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暢所欲妍
10/09/2019

娃娃游擊隊

#娃娃兵 #示威者 #父母

  從前看國際新聞,看到非洲剛果的武裝部隊中有拿著機關槍的娃娃兵,特別憤怒,我們會罵:有冇搞錯,那些父母、那些大人,竟然推孩子上戰場?

 

  娃娃兵不是一張照片,而是一個現象,尤其在動亂的落後國家,經常出現。非洲東部的索馬里在2017年的1月至10月,有近1800名兒童被武裝組織吸納為成員。南蘇丹從2013年爆發內戰以來,已有逾1萬9000名兒童淪為娃娃兵。

 

  近年橫行於中西非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博科哈蘭」(Boko Haram),更強迫至少135名兒童成為自殺炸彈客,在各類衝擊中當人肉盾牌的孩子更是多不勝數。

 

  連聯合國也出言警告:愈來愈多孩子淪為戰爭工具,大家公然漠視國際人道法,呼籲各方立刻停止迫害兒童、停止攻擊學校……

 

  可見,大人怎打怎鬥,不要把孩子牽涉其中,是國際標準。

 

  然而,近日我們開始在街上看到戴著頭盔、口罩、甚至豬咀面罩的孩子身影,他們一身黑衣,掩蓋不了未發育的身軀;包到實的頭顱,掩蓋不了稚嫩的臉容。大家在問:家長在哪裏?有些明顯看到答案,因為推孩子出來當人肉擋箭牌的,正是拖著他/她手的爸媽。

 

  當我們的社會有一條法例,是父母獨留兒童在家都會犯罪,竟然有家長帶孩子全副武裝上戰場,卻不需負刑責,大家甚至拍爛手掌。這是甚麼邏輯?這是甚麼律法?

 

  已經不是幾張流傳的照片,警方確實已拘捕了一些只有12及14歲的違法者,有法官說,帶孩子上前線的父母,應該被加控疏忽照顧兒童罪。

 

  至於沒帶孩子上戰場的爸媽,不等於你的子女會百毒不侵安然無恙。看近日的開學新聞,一班班中學生罷完課又搞手牽手人鏈陣,目送孩子上學的父母,都說有種送羊入虎口的感覺。學校本應是安全地,今日卻成了恐怖分子孕育基地。

 

22/06/2021

香港手足抵台被遺棄,民進黨為何拒絕收容?

#台灣 #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 #庇護 #示威者 #年輕人 #收容 #逾期居留 #民進黨 #難民法 #投資 #留學

  香港反修例風波兩年來,不少香港學生和年輕人選擇前往台灣,希望留在當地發展。然而民進黨政府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連一向偏幫台灣的外國傳媒也開始質疑,蔡英文借反修例獲取政治利益後,已經拋棄了這批手足,甚至有港人向德國傳媒表示:覺得被蔡英文遺棄。

 

  這兩年接觸到從香港逃來台灣年輕人,有些被通緝,部分人則被警方抄錄個人資料,擔心要負進一步法律責任,因此選擇前往台灣。他們的共通點在於都認為,聲稱撐香港的民進黨和蔡英文,能夠以政治庇護或者其他方式讓他們長期留下來,安居樂業。

 

  雖然陸委會去年轟轟烈烈的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為港人提供移民等諮詢,但依照法例,其實並不能為這批年輕人提供實質協助。目前台灣只開出升學和投資兩條路給他們選擇,但對年輕人來講投資門檻太高不可行,升學也未必是每個人的意願,只好以逾期居留方式繼續停留。

 

陸委會設立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無法解決逃到台灣港人居留等問題。

 

  所謂逾期居留方式,是指超過入境停留期限,然而移民署等單位睜一眼閉一眼沒採取行動驅逐出境。但是遇到香港護照過期的尷尬處境,台灣當局依舊不願意破例發出居留證,讓這些港人暫時合法停留,而是要求返港辦新護照或者繼續半非法的留在台灣。之前因工作接觸過的兩名留台的激烈示威者,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選擇以BNO護照前往英國。

 

  在這種情況下,這批不能正常工作的港人,不是靠香港家人接濟,就是每月去教會或所謂黃店,向「家長」(自行出資、集資每月援助在台港人的台灣民眾或組織)領取約兩萬元新台幣的生活費維生。最近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經濟大受打擊,部分打散工的港人因而失業,生活拮据短期無解。

 

  台灣多個民間團體不斷向政府要求,修改港澳關係條例第18條,訂出明確收容港人機制,以及可以申訴制度。也就是要求庇護就算不獲批准,仍可以暫時合法停留到前往第三國為止,中間不能遣返。另一些團體則要求,將躺在立法院15年的「難民法」納入港澳人士,並盡快通過,讓港人可以合法申請庇護。

 

民進黨政府不願回應在野黨和民間團體,定出明確庇護港人機制要求。

 

  然而民進黨內部顯然是意見一致的反對這些要求,既不肯在港澳條例中定出明確收容港人程序,更反對「難民法」納入港人。原因是台灣向來對收容外來人口充滿戒心,並怕這些人瓜分當地的健保和年金等社會福利。另一個考量則是這群人擅長搞抗爭,而且手法突破台灣傳統抗爭模式,萬一在台灣未來成為另一股政治勢力,有可能會影響到綠營的政治利益。

 

  透過傳媒仍可看到部分港人成功留在台灣,但不要被這些知名人士身分騙了,像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之前一直被某些傳媒作為留台港人的宣傳,但他並非以難民和政治身分獲得居留,而是透過合法的投資移民正常管道。林榮基本人也很誠實地給出建議,他接受多家傳媒訪問當中鼓勵港人移民的言論,首選是推薦加拿大英國等,而沒有提及台灣,顯見要到台灣並非某些傳媒報導的那麼容易和美好。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