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嚴浩 LIKE!
24/09/2015

大自然的藥房

#抗癌

  我經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大自然能夠把人製造出來,大自然的「藥房」,也必定為我們準備好治病的天然食物,人要做的只是把這些食物找出來。

 

  我與讀者互動多年,不斷收到讀者的感謝信,大家都是從食療中重新獲得了健康。「大自然的藥房」這句話本來只是有感而發,並沒有科研根據,想不到最近在太平洋彼岸,竟然有一位癌症專家與我有一樣的感悟。

 

  癌症腫瘤需要血液供應,如果沒有血液供應,腫瘤自然就會凋謝,研究血管與癌症的關係是一個新興的科研專題。2010年2月,美國血管增生基金會共同創始人、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William Li),受邀在知名的TED講堂發表演說時指出:「無論是哪一種癌症都以血管增生為重要特徵,若沒有血液供給,原初的腫瘤頂多長成半立方毫米大小。」

 

  他續說:「是否我們能在飲食中加入能抗血管增生的食物,來提升體內的防禦系統去反擊癌細胞?也就是說,我們能藉著吃來餓壞癌症嗎?這問題的答案——是的!我們發現大地母親留下大量能夠天然地遏制血管增生的食物、飲料和藥草。」

 

  這位接受西方正統醫學教育的癌症專家,在一個只有專家才被邀請的重要場合中公開說出上述的話,在化學被應用於藥劑之前,食物就是藥,我早就說過,終有一天最古老的方法會是最前衞的方法。

  (未完)

 

05/11/2019

定期檢查前列腺

#退休 #理財 #抗癌 #前列腺癌 #乳癌 #定期檢查

  作為一位退休人士,最重要的「利器」就是自己的健康(不是退休儲備呢!)。如果想有愉快的退休生活,必須經常檢查一下自己的「機件」,更重要是保養好自己「副偈」,這樣才可以長玩長有!

 

  上周中,醫管局癌症資料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數字,2017年確診癌症的宗數為33,075宗,比2017年增加1,607宗,按年上升5.1%,升幅創2009年之後的新高,而大腸癌仍然是最常見的癌症。

 

  不過,最令男士們憂慮的,不是腸癌,而是前列腺癌,因為2017年有2240名男士患上前列腺癌,比2016年增加了17.2%,增幅是主要癌症之冠(見附表)!

 

 

  另外,自1991年以來,除鼻咽癌之外,香港主要癌症的發病數字都持續上升,其中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和整體的大腸癌升幅最快。

 

  但微妙的是,過去10年,平均每年癌症死亡率增長為1.5%,但如果剔除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長因素,男性癌症死亡率其實下降了2.2%,女性則微跌0.9%。

 

  換句話說,雖然癌症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但同一時間,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卻可以減低癌症的死亡率。

 

前列腺癌的病發數字增加,或因更多男士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驗血測試所致。

 

  今年以來,我身邊的朋友或客戶,至少已有3人確診患上癌症,其中一位是45歲左右的男性友人,他確診患上淋巴癌;另一位是40歲左右的女性客戶,她確診患上乳癌;而最近一位是間接認識的女性友人,年紀不到50歲,則是患上腸癌。

 

  患上淋巴瘤的朋友,由於沒手術可做,故只作化療和電療;而後兩者則做了切除手術,再配合化療。到目前為止,他們三人都已經初步康復(實際要5年才可以算是完全康復),也間接引證癌症已經不算絕症,尤其是及早發現(日後可能變作慢性病)。

 

  兩年前我在本欄寫過一篇題為《退休前先照一次腸鏡!》的文章,建議大家配合政府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開始關注自己條腸的健康。但兩年過後,我又想提醒大家,今次集中男性,就是關注自己的前列腺。

 

  醫學界人士指出,前列腺癌的病發數字增加,很有可能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廣,社會對前列腺癌的認知增加,以及更多男士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驗血測試,令很多患病人士及早發現。

 

  各位,無論針對男性的前列腺癌或女性的乳癌,以及子宮頸癌,我們都有方法預防,只要大家提高警覺,就不會讓癌症影響我們的退休生活了!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