一聽就聽出香港音。英文比人家水皮,普通話又聽不懂,中不中,西不西,來了英國一星期,孩子的最大感受是:「香港人真係幾大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