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金錢世界
21/07/2017

北水5500億買大藍籌 只買不放

#股票 #港股 #港交所 #北水

  港股升勢不可擋,恆指連環升9日,創5年來最長升浪,9日已累升1,400點;今天屬大漲小回。

 

  這一波升浪可以說是由2015年至今,北水南來後的舞動。15年開了滬港通,之後再開深港通和債券通,據統計,這兩年的北水約5,500億資金透過相關渠道,買入港股。

 

  5,500億北水,相比於港股約30萬億的市值,似乎很只有2-3%左右,不足以影響大局。但這些資金似乎只集中在某些大藍籌股票,其中買入最多5隻股票是騰訊(00700)、匯豐(00005)、建行(00939)、工行(01398)和港交所(00388)。

 

  不過,香港絕大部分藍籌股公司多由家族控制,控股超過一半的比比皆是,故流通量只有30-40%。粗略計,假設大型或藍籌股公司平均佔有30-40%市值的話,即是佔本港股票市場市值約10萬億;而流通量若是30-40%的話,則佔本港股票市值3-4萬億。

 

  此5,500億北水所買入了這些大藍籌公司可流通股票已經介乎15-25%了。

 

  聽證券界朋友說,這些南下資金的主要目的是把人民幣資產,透過官方合法渠道,轉化成港元資產;既可避免人民幣貶值,又可「走資」。

 

  而且他們買入的股票是不放的,故此街貨少了很多。之所以解釋了匯豐和騰訊近幾個月只升不跌的理由了。

 

  相比於其他大藍籌港交所長期落後,但近一個星期成為大行最新力捧目標,6日內第二度抽升,昨天乘今年最多46億元成交額升至兩年高位,令人憧憬大時代重臨。

 

  大行唱好港交所,匯豐、高盛和中金目標價都是$240以上,高盛列出股價上升的3個理由:

 

  1. 每股盈利前景改善

  2. 新推出黃金期貨的憧憬

  3. 中期估值不貴

 

  高盛重申對港交所「買入」評級,並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245元,為全城第三牛的目標價,第一是匯豐$250和第二中金$247。

 

  不管怎樣,這一升浪中港交所是落後的,但大升浪仍未出現,因一眾證券商和三、四線股仍未被舞上。當成交炒上2000-3000億的日子來臨,大家才擔心到浪頂吧。

 

22/05/2024

不是趁高沽,而是候低買

#理財 #理財智慧 #女子愛財 #港股 #恒生指數 #投資 #股票

  姊妹們,經歷了連跌4年,兼今年首月的急挫之後,港股終於喘定了。到了5月,無論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或科技指數,都有突破性表現,而且,最明顯就是成交轉趨暢旺,顯示資金開始重臨港股。

 

  但我相信,對港股轉勢仍然半信半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的姊妹Louisa就是其中之一。上周我和她茶聚的時候,大家就談起港股的後向,原來她對後市仍然悲觀,不太相信大市已經見底。

 

  「妳看近期股市的表現是否虛火?是另一個陷阱?」Louisa問我。

 

  「妳的意思是,升完就會再跌,而且跌得更深?」

 

  「是呀,就像早前一樣,升一段短時間就回落,然後跌得多過之前升的!」

 

  「但按種種跡象,我估今次未必。我傾向相信,大市已經見底,只不過,今次的升市可以升多少、維持多久,我也沒有水晶球。」

 

港股今輪升市,未必像這幾年出現的那麼短暫。(iStock)

 

  「妳這麼樂觀?但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大戶都不看好港股,也不看好中港兩地的經濟。他們是逢高就沽,所以,資金短期未必會重臨。」

 

  「嗯,我的看法有點不同。我同意,今年之前,很多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減持中港股票的,尤其是外資,所以,港股持續下跌,恒生指數甚至連跌了4年。但股票始終有個基本價值,而且,有不少公司仍然是賺錢的,因此,當一個地方的股市估值跌到某一水平時,始終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入市的。我同意,今次帶動港股回升的資金,可能以內地資金為主,即是我們說的北水,但只要股市的升勢確立了,其他資金很多時都會被迫跟隨,否則就會跑輸大市,現在我們可能是處於這個關鍵水平呢!」

 

  「妳比我樂觀,我自己的策略也是減持港股,只不過,我有點不甘心,因為很多股票都被縛住,我趁今次股市反彈,只要是不輸錢的,都會放掉。」

 

  「沒問題,這是妳自己的投資取向,只不過,如果從理性角度看,只要確認後市是向上,不像之前那樣反覆向下,我們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候低去買,而不是趁高去沽呢!」

 

  「哈哈,我想我不會這樣冒險了,過去幾年的股市,令我受了很大教訓。但我想問一下,為甚麼妳這麼樂觀?」

 

  「主要當然是因為內地政府已經顯示出更大決心去提振股市,早前推出的『國九條』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近期推出的一連串挽救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尤其是呼籲地方政府買入內房的庫存,轉做保障房等等。港股方面,現在連23條也立法了,正如特首所說,我們可以全力拼經濟了,而中央也明顯給我們支持,早前中國證監就推出了五項挺港措施,協助香港繼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例如擴大滬深港通的ETF範圍、支持更多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等。」

 

  「嗯,明白,但我還是先把一些蟹貨消化掉才算,如果之後港股確認再升,我才會考慮入市!」

 

  「沒問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